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48章 咱大孙得有人拉他啊(1 / 2)

加入书签

陆威本想着,应天府那位陛下起了兴,学着他前头的洪武皇帝武布天下之威,标新立异地挑着沿海一带搞搞军事活动,倒也算情理之中。

却是万万没想到。

居然能一口气霍霍掉四百万石。

「比我口中骂的这句「败家子」……还真是一点不冤枉了他!换了我有了孩子,这麽挥霍我的钱财,我也得被气个半死才算完……」

陆威在心里咂摸了下这事儿,一时连他都不由跟着朱元璋,真情实感地生起气来。

不过这却还不算完。

陆威心里正计较琢磨着这回事呢,便听朱元璋气得又「砰砰砰砰」地拍了好几下桌子:「四百万……又三百万……七百万石钱粮的盈馀……国库这边都还没来得及焐热,全他娘地又被这败家子给往外划拉出去了?」

听到这数目,即便已经提前在心里告诫过自己,让自己谨言慎行,陆威也是一下子没绷住:「啥!?四百万丢不起眼的沿海就算了,又格外花了三百万?」

几乎不经大脑地脱口而出这一番感叹。

陆威这才意识到自己忘情多嘴了,面色一紧,赶紧抱拳认罪:「陛下恕罪,是微臣僭越了。」

好在朱元璋并没有对此过多在意。

而是摆了摆手道:「这麽大的数目听到耳中,你失态也属于常事,就连咱看了这数目,都觉得眼花缭乱……」

说到这里,朱元璋一张老脸上满是无奈。

沉吟了片刻。

才接着道:「况且,这件事情咱本来也会让你知道,你得替咱给应天府那边带话丶递消息,不能让那个败家子拿着咱的大明这麽乱来!」

「应天府那边,臭小子戒心重,蒋瓛职位不轻不重的,不太说得上来话,戴思恭是个太医,让他插手朝政又显得太过蹊跷……」

「这样,你让蒋瓛暗中联系任亨泰(礼部尚书,主持丧礼,帮老朱瞒天过海),让任亨泰出面,说动其他朝廷要臣,再上书劝劝。」

「沿海一带威胁不大,放再多精兵强将也起不到什麽格外的作用,距离应天府又不算近,退一万步讲,就算他想用这批人马来防备应天府往后可能发生的夺权内乱,也是根本做不到的。」

「黄河清淤……原本年年都在这项上有固定的支出预算,那都是咱当二十几年来和六部堂首丶诸多学识丰富的朝廷要员,根据以往的历史情况丶总结历年来的经验……这才定下来的丶最合理的花销。」

「三百万石的钱粮丢进黄河里去……也不成!」

「大明皇朝如今比之先前的元末乱世,虽然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善,可那些年伤的元气,始终未曾完全恢复过来,等着花钱的地方海了去了……」

朱元璋当即简明要厄地把这两件事的不当之处捋了捋,准备让陆威回了书信给应天府蒋瓛手里去:

「嗯,就这麽给蒋瓛回信,让他找任亨泰想办法,把这些话说进那臭小子耳朵里去!」

「这钱粮。」

「无论如何都不能这麽着打水漂地往外花出去了!」

朱元璋紧蹙着眉头。

几乎是咬牙切齿地叮嘱道。

想到那自己都从来没享受过的……七百万两国库盈馀,居然要被打水漂似的花出去。

他的心里。

当真是又气又急。

恨不能立刻飞到应天府去,揪着那臭小子的耳朵,抄起大鞋底子给他一顿死抽,也恨不得能亲自去把这些道理,给那个年少不经事的大孙子讲清楚丶讲明白。

之前那些事情,无论是真荒唐,还是只是面上看起来很荒唐,在朱元璋眼里都只能算是小打小闹,在他看来也亏得起,今天这事儿却不然。

此事说大了,是事关大明国运的。

只是他现在身在北平府。

唯一能做到的,也就是给应天府传话,寄希望于任亨泰能替自己把这些道理讲给自家孙子了。

「陆威,方才说的,你可记好了?」一股脑儿说了许多话,他胸口起伏着喘了好几口气,这才看向陆威,不放心地叮嘱确认道。

能近身伺候得了朱元璋的,陆威本身自然不差,当然不会在这个时候掉链子。

当即目光坚定地点了点头:「陛下放心,方才那些,微臣都已经全部记下了,回头便以最快的速度传到蒋指挥使手里去。」

出于职业习惯利落回复完。

陆威面上却露出了犹疑之意,看向朱元璋道:「可是陛下……您这干预的动作太大,冒险了吧……」

他可没忘记。

现在自己面前这位洪武大帝,按理应该是一个死人。

之前他们在这边基本都只是一个看客一般的存在,时时关注着应天府那边的情况和动向而已,几乎不对应天府那边发号施令,暴露的风险自然不大。

如今却开始要干预应天府那边的情形……

而应天府那位少帝……

或许某些方面荒唐丶有些事情办得不好,可陆威却知道,那是一个很聪明丶也很敏锐的人。

万一察觉到「洪武大帝还活着」……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到时候淮西勋贵乱不乱都在一边,他们首先要做的事情,可就是让身边这位洪武大帝真的死一死了。

陆威想得到这份风险。

朱元璋何尝会想不到?

经过刚刚一番分析安排,他的情绪如今已经稍稍平静下来些许。

听到陆威这欲言又止,想提醒又不太敢随便乱说的样子,他全然知晓对方的意思,可面上的神情却格外淡然。

甚至面上还露出些许意味深长的笑意。

而后长叹了一口气,面上的愁容更多过怒意,道:「咱当然知道,当下的情况,咱最安全的方法就是什麽都不做,安安心心在这北平城里当咱的黄十六。」

「可是……唉……这臭小子,做出点成绩来,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这是年轻人最喜欢犯的错了。」

「从咱当初刚刚起事,到后来做了皇帝,惊才绝艳的年轻人……文臣也好丶武将也罢,见得都不少。」

「他们固然都是有本事丶有才华丶有能力的……可有才有能力,很多时候就容易恃才傲物,容易走错了路,想错了招儿,容易目空一切觉得自己想的就都是对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