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38章 濡须窘境(1 / 2)

加入书签

一月十九日下午,曹睿率军抵达了靖南坞处。

得益于太和八年扬州开展的大规模行军道路建设,从寿春先至合肥丶再至东兴丶再至濡须的通路畅通无阻。沿途皆有临时营地建成,若要追求行军速度的话,步军每日行军七十丶八十里是没有问题的。五百里的路程,六日即可抵达。

但曹睿并没有那麽做,依旧令军队缓缓南下,用时九日方到。后面还有苦战,还是先对士卒们体谅一二为好。

吴国当下的濡须坞主将为车骑将军朱然。

朱然在接到尚书令顾雍要求向北探查的文书后,对此事极为重视。通过出濡须坞率军在靖南西坞之外炫耀武力数日,吸引了张虎部的兵力,而趁机将手中仅有的百馀骑兵都作为斥候撒了出去。

十骑一队,合计十二队,按照西侧四队,东侧八队的规模派了出去。这些骑兵倒也没有辜负朱然的期望,最远的两队哨骑甚至都不顾性命,摸到了东兴与合肥之间的地带,探到了魏军大部正在向南进发的军情。

但论起斥候的精锐程度,还是魏军更胜一筹。

十二队骑卒,最终只有三队返回了濡须坞,其馀诸部皆在途中为魏军所杀。

这个情报,对朱然来说已经足够了。

只有一万精兵的朱然,自以为濡须坞城高且坚,在濡须水入江之处阻隔河流,魏军万万不得再次通过,并且回信给顾雍打了包票,说有他在濡须,濡须此处万无一失。除了朱然,此处的朱才丶太史享,以及重新被起复的左将军张承,也同时保持着这样的信心。

守城嘛,谁不会呢?濡须坞本就难攻,加上此处主将乃是大吴守城第一的朱然,就更加稳妥了。

就当濡须众将自以为稳妥的时候,事与愿违,两则军报一前一后抵达了此处。除了军报,北面魏国的靖南坞处也出现了魏国皇帝的大纛和仪仗,似乎毫不介意吴人看到一般,明晃晃的摆在最前。

「羡溪丶历阳两处都各有直属建业的一千兵,是也不是?」朱然手持军报,急切看向堂内众人。

「各是一千。」前将军张承回问道:「将军这是何意?这又是何处军报?」

朱然深吸了一口气:「是历阳丶羡溪两处的军报。就在今日上午,两城同时被魏军骑兵所围,每处约有五千骑兵上下。而其中蹊跷之处在于魏军似乎并不急于攻城,都是等到城中守将送了消息出去,才对城池围三阙一,将城池沿江的一面让了出来。」

「这……」张承一时犹豫:「魏军似乎是等我们去救历阳和羡溪!」

历阳丶羡溪两处,都是位于濡须东北方的沿江城池。

「救不得。」偏将军朱才在一旁进言:「且不说历阳和羡溪该不该救,魏军又能不能在彼处渡江。单从濡须这里的兵力来论,我们都没有馀力往历阳丶羡溪派兵!」

「能不能让顾公派兵去救?」太史享在一旁插话问道。

张承摇了摇头:「我们这里有一万兵,顾公那里也有差不多一万兵,既要顾全下游的丹徒,又要顾及我们濡须这里,如何能冒险过江派到历阳丶羡溪两处不重要的地方呢?」

「那就这般弃了?!」太史享不敢置信般发问:「两处临江之地,如何能弃?将置国家江防于何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