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51章 王薨(2 / 2)

加入书签

李正闻言,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开口道:「咱们家人太少,是该多一些人手,不过二哥…」

他看着李云,问道:「大兄那里?」

李云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哪天我去寻他,跟他商量商量,他若是愿意帮忙,以后你这个宗正就交给他来做,让他来打理宗府。」

现在朝廷富裕起来了,多养几个宗室,是感觉不到的。

而且,李唐宗室,目前还没有世袭罔替的说法,也就是说,基本上都会代降,将来对于朝廷,对于财政,也不会是太大的负担。

目前诸王之中,有机会世袭罔替的,大约只有晋王李正一人。

李正闻言,长松了一口气,笑着说道:「大兄是读书人,这差事早就应该给他,一会,我陪二哥一起去他家里寻他。」

李云看了看时辰,点头道:「一会儿,我还要见兵部的几个官员,还有苏大将军,等我见完了他们,咱们一起去串一串门。」

李正一怔,随即连忙摆手,苦笑道:「二哥,我说着玩的,你现在这个身份,召大兄一家进宫见驾不就是了?」

「在宫里憋闷太久了。」

李皇帝摇头道:「我也想活动活动。」

李正这才点头,应了声是,又跟李云说了几句话之后,他便低头行礼,告辞离开了。

李正离开之后没多久,兵部尚书赵成,带着兵部侍郎李槲,以及兵部的相应官员,进入到了甘露殿中,对着李云跪拜行礼,口称陛下。

当年关中之战后,李云兑现诺言,给原河东节度使李祯加封赵国公,李槲伤好之后,朝廷将李祯原有的侯爵改封给了他,封作了晋阳侯。

再之后,李祯称病致仕,他的兵部侍郎职位,便也被李云改封给了李槲,如今,李槲在兵部侍郎位置上,已经坐了近四年时间。

当然了,赵国公李祯致仕之后,也没有回到太原去,一家人主动要求留在洛阳居住,其乐融融。

只是,这位国公已经被剔除除了朝堂权力核心之外,空有地位而无有实权了。

兵部的官员到了不久,如今在枢密院任枢密使的苏晟苏大将军,也匆匆到场,进了甘露殿之后,对着李云毕恭毕敬的低头行礼。

「臣,拜见陛下。」

李云看了看众人,脸上露出笑容,开口道:「今日议事,都坐着说。」

众人低头称谢,都自己寻凳子坐了下来。

赵成与苏晟,各自坐在第一列,彼此对视了一眼,便没有说话了。

等到大家都坐好之后,李皇帝咳嗽了一声,开口道:「今天请诸位过来,要商议什麽事情,诸位心里,应该都有数了。」

「幽燕失落敌酋之手,已经整整十年时间了,十年时间,幽燕百姓饱受荼毒,苦不堪言。」

皇帝陛下沉声道:「今年以来,朝臣多次上书朝廷,请求朕出兵恢复幽燕,今日,朕已经决意,对幽燕用兵。」

「怎麽个打法,派哪些人去,今天,咱们就商议个大概出来。」

今天会议主题,大家差不多都已经猜到了,听到了李云这句话之后,苏晟第一个站了起来,对着李云抱拳行礼,然后沉声道:「陛下,孟将军驻兵河北道多年,经验丰富,而且他常年与契丹人对峙,与契丹人作战。」

「臣以为,这一次应当拜孟将军为帅。」

苏晟站起来,滔滔不绝,一口气说了盏茶时间,显然对于幽燕,他也已经思考了许久,胸有成竹。

苏晟之后,兵部赵尚书也起身说话。

最后,李云看向李槲,笑着说道:「李侍郎愿不愿意,去河北道做个副帅?」

李槲连忙起身,正准备说话,一个宫人小心翼翼的走了进来,一路来到了李云旁边,将一份文书递到了桌子上。

李皇帝不动声色,展开这份文书看了看,只看了一眼,他就有些愣住了。

文书,是九司送来的,内容极其简单,归结起来,只有几个字。

江都王薨逝。

李云沉默了几个呼吸,才收回目光,抬头看向面前李槲。

「李侍郎继续说。」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