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29章 进退两难(2 / 2)

加入书签

孙权脑中一阵疼痛,随即眉头紧皱,闭上了眼睛。

干统丶丁奉二将不明就里,可全琮却比这二人敏感的多。全琮是积年的将军,自己又勤练武艺和技击,对人的身体状态非常敏感。很明显近些时日内,孙权虽努力看护体魄,但他的身体状况仍然以一个缓慢的速度下滑。

「陛下!」全琮箭步上前,猛地跪在了孙权席前:「陛下身体可还安好?」

「朕没事,只是头痛了一下。」孙权强作镇定,睁眼之后,映入眼帘的就是全琮焦急的面庞。在全琮唤他之前,孙权脑子里最近的一个念头,就是全琮这些年败了这麽多场,自己当真能相信全琮的决策吗?

可当孙权看到全琮后,又果断的将这句没说出口的话封住了。军事上的事情,若他连全琮都不信,又该信任谁呢?只能带兵治军,对作战不甚懂的胡综?又或是只熟稔文事的是仪和徐详?还是打了许多败仗的诸葛瑾?又或是忠心有馀,大局不足的孙韶丶孙奂?

一时间,孙权心乱如麻。

不过,孙权毕竟也是掌权了三十年的君主,对这种难以决断的事情,自然也有自己的一套行事的方法论,随即开口对全琮说道:

「魏军最多不过三万,朕在此处已有兵力二万三千,两军已然可以相持。朕已决定,两刻钟后全军开拔向西,今夜朕要在湖口宿营!待后军到达,即刻去攻柴桑!」

「遵旨。」全琮没从孙权的话语中发现什麽明显的异样,依旧是自己此前建议的内容,于是果断应下。

翌日,一月九日。

当从后方稍晚些出发的士卒又到了一万,孙权兵力达到三万三千之后,此时的孙权再也无法忍耐,当即点了全琮和他本部的一万精锐先行渡过湖口向西而去,欲要先在对岸寻得自己大军搭营的落脚点和合适的驻军之处。

全琮也不避艰难,领命提兵向西,到了柴桑一侧,在搭建阵地的同时也派斥候去柴桑城的方向探查信息。

但传来的消息令全琮傻眼了。

「刘六,你看得真切?柴桑城中当真没人了?」全琮瞪大双眼,看向面前这位素来得力的斥候都伯。

刘六拍着自己的胸脯担保:「将军,小的这双眼睛就是为将军长的,何时看错过?柴桑城里的军粮除了被搬走的,其馀尽数被焚毁了,城墙也被魏军弄得残破,而且城里的房子还都被烧了……」

全琮只觉头皮一阵发麻。

他猛地想到昨日陛下睁眼之后,看向自己先古怪丶后又含着几丝温情的眼神。陛下如此信任自己,可自己为何在这种极为关键的事情之上又误判了!

魏军行军一路,搜刮粮草一路,焚毁城池一路。

柴桑是大江沿岸丶武昌和皖口之间最重要的一座城池。此地颇有田土,民众也丰,自己曾经驻扎在此处,城池中的每一处构造自己都足够熟悉,就这样被魏军悉数破坏掉了?

看来这支魏军是一门心思想要向南进发了。

自己与魏国打了这麽多年的仗,从来没有一支魏军是如此作战的!凭藉马匹和舟船运输必备的军用物资,直入吴国腹地,每日不停,打一路劫掠一路,以战养战……偏偏这些地方就没有多少吴军,若柴桑都如此快的被攻下,久不闻兵事的其他郡县呢?

全琮猛地站起,大步朝帐外跑出,翻身上马,随手叫过几个亲卫,就朝着东面孙权的方向驰去。

而此时,桓范的军队已经向南行到柴桑南边历陵县的境内了。除了两万五千本部之外,沿路上接纳的吴军降卒也有两千之数,在柴桑裹挟的百姓壮丁也有四千馀人。

对于桓范来说,他唯一的念头就是获胜,达成皇帝给他的战略目标。除此之外,一切与他无关。(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