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21章 ,四婚男(2 / 2)

加入书签

刘鑫下床,玩笑说:「你未婚夫什麽时候过来?带我们出去逛一逛吧,就到校园里逛一逛也行,让我们跟着风光风光。」

肖涵沉吟说:「月底应该会过来。」

复旦大学,庐山村。

孙曼宁风风火火买了一堆菜和酒回来,然后拉着周诗禾丶麦穗和叶宁去了厨房。

李恒依旧在沙发上看报纸,直到余淑恒过来提醒他,今天要去徐汇老师家才停歇下来来到巷子口,余淑恒把奔驰钥匙:「你是自己开车过去?还是我送你过去?」

李恒问:「老师今天忙不忙?」

余淑恒本想附耳调侃一下他,可见到不远处有两位教授联诀过来时,乾脆把钥匙塞他手里:「上午有一些商业方面的事情要处理,本来昨天就该处理的,拖到了今天。」

接着她嘱咐:「尽量不要喝太多酒,实在不行,你打个电话过来,我到时候让人来接你。」

「矣,晓得个。」

应一声,李恒打开车门,坐了进去。

余淑恒想到什麽,绕过车头来到驾驶室旁边,似笑非笑说:「小男生,我知道你红颜知己遍地,但最好不要带女人到车里干坏事,要不然回来我就把它割了。」

李恒双腿不由一紧,不满道:「你可是个老师,为人师表要注意言行啊。」

等一会,等两个老教授走远后,余淑恒露出诡异的神情:「你还知道我是你老师?你有见过学生把手伸到老师衣服里面的?」

李恒:「—.

明明是你勾引老子的好吧,现在倒打一耙算啥子回事?

算了算了,好男不和女斗,败退的李恒一脚油门下去,车子疾驰而出。

和金庸先生丶以及老师约好是中午过去吃饭,到达徐汇后,他并没有急着去武康路,

而是先绕道去了一趟沪市医科大学。

并在半道上买了一束大红玫瑰花。

进校门,熟门熟路摸到女生宿舍楼下,李恒发现自己身后不知不觉已经集聚了一群小尾巴,男男女女都有。

有个别条件好的女生甚至拿相机偷偷摸摸拍他,

几分钟功夫,附近寝室楼就有一个消息在猛烈扩散:大作家李恒来我们学校了,手捧一束玫瑰花。

这年头作家地位本来就超然,何况还是一个19岁就跃升为国内文坛超一流的大作家,

更何况媒体和电视在疯狂报导他,是个人都好奇呀。

于是就有了被人围观的一幕。

好在大家素质普遍高,只看不打扰他,至多交头接耳说几句悄悄话。

宿管阿姨一眼就认出了他,不等他开口,就自发打开小喇叭,喊话:

303的肖涵,303的肖涵,你未婚夫来了!

一句「你未婚夫」来了,让原本热热闹那的303一室,随后室友们登时嬉笑个不停,

纷纷学着喊:涵涵,你未婚夫来了,速度给我下来肖涵耳朵有点烧,把手里的没吃完的瓜子放桌上,慌忙擦擦手,然后整个人跟着那颗早已飞出来的心去了楼下。

刘欣怡丶陈怡和刘鑫面面相,也速度穿鞋,一股脑儿跟了出去。

镇静!镇静!他是本美人男人,早就捏在手心了啦,不要表现得这麽急色,得端一点架子嘛,如此思绪着,快到寝室大门口的肖涵忽地慢步下来,然后在一众女生的羡慕眼神中,风轻云淡来到了他跟前。

