阅读历史 |

第482章 秦铭祖上来历(1 / 2)

加入书签

第486章 秦铭祖上来历

「怎麽可能?」九霄之上,一群老者仰头,久久地注视着天外,玉京自古长存,怎麽会突然不见?

纵使玉京之主死亡,或者更迭,那座倒悬的神秘城池也不会消亡,它雄浑,磅礴,不知为谁所建。

在场的老者或身披羽衣,或散发祥和光晕,都是地仙,属于天上的高层核心人物,现在却僵在那里,一动不动。

玉京像是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他们所有人的心头,可它突然踪迹渺然,自天外蒸发不见,让他们很不适。

这些手握权柄,高悬九霄上的地仙,心情异常复杂,他们本该如释重负,可是现在却有种茫然,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最初,有人激动丶喜悦,在吐浊气,可是很快又心中没底了,随后更是有人寒毛倒竖,后背生寒。

玉京高悬在那里,他们觉得被压制了,纵使贵为地仙,也需要向那里叩首。现在玉京远去了,他们又患得患失,有些怕了。

「怎麽办,没有了它,若是有天神级外敌入侵,我等……挡不住。」

这是他们最大的隐忧,不然的话,这些地仙早已大笑出声。毕竟,头上的「太上皇」突然没了,对他们而言,等于解辔脱鞍,真正可以自主了。

无论是喜还是忧,他们都在克制,因为根本无法确定,现在玉京真正的状态。

「你们说,它会不会降临地面了,已经和那大虞融合归一?」一位寿数将尽的地仙开口说道。

按理来说,玉京最多也只是投映部分力量到地面,真实的城池不会落地,之前有过先例。

尤其是现在,它还在新生过程中,还远未结束涅盘。

「谨慎地调查下!」

「要快,不能耽搁时间!」

他们未假他人之手,亲自跟进这件事,有人去了地面,有人则是在翻阅古册,回顾泰墟当年旧事,寻找线索。

地面,祭天大典影响巨大。

大虞皇都——崇霄城,道韵之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蔓延开来,且不断提升。

随后,以这里为中心向着远方扩张。

「这是什麽,天降鸿运吗?」有地仙在现场,看着这一幕,都感觉不可思议,效果也太明显了。

他们确定,在这座皇都修行将事半功倍,超越了方外净土丶密教各大祖庭等地。

老蛮神开口:「和运势无关,那是规则,夜雾世界,正在经历从无序到有序的变化,你们看,虚空中有丝丝缕缕的规则在交织。」

现场的宾客成分复杂,既有九霄之上的地仙,也有夜州的祖师,还有北荒丶西海等地的顶级强者。

「在这种近道之地,我们身上的伤势……恶化速度放缓了。」有人开口。

最近这一年多,无论是天上,还是地面,所有强者内心都忐忑不安,他们各自身上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没有人可以例外,纵然是七日迭加者也都患有重病,无论老牌绝顶强者,还是还新破关的猛人,都在遭遇磨难。

相对而言,还是天上的人更好过一些,他们有九色冰山,有半封天的净土,可以熬得更久。

「这不是要灭法,相反,未来的修行界会极度繁盛,眼下是一段特殊时期。」这几乎是所有强者的共识。

远方,有浓郁的道韵如惊涛拍岸,似乱石崩空,太过浩瀚,正在临近。

它过于宏大,剧烈,掀起了风暴,恐怖的道韵还未到,就有气流先拍击而至,扰乱了现有的秩序。

这片漆黑天地中原有的道韵跟着在起伏,这种大动荡让很多生灵承受不住,这就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越是强者越是需要接近道韵,拥抱道韵,至于底层修士根本不知道韵为何物,只需要有灵性物质就够了。

故此,在「大动荡期」内,强者都先后被重创。

现在,大虞皇都出现这种向好的变化,让很多人都露出惊容。

「梳理天地秩序,稳住了动荡的道韵,所以这里成为传闻中的——道土。」

第七境的高手都在观察,以大虞皇都为中心,像是有一条条经络浮现,扩张向远方,蔓延向全夜州。

神虹贯穿漆黑的云层,天上数位核心人物到来,亲临地面观礼,给足了大虞的面子,其实他们是想寻找玉京。

「没有。」

他们确定,玉京并未降临大虞,就更谈不上彼此融合了。

这让旧山头的核心人物内心悸动,玉京到底跑到哪里去了?

