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96章 弱点(1 / 2)

加入书签

第496章 弱点

从传统油车切入新能源,蔡俊辉本以为是手到擒来的事情,但对于「九州」的体验让他收起轻视的心态,转而以一种更积极的学习想法想要把碳矽集团的轮廓摸清。

他拿到厚厚一迭关于「九州」信息的文件,仔仔细细看完又再次体验产品之后便和新同事一起参观碳矽集团的工厂。

三电丶增程续航丶科技配置丶空间布局等特点是能直接体验和上手的,但更基础的材料使用只能在车间才眼见为实。

蔡俊辉在这里瞧见了前所未见的大东西。

先前的感受或多或少都是有参照物的,像屏幕,奥迪也有,虽然小了点,但这种生产线上的庞然大物……

「宋总,这有多大啊?」蔡俊辉成为新同事们的嘴替,直接惊诧出声。

宋钢娴熟的答道:「长19.5米,高5.3米,差不多就是一架战斗机的重量,这个压铸机能把将近70个零件一体压铸成2个部件,我们的车用这样的后地板,生产效率能提高4成,再加上高强度钢的应用,还有笼式车身的框架,『九州』就是全球最硬的车型……之一。」

蔡俊辉盯着面前的压铸机,忍不住问道:「进行过碰撞测试?」

「内部进行的,没有对外披露。」宋钢认真的说道,「就目前的测试来看,表现最好,你们要是感兴趣,可以去问问胡总,碰撞测试这一块是没放进文件的。」

蔡俊辉舔了舔嘴唇,高强度钢的材料,先进的车身框架,绝无仅有的一体化压铸……

他有些遗憾的说道:「这个……就不太好让用户感知了,另外,宋总,这种一体化的零件在维修成本上是不是也会增加?」

宋钢没有避讳,点点头:「是的,如果碰见那种结构性损伤,可能就要直接换后地板总成,没法做传统的局部钣金或焊接修复,但相较于安全性的上升,我们认为这种取舍是值得的,俞总说他发布的时候会把这一点说清楚,由用户权衡。」

他继续介绍了一番这种全球最新的工艺。

就目前的测试来看,一体化压铸消除焊点和接缝带来的应力集中风险所提升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九州」的车身扭转刚度提升25%,在侧碰中乘员舱侵入量也比传统钢制车身减少30%。

此外,一体化压铸能够允许更复杂的吸能结构的设计,这一点也已经在碳矽的研究之中,未来会考虑更多零件的一体化设计。

宋钢言简意赅的介绍完毕,最后补充道:「关于维修经济性的问题,我们有在考虑合适的解决方法,以后如果把后地板分成核心结构区和可更换的溃缩区,那就能极大的减少低速碰撞的维修成本。」

蔡俊辉问道:「既然有这样方向的设计方案,为什麽现在没有使用?」

「蔡总……」宋钢有些忍俊不禁,「研发要钱啊,研发也要时间啊,从设计到测试到量产也需要流程啊。」

蔡俊辉有些悻悻,亲眼瞧见这样庞然大物的工艺创新,猛然忘了碳矽集团的现状,钱是问题,成本是问题,时间也是问题。

不过,碳矽集团从成立到现在,面前的景象已经超出心理预期了。

他心里情不自禁又浮现之前听到的销量目标,就目前的所见所闻来看,用料猛,工艺新,研发多,这要是第一款车型没得到市场认可,后面的麻烦就大了。

反之……如果产量能上去,碳矽集团就会迅速进入正向循环。

汽车工业是典型的规模经济,如果平台成熟,供应链也稳定,一般而言,产量从5万做到10万,每辆车的成本就能下降15%,做到20万,成本还能再降10%。

换言之,如果「九州」5万辆的单车成本30万,10万辆的时候就是25.5万,20万辆就是22.95万。

蔡俊辉在宋钢的引领下继续参观工厂,有了对一体化压铸的震惊,接下来再瞧电池安全测试丶自动化工艺等流程就没那麽惊讶,心里反而冒出有些埋怨的念头。

碳矽集团现在展现的什麽都挺好,就是这个俞总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