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王爵买卖(2 / 2)
曹睿盯着诸葛恪的发冠看了许久:「朕许出去的封赏,还没有食言的道理。朕与你君臣之间,只有应与不应的说法,与封赏无关。」
诸葛恪闻言再度叩首:「臣领旨!必劝臣父归顺大魏!」
「好,元逊平身吧,明日就走。」曹睿说道:「你出发之前,裴侍中会将写好的圣旨和琅琊王的龟钮金印与你。你带着一同去江陵。」
「元逊莫要负了朕意!」
「臣领旨!」诸葛恪再再叩首,而后起身小步离去。
刚迈出大殿,诸葛恪仰头望着天上夜色,强行压抑住内心想要狂吼和蹦跳的冲动,连脚步都有些飘飘然了起来,大步朝着宫外走着。
「陛下,」裴潜在一旁轻声说道:「雍丘王说过此人极似杨德祖,臣今日一见,确实如此。」
曹睿摇了摇头:「朕这个郡王是来买诸葛瑾的。朕出价格,他若肯卖,那便成交。」
徐庶也插话道:「按照汉时制度,诸侯王各自就国,接受朝廷辖制。由朝廷任命二千石官员为国相丶王傅。国相如太守例执政,王傅为天子使规正诸侯王德行。」
「陛下,这诸葛恪怕是还没分清汉时王爵与大魏王爵的区别。」
王肃在一旁笑着说道:「汉时王爵,各在封国之中无故不得擅离,宛如囚徒一般,只有一个封号还算诱人罢了。黄初年间诸侯王监视更甚,直到太和年间方才开释,诸侯王可以入朝为官,封地留给朝廷委任官员,可以居于洛阳做个闲散王爵,也可以如雍丘王那样出任朝廷官员,多领一份王爵俸禄。虽名为实封,但早就没了实封的意思。」
「陛下,臣借着今日之事想问一问陛下关于战后封赏的态度。」王肃朝着皇帝拱手问道:「陛下在黄初七年的洛水之畔立誓许诺灭吴后封王,是想如何来封呢?是想按照汉制实封,还是如太和年间制度来封,又或者是有其他想法呢?」
曹睿深吸了一口气,环视一周,说道:「当实封!」
王肃心头一惊,他本以为会如曹植等诸侯王一般,有封地可领俸禄,但也可以继续在朝廷之中为官,却不料却是实封!
王肃又问:「陛下是欲以汉时制度实封吗?」
曹睿看向王肃,缓缓说道:「自然是以汉时制度,朝廷当派出国相和王傅协助治国。但具体做法定是与汉时不同,如何去做,朕想了多年,但始终未决,待灭吴后朕再与你们分说。」
「是。」王肃低头。(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