不过当看到那束玫瑰花时,她眼角的笑意却怎麽藏也藏不住,总有一丝溢满了出来。

不管不顾周边那麽多人,李恒伸手抱了抱她,然后松口问:「吃过早餐了没?」

「吃了。」她脆生生说。

李恒把玫瑰花递到她跟前:「今天忙不忙?我带你去个地方。」

肖涵说:「下午3点过要跟文教授去医院,不过我可以请假。」

在人前,她收起了那份俏皮劲,比如什麽「您」啊丶「李先生」啊两人一前一后出校门,李恒把拉开副驾驶门,特绅士地请她上车,那一套斯斯文文的动作,把她给逗笑了。

她思:不愧是我暗恋6年才得来的男人嘛,除了花心一点儿,其他方面都十分和她心意。

同在徐汇,武康路距离沪市医科大学算不上远,没多久就到。

在一十字路口,两人就近去百货商店买了一些礼品,接着还在外面买了点水果,提着来到了武康路113号,伸手敲门」。

开门的是小林姐。

见到肖涵过来,小林姐很是高兴,嘘寒问暖一番后,赶忙把她迎了进去。

李恒跟着后面问:「师姐,金庸先生他们来了没?」

小林姐回答说:「来了,来了快个把小时了,正在会客厅跟你老师和廖师哥聊天。」

进到会客厅,李恒直奔巴老爷子而去,「老师。」

肖涵跟着喊:「老师。」

不知道是眼缘好,还是爱屋及乌,巴老爷子对肖涵比较满意,待两人坐下后,忽然偏头问肖涵:「你家里有几兄妹?」

肖涵端庄身子,回答:「两姐妹,上面还有一个姐姐。」

巴老爷子问:「成亲了没?」

肖涵抿抿嘴说:「还没有。」

李恒和廖主编对视一眼,摸不清老师为什麽突元问这个,不过看他老人家兴致不错,

也就跟着听,没去中断。

巴老爷子和肖涵大概聊了好几分钟,才笑着对李恒说:「不错,我这老头子要是身体硬朗,说不得还能给你们证婚喽。」

这话听得肖涵心里无比舒服,瞬间对老人家的好感倍增。

李恒后知后觉有点明白过来了,老师估计是怕自己在外面乱来,于是以这种方式提醒自己,该收收心了。

李恒笑呵呵道:「老师您长命百岁,到时候我们的孩子出生还想请您取名咧。」

巴老爷子颌首,连着说了两个好:「好,好!」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话题一直在李恒丶巴老先生丶金庸和廖主编四个大男人中间围绕。

都是文人,都是靠笔杆子吃饭的,大家兴趣出奇地相同,聊文学,聊历史,谈论古今,品评中外,谈兴非常浓。

见李恒什麽都能掺和一腿,什麽话题都侃侃而谈,巴老先生中间故意还抛出几个刁难问题,自的试试他的底蕴到底有多深。

结果嘛,碰到这种两世为人的怪物,还是喜好看书读书的怪物,根本难不倒好伐,一直话题焦点,连金庸和老师都抢不走。

中午时分,小林姐做好了一桌子菜,在几个大男人的唆使下,李恒把余老师的嘱咐忘到了脑后,推杯换盏兴致非常高。

一圈圈酒喝下来,他略微有点醉了,饭后被迫到沙发上休息了一会。

逮着单独相处的机会,小林姐悄悄问巴老先生,「爸,为什麽待肖涵那麽特殊?」

巴老先生默然小许,问:「你不看好肖涵?」

「这姑娘挺好,人漂亮,会来事,很好相处,我自然是非常中意的。但你老人家别忘了余家那位。」小林姐说。

巴老先生问:「你也看出来了?」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如若没猜错,那位余老师怕是冲着结婚本去的。」小林姐分析。