很快,他们又平静下来,于现场观看那宏大的异象。

龙马拉圣车,接引虞皇,他头戴冕旒,身穿龙袍,承接特殊的道韵,其气息竟持续在提升。

照这样下去,将来他必然会踏足第七境,成为真正的地皇。

许多人眼神复杂,想成为地仙级数的强者何其艰难,但是虞皇却已提前预定了,未来可期!

不过,也有部分人神色淡漠,不为所动,这种灌顶而来的地皇,又怎比得上他们靠自身杀伐而起?

虞都上空,天龙盘绕,口吐仙雾,大鹏展翼,驮着地皇玺和玉册而来,金乌如大日高悬,普照万物,这些非实物,都属异景,预示着祥瑞。

全城人都被震撼了。

祭天之地,现场有很多人观礼,每个人关注的侧重点不同。

狗剑仙背着竹剑咳了一口血,显然它的状态不是多好,它在琢磨,若是一剑斩了虞皇,取而代之,它的伤能痊愈吗?

「冥冥中,我竟有种感觉,若是那麽做,我可能会踏上绝路,伤势将恶化到最严重的地步。」它熄灭了心思。

狗剑仙,其本体是黑白熊,乃是一代兽神,过去绝世凶名在外,从来都不是什麽圆滚滚的吉祥物。

另一边,帛书法祖师号称当世圣贤,身材高大,体内数十上百种劲气凝结归一,气息恐怖,他在运功,而且其双眼在盯着祭天的「文书」。

那是以银泥封印的玉册,以金绳捆绑,它着实像是在承接天运,梳理规则,理清秩序,和天地在共鸣。

一时间,这位老圣贤眼中精芒暴涨。

「师父,怎麽了?」在其身畔,一位看起二十五六岁的青年男子开口,但真实年龄几何,不得而知。

他名李万法,是当世圣贤亲自为他起的名字,且被收作弟子。

这位圣贤总共只有四名真传门徒,前三位死的死,废的废,且都是五百年前收下的旧徒。

时隔数百年,他在蒲贡收下李万法为徒,可见非常喜欢与看重,不然丢给老弟子就是了,何必亲自教导。

故此,李万法辈分极高,还超越了当世如来。

他已经注意到,自己的师父在运转混沌劲,且在体表浮现淡淡的金绳丶银泥,和那祭天之物表象相近。

老圣贤叹息,道:「有些事物相近,相通,你看那玉册,敷着银泥,裹着金绳,此外还有世人追寻长生时所穿的金缕玉衣,也有相似之处,仔细思来,当年有位老前辈也是这个路数,希冀不朽……」

李万法知道,师父说的是帛书法的另外一位祖师。

关于这门经文,由数人合力开创,每个人的练法都有些不同,比如圣贤自然是偏向如来劲。

圣贤道:「那位秦前辈,他有些刻意了,于体外具现银泥丶金绳,想走长生路,但失败了,他比我早动身上路四百年,进入夜雾世界深处,再也没有回来。」

昔日,帛书法的开创者,涉及到了如来丶六御丶玉清丶擎天等多个顶级道统的祖师。

其中唯一的散修姓秦,有传闻他其实是外来者,游历到夜州。

那位秦祖师比老圣贤的年龄还要高过四百岁,在他的身体与精神炸开过两次后,宣告自己的路走到尽头,便直接闯入夜雾世界深处。

他是帛书法祖师中第一个远去的人,被认为早已死去,因为他的年龄最大,纵使成为地仙也该寿尽了,毕竟他离开夜州已超过九百年。

李万法问道:「师父,你现在运转混沌劲,也想向银泥丶金绳那个路数靠近吗?」

老圣贤道:「混沌劲的母经,曾融入很多真义,自然存在这种特性,但是随着各自融入的后续天光劲不同,每个人的路就不同了。谁能自然而然显照出母经中所有特性,那或许就算真的练成了。而若是有这银泥敷药,金绳锁精气神,催发长生气机之特质,其实便差不多快要立于不败之地了,最后纵使形神炸开,或也有解法。」

他在勉强施为,无法自然蔓延出银泥丶金绳,最后他一声叹息。

「那个秦铭,和秦祖师同姓,莫非是其后人?」圣贤自语,而后他冲着不远处同样在观礼的小如来招手。

「祖师!」小如来立刻虔诚见礼。

「那秦铭到底如何?」圣贤沉声问道。

小如来身材结实,体内混沌劲越发雄浑,他双眼中神芒有如实质,他仔细思忖,认真回应道:「若是境界论道,我大概不如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