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没有主义,就没有生意(1 / 2)
第760章 没有主义,就没有生意
陆良返回内地三天,期间都待在苏城的天星汽车园区。
天枢从五月初上市,历经五六七八四个月的产能递增,在九月迎来产能巅峰。
四条主力汽车生产线,三条备用生产线全力供给,截止至今,每天已经能稳定下线800台车辆。
但尽管每月交付数量几乎翻倍递增,但由于陆良最近的动作不断,又有海外的品牌效应加持,天枢的国内预订单量至今都没有低于十万台。
「陆总,今年天枢的产能售罄了。」王晓峰激动之馀,又有点无奈,这么小众的词,竟然会出现在他们汽车厂商的身上。
但也确确实实如此,九月预计交付55万台,假如不增产,十月十一月十二月的交付数量,都会大相径庭,还有15万台未交付单,已经把产能排到明年。
「东亚市场你计算在内了吗?」陆良问道,昨天他刚跟太田令交谈过。
得益于他的名气,天枢在霓虹丶高丽丶新加坡等国家的市场表现都还不错,每月都有大几百台得销量。
这些零零散散加起来,月销还会多两千多台,只是这个数量,还不足以单开一条右舵的生产线。
也该让海外的粉丝适应一下左舵了。
来自国际品牌的傲慢。叉腰
王晓峰苦笑说:「刚想跟您说这事,如果不增产,这些海外订单,可能也要排到明年开春才可以交付。」
他倒没什麽洋人滤镜,对所有订单一视同仁,先来后到,不存在海外单就可以插队的说法。
但增产事宜,已经迫在眉睫。
毕竟天星汽车,接下来发布的瑶光是SUV,这个车型一直是国内的主流型号。
国内买车,虽然不像买房需要掏空六个钱包,但国人买车,还是会比较照顾家里人的想法。
那种因为自己喜欢,所以购买,
虽然有,但绝对是少数。
就像特斯拉,卖得最好的是毛豆Y,新势力中卖得最好的也都是suv车型,比如理想的L9,比亚迪的宋,深蓝的07,威马的EX5。
虽然也有另类,比如比亚迪的秦,但已经被市场默认为网约车,不在统计的范围之内。
随着天星·瑶光的发布会在即,网上已经有了很多测试的路透照。
这款车的造型跟天枢一样,主打时尚运动风,讨论热度一直居高不下。
可以说,只要售价合适,绝对能复刻天枢的销售奇迹。
要是真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可是没有备用产线可以增产。
「看来二期工厂,也该提上日程了。」
陆良面露思索,打算建造二期生产基地,同时再购置十条产线。
纯电轿车有了,纯电SUV即将上市,接下来他们也该着手研发增程丶插混丶混动,甚至内燃机。
王晓峰咋舌:「内燃机也要研发吗?」
当前市场,流行五种主要能源车。
第一是纯油,也就是传统燃油车。
第二是混动,油电混动,大发动机小电机,代表车企为本田丶丰田丶林肯。
第三是增程,增程式混动,小发动机大电机,代表车企理想,以及新晋的深蓝丶零跑。
第四是插混,插电式混动,大发动机大电机双系统运行,代表车企比亚迪。
第五是纯电,纯电动,大电池大电机,代表车企特斯拉,以及他们天星。
研发混动系统,他还可以理解,虽然国内这方面的研发比较少,但国外市场现在的主流就是混动。
但研发内燃机……
陆良被称为国产新能源汽车之父,虽然存在着争议,但也足以说明他在行业内举足轻重的地位。
以前宣传得好好的,现在突然开始研发内燃机,说是逆行倒施,人设崩塌也不为过。
陆良忍俊不禁,笑着说:「这个项目悄悄的研发,也不用着急,每年批个几亿预算就可以。」
他停顿几秒,轻声道:「内燃机,变速箱技术,可以用不上,但不能没有。」
陆良从始至终都认为,
没有主义,就没有生意。
高举环保主义,发展新能源,本质就是为了产业升级,抢夺高端制造的市场。
以理想的增程,比亚迪的插混为例,如果真是为了环保,那麽市场就只能存在纯电车型。
但没有,
这两家车企,该领取补贴,照样领取补贴,该得到支持,也照样得到支持。
因为他们都完成了国家发展新能源的任务,比如之前买宝马奔驰进口豪车的人,有一部分都买了理想,比如之前买本田丰田的人,有一部分都买了比亚迪。
只要能完成这个指标,那他们就是根正苗红的新能源车企。
所以使用什麽能源,从来不是关键。
等哪天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达到50%,或以上,也就是电力高涨,取消免购置税的时候。
到了那个时候,就是真正的油电同权,只发展纯电车的企业,注定是在一条腿走路。
天星汽车的估值已经来到480亿美元,只要他们发起融资,轻轻松松就能得到大几十亿美元资金。
而目前花钱的地方,只有二期工厂的建设及零配件采购,算上购置产线,顶多就花费30亿美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