巴老先生想了想说:「余家门槛太高,小恒迎娶这样家庭的女儿,并非一定是好事。」

小林姐思考小半天,终于明白过来了:「爸,你是怕小恒受到限制,失去了精神自由,对以后的创作不利?」

巴老先生点了点头,「他的路才开始,有更高的成就等着他。」

这就是老先生今天问肖涵那麽多问题的缘由所在。

一是怕李恒收不住脚,女人一个接一个,年纪轻轻身体就被女色掏空,折损阳寿。

二是担心李恒被余家禁住了,失去了自由。

文人麽,一旦思想有了牢笼,就很难再写出令人惊艳的文学作品。

这两方面,都是巴老爷子比较担忧的问题。

尤其是昨天亲眼见到了麦穗后,巴老爷子就对李恒将来的身体无比忧虑,这要是搁历史上,说不得就是又一个褒姒或者苏妲己哎,一般男人吃不消。

因此,思来想去一晚上丶权衡一番过后,巴老先生才决定敲打一下李恒。

按道理讲,他活这麽大年纪了,很多事情都看透了,不在乎了,可李恒的才华给了他很大惊喜,于是在惜才之心驱使下,有了隐晦指出:希望他收收心,娶肖涵。

巴老先生不知道陈子和宋妤,只晓得肖涵丶麦穗丶余老师和黄家那个。

麦穗太媚,余老师和黄家那个门阀太高,巴老先生觉得还是肖涵做妻子最好。

小林姐说:「爸,我怕你的算盘要落空了。」

巴老先生抬头。

小林姐说:「你老人家忘了暑假来过家里的那位周姑娘?」

巴老先生开口:「你是说?」

「女人的直觉告诉我,我这位风流成性的小师弟怕是对人家有想法,要不然这种大家庭的女儿,还是主学钢琴的,昨天怎麽会给他下厨做饭?」小林姐如是说。

巴老先生错,稍后满是皱纹的脸上浮现出无奈的笑容:「那姑娘我细致观察过,看起来柔弱惹人怜惜,内里怕是不那麽好相与的,做小几乎不可能。」

小林姐附和:「我也这样觉得。」

毕竟周诗禾是李恒第一个带来老师家的女人,父女俩自然会认真观察。而观察过后,

初步结论就是如此。

有贵客在家,父女俩不好把人家晾着,悄摸几句后就来到了会客厅。

会客厅,此时李恒丶廖主编和金庸三个大男人吃完饭后在喝茶休息。

见小林姐现身,李恒瞅眼手表说:「师姐,肖涵下午有事,我喝得有点多,不适合开车,麻烦你帮我送她回去。」

「行。」

没问缘由,小林姐很是痛快地送肖涵走了。

待两女一走,金庸忽地偏过头对李恒说:「你如今创业在际,缺不缺人手?」

李恒有点蒙。

巴老爷子和廖主编同样有点蒙,怎麽扯到这问题上去了。

李恒坦诚说:「缺,查先生是?」

金庸指指旁坐的秘书,介绍道:「王也,今年32岁,毕业于香江大学,后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进修,获得硕士学位后就来了《明报》,已经替我打理了7年生意上的事。」

在座的人都不是傻子,一下子就懂了。

廖主编和巴老爷子互相看看,随后开始暗暗打量王也。

人家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又确实是高学历人才,李恒自是求贤若渴,不过有些场面话还是要说的:「谢谢查先生和王小姐厚爱,我这事业才草创,就怕庙太小了,委屈了王小姐。」

大家都望向王也。

王也把手里的茶杯放桌子上,说出了一句让人很意外的话:「第一年我不要薪水。」

得咧,人家是不缺钱的主。

想想也是,替金庸打理《明报》那麽多年,要是没点积蓄也过不去哇。

对方诚意太足了,足到李恒都不好拒绝。

不过现在正是缺人的时候,李恒也不想拒绝,当即快人快语介绍了一遍新未来培训学校。

再过一阵子不是要在沪市和羊城开分校麽,把这位安排到这里最是合适不过了,会管理,懂英语,出国留过学,还拥有这年头在内地无比吃香的香江人身份。现阶段,能力手腕绝对比李然要强。

听完介绍,王也明白了李恒的意思,很是爽快地说:「可以。」

接着她说:「我要先陪查先生回一趟香江,10天后再来入职。」

李恒答应下来。

奇怪的是,商谈了许多入职和工作细节,却唯独没提薪水。

其实他们差不多遇到同样的问题,对于这样送上门的人才,李恒不知道开多少工资合适?

王也亦是如此,不懂大陆行情,不晓得开口要多少年薪合适?

于是抱着以后再说的想法达成了口头协议。

休息一阵,又胡吹海侃一阵,众人在外面花园留了一张合影才散。

廖主编怕李恒年轻没经验,喝酒开车出事,亲自送他回的学校。

李恒一走,金庸和王秘书也跟着告辞离开了。

车上,金庸思虑一会,问了一个之前就想问的问题:「你是想委身这位李先生?」

在香江,很多大家族的事业帮手都和老板有一腿,是老板的地下情人或者外室。

所以,见怪不怪了的金庸先生才有此一问。

驾驶座开车的王也目视前方说:「怕是入不了李先生的眼。」

金庸手指无规律地点点大腿,欲言又止。

其实他是有点舍不得的,两人虽然只是事业上的合作关系,没有儿女事情,但王也能力太过突出,这些年让他极为省心,日子过得很是自在。

不过金庸也明晰一个事实:自己毕竟老了,《明报》的舞台也到了巅峰,她已经学无可学,是时候放人家走了。

而且,当王也提出想来李恒身边做事时,两人彼此心知肚明,该散夥了。

就算金庸不放她来内地,她也会去其它地方。

ps:先更后改。求月票!

(还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