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64章 卧龙凤雏(1 / 2)

加入书签

第964章 卧龙凤雏

元佑二年十二月壬辰(十四),垂拱殿中。

年近六十的交趾朝贺使黎文盛,伏拜于殿上,对着赵煦汇报着,李太德回国后这一年多来,交趾国的情况。

自然是有好有坏的。

好的是大宋恩情万万年,交趾上下同沐恩典。

所以,举国上下,皆是感恩戴德,日夜努力,按时完成对天子的贡赋义务。

至于坏的方面?

当然是又坏又没有道德的占城丶真腊这两个该杀千刀的坏种!

在黎文盛的描述中,占城人和真腊人,已经集齐了人类所有恶的方面。

他们不读孔孟之书,不尊礼法,不知仁义,以人为畜。

不独如此,更是以杀人为乐,以折磨士人为趣,还经常亵渎圣人的诗书。

其举了许多的例子,来形容占城与真腊之恶。

赵煦听完,抿了抿嘴唇。

因为他感觉,这黎文盛恐怕是在将交趾人在占城与真腊所做的恶行,扣到了占城与真腊两国的头上。

不过,无所谓了!

「爱卿……那占城丶真腊果然如此吗?」赵煦假作震惊的说道。

「臣岂敢欺瞒陛下!?」黎文盛顿首而拜,紧接着就开始赌咒发誓:「若臣有一字伪言,乞陛下斩臣宣德门外!」

「爱卿的话,朕岂能不信?」赵煦呵呵一笑。

但在心中,对此人说的话,却是连一个字都没有信!

概因,这位朝贺使是大宋的老熟人了。。

早在当年郭逵南征的时候,他就作为交趾方面的交涉官员,与大宋谈判。

因为熟悉中原文化丶礼制,所以在谈判过程中,屡次被他在嘴皮子上占到了便宜。

故此,交趾人对他的谈判成果非常满意。

等到了元丰年间,便继续派他和大宋广西地方在谈判桌上纠缠。

还真让他占到了便宜!

元丰元年,大宋和交趾就在此人的谈判努力下,达成了和议。

以南征所得的广源州丶顺州丶桄榔州等地,换取交趾归还,其自廉州丶钦州丶邕州所劫掠的军民数万人。

黎文盛因此在交趾名声大噪,几与那李常杰不相上下!

当然,黎文盛能达成这样的和议结果。

其实也和大宋方面,无法久据交趾有关——当年的大宋,全无防疫特别是防范疟疾丶霍乱的准备与经验。

结果导致留守交趾北方顺州丶桄榔州等地的大宋文武官员与士卒大量染病而死。

高企的死亡率,使得大宋朝廷开始动摇。

这个时候,黎文盛适时的给出了一个台阶——乞以归廉丶钦丶邕等州迁劫官民。

大宋朝廷,自然是顺坡下驴。

到元丰六年,又是这个家伙,通过贿赂丶游说丶恐吓大宋主持谈判的左右江都巡检成卓。

使成卓答应,调离(实际是软禁)强烈仇恨交趾的侬智会丶侬宗旦,并将归化州勿阳丶勿恶二侗界外的保丶乐丶练丶阳丶丁丶放六县割与交趾。

好在,赵煦及时的拨乱反正,论罪成卓,将之编管。

然后释放侬智会丶侬宗旦等与交趾不共戴天的侬家人。

更给他们升官进爵。

以这些熟悉交趾地方情形,与交趾人有着血海深仇的土司为核心,在章惇南征前,就已经在交趾北方,联络上了大量的反交趾土司丶酋长。

这才有了元佑南征的辉煌胜利。

如今,交趾人再次请出了这个曾创造过外交奇迹的老人。

寄希望于他,可以藉助熟悉大宋政治文化体制的优势,为交趾捞取好处。

赵煦站起身来,走下御座,看向黎文盛:「黎爱卿啊……」

「若果如爱卿所言,那麽,如今的交趾就是中国诗书礼乐,对抗那占城丶真腊蛮夷凶虐之国的第一线了!」

黎文盛咽了咽口水,赶紧匍匐着扣头:「圣明无过陛下!」

「交趾虽小,却也愿为陛下,抵御蛮夷腥膻之盾,使中国无受其害!」

「善!」赵煦抚手赞道:「交趾能有此念,可称君子之国哉!」

占城也好,真腊也罢。

其实严格意义上,是属于大宋宗藩系统的。

占城丶真腊两国,在历史上也多次朝贡大宋。

真庙时,大宋更曾引进占城的优良稻种占城稻,在南方地方进行推广。

占城稻的推广,使两浙路丶两广丶福建等地的水稻,从一年一收,变成一岁两收(占城稻属于早稻)。

可是,现在赵煦已经悄悄的将他们开除出大宋的宗藩体系了。

不仅仅坐视着高遵惠等人,截杀占城丶真腊两国的使团。

还将大宋的甲械,直接卖给李太德,更通过稻米贸易,给李太德输血。

这就是让交趾人去当刀把子,给大宋干脏活累活。

这虽然有些虚伪。

甚至可以说是幼稚。

但没有办法!

谁叫大宋的士大夫们的道德水平实在太高了!

高的都不像中古丛林社会的人!

甚至超过了现代的一些拟人文明国家的道德水平!

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集团,为了避免丘八们杀良冒功,竟想出了,把俘虏的妇孺的赏格,提高到和斩首相同的办法!

而这就是大宋的士大夫们做出来的事情。

所以,赵煦才会特意留下交趾。

也才会给与交州八州的土司们极高的地位。

没办法!

大宋朝想要岁月静好的话,就得有人去负重前行。

何况,赵煦其实不喜欢占城和真腊这两个国家。

因为,这两个国家,在赵煦眼中,都已经染上了瘟疫。

名曰婆罗门教的瘟疫。

尤其是占城,他们不仅仅完全信奉婆罗门教,在其国内更是完全复刻了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

真腊(吴哥王朝)则相对好一些。

因为他们现在貌似已经改宗了佛教,并开始了吴哥窟的兴建。

可,婆罗门教的影响,依旧深入这个王国的方方面面,并和佛教的信仰,糅杂到了一起。

种姓制度的生命力之强大,可不是说说而已。

现代的天竺,连基督教丶伊斯兰教乃至锡克教都能被婆罗门教感染,演化出种姓!

真腊能免俗吗?

恐怕不能!

所以,赵煦走到丹壁前,对黎文盛说道:「朕闻:为众抱薪者,不可使之溺毙于风雪!」

「交趾抗蛮夷凶虐,乃大义也!」

「朕为天下主,不能视而不见!」

「这样吧!」

「爱卿回国后,告诉交趾上下,从明年起,交趾国贡米可按年改十万石为市价博买!」

「依旧以汴京米价为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