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56章 王玄策给的难题(2 / 2)

加入书签

裴子瑜解释。

“王爷,穷苦家的孩子很多都没有名字,都是有一个代号而已。”

知道纪王高高在上,不知民间疾苦,一旁的王玄策俯身轻声说道。

普通百姓读书的人不多,就算想要读书,很多家里人也不会同意,毕竟负担不起。

一张纸的价格就够他们买米吃了。而且一个孩子读书,家中就少了一个劳动力。

长大以後都不识字,怎麽取名字?就随便叫了。

李慎确实不知道,他生活的年代也没有没名字的。

他以为就算没文化,也能请当地读过书的人起一个,电视里不都是这麽演的么?

村长啊什麽的。

再不济七个小花,大牛什麽的也行啊,居然真的没有名字。

李慎继续查看,上面写的很清楚,原来这俩孩子是兄妹,家中母亲重病,长子孝顺想要为母亲做些什麽,

在他看来至少让母亲吃一顿好的。

但奈何穷困,家徒四壁,囊中羞涩,眼看母亲日渐消瘦,两个孩子心急如焚。

最後长子决定铤而走险,盗取客商钱财,为母亲准备了一顿丰盛的佳肴。

事情很简单,可却难住了王玄策。

若是普通盗窃直接判罚便是,可这两个孩子是为了孝道,希望在母亲死前让母亲吃顿好的。

大唐律法讲究一准乎礼,而这孝道偏偏就是礼,这与国法的秩序形成了冲突。

到底是礼大於法,还是法大於情,王玄策不敢决断。

这件事很有可能被呈报给上面,造成一个先例。

这才找李慎过来,让李慎定夺,也是把这个包袱甩给了李慎。

李慎看完也是眉头紧皱,若是出於个人,李慎表示同情,他甚至还可以给点钱。

但是他是亲王,要维护国家的法度,盗窃本就是有违国法,若是不罚,国法何在?

皱着眉头,李慎回头看了王玄策一眼,意思是你就是这麽当长史的?

是不是有点过分了,这麽大的事你让我来做决定?

王玄策目视前方,好像是没看到李慎的目光一样。

“唉。”李慎叹息一声转过头,“那个是张家兄妹?”

五个孩子里就有一个女孩,其他的都是男孩。

这时那个小女孩和身边的男孩走了出来。

“见过纪王殿下。”两个孩子动作很是生疏,看来是跟前面的人学的。

他们知道眼前的这人是个大人物,很大,比他们见过的贵人都大。

“张家大郎,你是否盗窃了他人的财物?”李慎开口询问。

“是的贵人。”

这件事早就调查清楚,他们也都已经招供了,李慎这麽问其实是在想应该如何判罚。

“对了,你二人多大了?”李慎询问道。

“回贵人,我十三岁,小妹七岁。”张家大郎回道,听的出来他现在有些害怕。

刚刚纪王打人的画面还在他眼前历历在目。

“你都十三岁了?”李慎听到后惊讶的问道。

两人看上去十分的瘦小,李慎感觉两人都应该不到十岁,没想到这个大的居然都十三了。

随後他就释然了,家境贫寒,两人肯定吃了上顿没下顿,瘦弱也是正常的。

想到此处,李慎心里有些不是滋味,长安城里就看不到这样瘦弱的人孩子。

(看了一些不开心的视频,所以才写了前面的东西,个人发泄一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