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11章 离间(1 / 2)

加入书签

第1111章 离间

古往今来,只要是帝制国家,统治者的政治目标,便从来不是为百姓谋福祉,他们所做的一切事情,归根结底,都是四个字。

维持统治。

赈灾也好,造福百姓也好,根本目的都是这四个字。

因此,很多制度的设置,其实也是为了这四个字。

另一个世界里,汉初为了解决君主政治合法性问题,因此有了天人感应一说,所谓天人感应,本质上就是让政权与神权合二为一。

让君主神圣化。

君主神圣化,带来的好处是明显的,那就是提升治下子民的耐受力,让他们非到万不得已的时候,都不会造反。

虽然这种制度,也给君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说有人会用天灾来攻击皇帝本人,乃至于攻击国政,但这种制度,如杜谦所说,就是为了孱弱的朝廷而设置的。

如果中央朝廷恒强,那麽就不需要这种制度。

但是李云,从当初造反一直到后来当皇帝,十多年来,他的政策从来不是以维系政权为核心目标。

他的核心目标,是改造这个国家,乃至于改造这个时代。

因此对于他来说,长不长久,或许并不是结算对错的标准。

听了李云这句话,作为老搭档的杜谦,几乎立刻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杜谦叹了口气:「古往今来,再不会有天子,是陛下这般念头了。」

李皇帝回过神来,看向杜谦,神色平静:「咱们认识二十多年了,受益兄现在,应该很清楚我的出身来历。」

李皇帝不紧不慢的继续说道:「现在,世人都知道,我是宣州青阳县苍山脚下李家村人。」

「再熟悉我一些的,知道我其实是在苍山山上寨子里长大。」

李皇帝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掌,似乎想起来了当年的事情,他开口说道:「但是,大多数人不知道,我父当年,的确是李家村人。」

「当年的事情,我那父亲从来没有跟我说过,但是后来,寨子里的老人,还有李家村的老人,大抵跟我说了说当年的事情。」

他看着杜谦,默默说道。

「官府来催税,我祖父早逝,我祖母死在了衙差手里,姑母也不知所踪,当时我母亲怀着我兄长,父亲手里实在交不出税,便一咬牙,杀了衙差,带着村里的几个兄弟,一起上山,落草为寇。」

他看着杜谦,缓缓说道:「这其中,就有晋王的父亲。」

杜相公闻言,微微色变,他深呼吸了口气,苦笑道:「臣出身,与陛下全然不同,陛下说的这些,臣可以理解,但是却从来想不出,这是个什麽场景。」

「没关系,我也想不出。」

李皇帝神色平静:「这些,都是我后面听来的,我记事的时候,已经在山上了。」

他低头喝茶,淡然一笑:「我们宣州多山,不少人被逼的上山,落草为寇,我成人的时候,受益兄猜一猜,宣州有多少山头,多少土匪?」

杜谦微微摇头,表示自己猜不出来。

「当年宣州各县,加在一起,恐怕有上百个寨子。」

李皇帝笑着说道:「当年,我扫平宣州绿林之后,手底下就已经初成班底了。」

「受益兄可以推想一下,宣州百姓,当年在武周皇帝治下,过得是什麽日子。」

「后来,我做了皇帝,如果我无所作为,李唐只不过是另一个武周,再过个上百年。」

「哪怕如今的青阳府日子会好过一些,其他州郡,还是会复现武周故事。」

李云摆手道:「这没什麽意思。」

杜相公开口道:「千百年来,都是如此,循环往复。」

李云正色道:「我知道。」

「如果我也在这个循环往复之中,我就不会有这些乱七八糟的念头,但是受益兄…」

「我见过有人,打破了这个循环。」

李皇帝正色道:「至少,天下温饱了。」

杜相公叹道:「臣知道,陛下见过一些别人前所未见的东西,但是陛下就不担心,将来为他人做嫁衣吗?」

「苗儿种下之后,迟早会给这个世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李云神色平静:「我本来也觉得,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概率不会出现在我们李唐一朝,但是这个苗儿,我必须要种下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