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88章 忧心朝局(1 / 2)

加入书签

于是,柴桑城中的一众参军见到了一个奇景。

从军中派往陛下行在的船只陆陆续续走了四艘,每艘间隔不到半个时辰。

第一艘是去送沈范随身带来的孙权书信,第二艘是送沈范首级,第三艘是送陆逊给陛下亲笔所书丶对于此事的解释,第四艘是送征东将军陆逊与镇北将军桓范两人一同署名的丶介绍柴桑左近军事形势的信笺。

这在水军之中还是头一次发生。

桓范坐在军帐中,目送拿着信件的参军离开,又瞟了眼还没来得及收殓的沈范尸首,叹了一声,对陆逊说道:

「陆将军,我实在觉得将军没必要这般谨慎,陛下宽洪大量,又怎会为了这种事情疑心将军?」

陆逊微微摇头,背手站着,朝着桓范问道:「元则,你是何时出仕的?」

桓范一愣,没想到陆逊会问这种问题,沉默了几瞬后答道:「将军,我是建安十九年出仕的。」

「所任何职?」陆逊又问。

桓范答道:「当时在武帝相府之中任东曹掾属。」

「你那时才二十岁出头吧?刚刚加冠的年纪,凭什麽就入了相府任掾属?武帝相府的东曹我也知道,出了不少大魏英杰。」陆逊又问。

「这……」桓范一时语塞,竟认真想了片刻,而后朝着陆逊拱手说道:「陆将军,当时我是以孝廉之身被徵辟到相府之中的。而若细说其中内情,或许与我父曾与武帝同在汉时大将军何进的官署中为任,承了这番旧情,又加上我是谯郡龙亢人,与曹氏算是同乡,故而承了这般恩泽。」

「陆将军,当时官制与现在不同,我并非幸进。」桓范还为自己抗辩了一句。

陆逊点头:「尊父桓公的大名我又如何不知?灵帝时士人诛宦,桓公在洛阳号称『骢马御史』,后任羽林,又任光禄勋。」

「都是些汉时旧事了。」多年没人提过这些,桓范也显得有些尴尬,他虽承了父辈恩泽入仕,可父亲都死了三十馀年了,他对父亲的印象也模糊了许多。

陆逊轻声说道:「元则,你与陛下是乡人,又是武帝旧友后人,且有俊才在身,故这些年来拔擢不断,此番又以主帅之身领两万馀兵。」

「而我,」陆逊叹了一声:「此前在扬州之时我心里还稳妥些,毕竟离着陛下近,有事请圣旨也方便。如今到了柴桑,离陛下越远,我这心中越是不安稳。」

「元则。」

「在。」桓范应道。

陆逊长叹一声:「吴地都已经归了大魏,仗打到这个份上,明眼之人都能看出再无什麽悬念了。为将之人,不出错误才是最当做之时。而且朝局现在属实凶险。」

「凶险?」桓范诧异:「何以见得?」

陆逊缓缓说道:「灭国之功,荆州丶扬州诸路军队,谁功为上,谁功为下?几人封王,又有几人封公?功劳就这麽多,一人分润的少些,其馀之人是不是多领些封邑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