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1章 顺化渡一战天下惊!(1 / 2)

加入书签

第441章 顺化渡一战天下惊!

苏允拿下丰州之后,第一件事便是带着人冲进西夏群牧司在前套开设的马场。

群牧司这个部门不仅宋朝有,西夏也仿照唐朝的惯例设置了这麽一个部门。

西夏显道二年,李元昊仿宋制设立群牧司,负责掌管全国的畜牧业。

在李元昊时期,随着西夏疆域的扩张,畜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群牧司的职责范围也不断扩大,不仅要管理马匹的牧养,还要负责其他牲畜的养殖和管理。

之后西夏不断完善官制,群牧司作为重要的中央机构之一,其地位和作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

《天盛年改定新律》将群牧司列入第三品(中品),属官有六正丶六承旨丶六都案丶十四案头。

这一时期,群牧司的管理更加规范化丶制度化,对西夏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因此,在静塞军闯进西夏在前套设置的养马场的时候,看到一眼看不到边的雄健马匹,顿时所有人都陷入了一种幸福的眩晕当中!

——在大宋稀罕无比的战马,在这里竟是一眼看不到边!

平子澄见此情此景不由得赞叹道:「河套平原果然是天然的牧场,光是这麽个牧场,便有数万战马!

这党项人果然是善养马,这些马匹养得可真是太好了!」

苏允笑道:「李元昊立国时专设有群牧司来管理养马事业,所以西夏骑兵所需的马匹来源充足。

而这河套平原也是得天独厚,这里地势平坦丶土质较好,有黄河灌溉之利,自然条件优越,十分适合养马。

因此为西夏养马业提供了良好基础,加上西夏人的确擅长养马,有此盛况倒是正常。

不过,现在可就全都便宜咱们啦!

清澜,安排下去,将所有成年的战马都给带上,给所有人都给安排马匹,多出来的一人两骑,再多的就一人三骑!」

「是!」平子澄兴奋得应了一声,随后带着人快速收拢战马,到得夜间的时候跟苏允汇报,脸色看起来很是怪异。

苏允有些诧异道:「怎麽?」

只见平子澄咽了咽口水,道:「先生,统计数据出来了,这丰州这边一共有五处养马场,共有马匹十一万馀,成年丶康健可以作为战马的马匹共有五万馀将近六万。

另外还有惊喜,这里不仅有养马场,还有牛羊牧场,我们收拢之后算了一下,共有牛羊等共十三万头!

这些牛羊十分肥壮,若是在大宋,那可都是上好的优质肉类,可以卖出大价钱的!」

苏允手中的茶盏「当啷」一声砸在案几上,琥珀色的茶汤溅在羊皮舆图上,晕开一片暗黄。

他猛然抓住平子澄的手臂,声音里带着连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你说什麽?十一万匹马?还有十三万头牛羊?」

平子澄被攥得生疼,却顾不上在意,只是用力点头,眼底泛着狂喜的光:「千真万确!学生亲自查了马厩的烙印和牧场的帐册,五处马场连三岁口的小马驹都算上,刚好十一万三千匹!

牛羊更是膘肥体壮,光是那处叫『金帐川』的牧场,就有上万头绒山羊……」

帐外突然传来此起彼伏的马嘶声,苏允掀帘望去,只见暮色中无数战马正被分批赶入临时搭建的围栏,铁蹄踏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一名士兵牵着匹枣红马从他面前经过,那马昂首甩鬃,脊背宽阔如刀,正是西夏最精良的「铁鹞子」战马!

苏允伸手抚过马侧的鞍鞯,指尖触到鞍桥上刻着的西夏文「群牧司」印记,忽然轻笑出声:「李元昊若是泉下有知,怕是要气得从王陵里爬出来——他苦心经营数十年的马场,如今全成了我静塞军的缴获!」

「先生,」平子澄递来一卷清单,「按您的吩咐,五万六千匹战马已分作三队:一队充作骑兵坐骑,一队作为辎重兵驮马,剩下的……」

他忽然压低声音,「末将斗胆建议,留出三千匹最精良的种马,连夜送回绥德军,交给静塞军监牧司繁殖。

如此不出十年,我静塞军便能有自己的良马群。」

苏允猛地转身,眼中闪过赞许。

他拍拍平子澄的肩膀,沉声道:「就按你说的办。

另外,牛羊牧场的事——」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远处正被驱赶着的羊群,「留五千头母羊和两千头母牛,其馀的全部宰杀。

一来给弟兄们改善伙食,二来……」他嘴角扬起狠厉,「不能给西夏人留下一粒粮食丶一头牲畜!」

午夜时分,篝火映红了丰州城的天空。静塞军的士兵们围坐在烤全羊的架子旁,油脂滴在火中发出「滋滋」声,混着马奶酒的香气弥漫在营地间。

苏允却没有加入这场狂欢,他独自坐在城墙垛口上,望着北方阴山的轮廓出神。

身侧忽然响起脚步声,平子澄捧着一卷文书走近:「先生,刚截获的西夏军报——梁乙逋得知马场失陷后,已亲率十万大军从兴庆府北上,不日便要抵达前套。」

苏允接过军报扫了一眼,随手丢进火堆。

跳动的火焰中,「群牧司失守」的西夏文渐渐蜷曲成灰。

他摸出怀里的酒葫芦灌了一口,辛辣的酒液烧得喉咙发紧:「十万大军?来得正好!

十万大军来了,兰州那边应该能够减少不少压力,梁乙逋若来,咱们这一次的战略目标便算是完成了。

不过,嘿嘿你看这丰州城……」

他抬手比划着名脚下的城池,「背靠黄河,前临草场,正是个绝佳的战场。

更何况……」

他忽然转身指向身后排列整齐的战马群,「咱们现在可是有三万铁骑的人了,还怕他西夏的铁鹞子?」

平子澄望着苏允眼中跳动的火光,忽然想起日间在马场见到的景象:

——数万匹战马踏起的烟尘中,一名少年士兵正给一匹小白马系缰绳,那马驹的耳朵上,还沾着未褪的胎毛。

他忽然意识到,这场看似偶然的奇袭,或许正悄然改变着天下之间延续百年的力量天平。

从今日之后,恐怕再也无人能够压制静塞军了!

大宋不行,西夏不行,辽国也不行!

远处,更夫敲响了三更鼓。

苏允将空酒葫芦抛给身后的亲卫,按住腰间刀柄缓缓起身。

月光洒在他染血的甲胄上,泛着冷冽的光。

「传令下去,」他的声音穿过夜色,惊起几只栖息在城墙上的夜鸟。

「明日天亮前,所有人马开拔至黄河渡口。咱们要让梁乙逋看看,什麽叫『黑云长剑都,踏破贺兰山』!」

平子澄赶紧拱手,道:「是,先生!」

平子澄要转身离去,忽而听得先生苏允又轻笑了一下,在黑夜中尤其清晰,笑声之后,听得苏允道:「阴山脚下,封狼居胥……清澜!」

「是,先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