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求真(2 / 2)
她笑眯眯的说道:「说真的,有时候藏着掖着过山峰,还真有点锦衣夜行的感觉。」
俞兴摇头:「这省太多事了。」
刘琬英颔首,收起检举文件,打算年前就把神户制钢的材料检测问题搞定。
截止到目前为止,她经手的大大小小的骗局,几乎也就难以应对「求真务实」这四个字,真假优劣,一测便知,一查便明。
最为让人挠头的还是大众和雷诺的排放问题,根据目前的情况来推算,这两家公司存在相似的造假方式,是把检测方向盘角度丶车速丶气压等参数的手段集成到发动机上。
甚至,俞兴觉得可能还有信号的定位,以此来判断处于哪种排放标准的市场区域。
如果按照常规检测,确实还挺难发现两家车企的造假,但找对方向,也同样容易检测了。
从最早的芬众到现在浮现的神户制钢……
刘琬英有段时间还忧虑过山峰没有合适的攻击目标,但现在越来越觉得过山峰这麽运转下去,恐怕真能长盛不衰。
……
过山峰间歇性运转后沉寂。
俞兴在小英接手工作后才有精力把熊总提到的脸书董事的情况告知吕海颖。
董事,资本。
吕海颖提取到关键词,眼睛都亮了。
「师兄,这种董事肯定对脸书有不错的影响力啊。」
「Mus反正也是要融资,完全可以引入他的钱,然后再看发展情况,嗯,如果发展情况不错,时机也合适,碳矽数据可以直接再完全控股Mus嘛。」
「如果是碳矽数据来融资,我觉得不太划算。」
这里面存在不少的运作空间。
俞兴询问道:「你觉得可以让吉姆知道是我们在做Mus吗?」
一家草创公司是很难正常拿到融资的,再想定向到吉姆那边就更难了。
如果想要连结到吉姆,中间恐怕还是要取信对方,而且,最新热点这种模式的出海可能也没有欺骗熊潇鸽,确实是公司的考量之一。
「Mus是一个结合音乐和短视频的垂直细分的APP。」吕海颖斟酌道,「脸书是海外的社交天花板,垂直细分是我们的差异化竞争,也同时是一个很好的保护色。」
合适的垂直细分就是找到能玩的空间,但也不容易再向上扩展。
吕海颖继续说道:「单纯把Mus做起来,我觉得不会迎来脸书针对性的竞争,可能还会迎来对方的收购兴趣,除非我们把Mus转到全类别的短视频APP,而且还做得不错,它或许就会考虑全面的竞争了。」
Mus现在是单纯做对口型音乐,路径是类似碳矽数据先积累流量的方式,而且会藉助这种内容磨砺自家的算法技术。
按照俞兴和吕海颖的考虑,一旦流量和技术成熟,它就可以直接无隙转为全品类的短视频项目。
不过,那个时候就是Mus回归碳矽数据的时刻。
俞兴「唔」了一声:「我再考虑考虑,咱们也可以等到Mus一季度做出来效果之后再推进这个事。」
吕海颖点点头:「有一线销售的接触,也有董事级别的影响,Mus后续要划分不同国度的数据,这里面需要对接脸书的部分,我觉得是稍加掩饰。」
俞兴看着小颖煞有介事的模样,笑道:「咱俩在这里倒是把那麽大一个巨头给假想上了,Mus一季度搞不好,到时候再灰溜溜的还得想别的办法。」
「师兄!」吕海颖很认真,「我们把Logo放在没法切割的部分,现在的转化效果已经很不错,差异化和垂直细分绝对可以打出来一条路!」
这是Mus上线以来冷启动表现所初步带来的信心。
俞兴露出笑容,忽然想起已经入职碳矽集团的邢宏宇:「那个企鹅过来的邢宏宇,年前年后的再观察观察,到时候也可以弄去新加坡给你打工了。」
吕海颖「嗯」了一声,脑海里还在考虑着脸书董事可能带来的机会。
只是,她中午到食堂吃饭的时候倒还真瞧见了邢宏宇,对方似乎正在和同事边吃边讨论工作。
吕海颖绕了半圈,从邢宏宇旁边路过,惊讶道:「邢总,来碳矽了?还适应吗?」
邢宏宇猝不及防的看到吕海颖,想着对方在隔壁的碳矽数据,可能还在研究短视频和网际网路,而自己只能跟着一起研究车机系统,心里有些情不自禁的羞赧。
「呃,嗯,是是,挺适应的,食堂的饭挺好吃,呃,都挺好。」
吕海颖冲着这位笑笑:「这边的条件可能要艰苦一些,邢总,加油哈。」
她端着餐盘,转身离开。
邢宏宇默然地看着这位的背影,无声的叹了一口气,又有点怀疑自己的选择正确与否,两年时间,说短也不短啊。
两年时间,确实不短,已经足够一家公司在移动网际网路领域风生水起。
作为这家企业的投资人,熊潇鸽就是这麽为朋友吉姆介绍的碳矽数据公司,从俞总来临港做碳矽,正好在距离2014年还有两周时能说是不到三年的时间。
这段时间,碳矽数据公司打通了华夏网际网路无法凭藉以GG为主体营收的商业模式,未来还将继续推进这种模式的发展。
熊潇鸽简明扼要,迅速激起了吉姆的兴趣。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