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81章 国际专家亲自手术(2 / 2)

加入书签

说着,已经开始造影。

随着造影剂的流入,影像渐渐显示出来。

「对了林主任,知道我们用的造影剂吧。」方晓觉得装逼的感觉是真好,「因为造影剂是法国产的,人家说啥都不修改说明书,修改适用范围,就因为这事儿罗教授还被人实名举报过。」

「!!!」

「最近罗教授跟我提起来说可以用二氧化碳来做造影剂。」

「啥?!」林主任大惊,「那不是空气栓塞了麽?!」

这种荒谬的理论林主任完全无法接受,甚至连想像都想像不到。

「害,介入科的滕皋军院士在2004年就开始研究二氧化碳做造影剂的事儿,这都二十多年了,也就是说临床上用了20多年!」

「我艹!」

「但现在购买设备严格,要是换十几年前的话,咱这面压根就不需要造影剂,直接打二氧化碳进去。」

林主任被一项项已经成熟的「新」技术震撼到。

已经二十多年的新技术?他裂开嘴,欲哭无泪。

这也太离奇了,怎麽可能!

但方晓信誓旦旦的说着,而且眼前那根机械臂正在做手术。

「真有,真有!!」方晓忽然大声喊道。

「有什麽?」

方晓却没回答,而是打开对讲器。

「喂喂喂,谁在?」方晓问道。

「我在,怎麽了方主任?」66号技师的声音传来。

「老六啊,别人在麽?」

「不在,杰森医生戴着耳机呢,方主任您有什麽事儿?」66号技师问道。

「我想问下胰性血液是怎麽回事。」

「害,我给你解释不就完了,这点小事还用徵求罗教授的意见麽。」

「???」方晓一怔。

在方晓心里面,66号技师属于那种最不靠谱,满眼睛都是女人,早晚要死在女人肚皮上的那种人。

胰性血液他懂?他懂个锤子。

「胰性血液产生的机制通常是由于肿瘤的侵蚀或假性囊肿生长入动脉腔,从而导致血液从胰管流入壶腹的一个名词。

最常见受累部位为脾动脉,表现为脾动脉假性动脉瘤。一项系统性评价发现,胃十二指肠动脉的受累率仅为16%,咱们现在做的患者的胰性血液由胃十二指肠动脉假性动脉瘤所致。」

「放心,你那面该准备支架了,下一根支架就好,3天后患者痊愈出院。」

方晓无奈的笑了,医大那面最不靠谱丶罗教授掐半拉眼角都看不上的66号技师竟然信手拈来,把胰性血液说的清清楚楚。

这还只是成天张罗着洗脚什麽时候能进医保的66号技师。

方晓道了声谢,准备接下来要用的设备。果然,很快杰森医生要支架,在假性动脉瘤的位置下了一根支架后再造影。

壶腹部已经没有造影剂渗出,手术宣告结束。

不过远程手术的连结并没切断,杰森医生跟方晓把剩下的步骤做完,说了两句话后这才彻底结束了这次远程手术。

接下来,方晓开始截取视频。

「方主任,你这是?」

「远程手术的规矩,万一要是出事,咱们得拿出来相应的资料。」方晓解释道,「怎麽样,林主任,是胰性血液吧。」

方晓没有讥讽,只是随便的说了一句。

「呃。」

「小孟的诊断几乎没错过,不过哪怕是这样,罗教授也跟我说但凡是这面摸不准的诊断都要在他手上过一遍。」

「这麽谨慎?!」林主任已经不再去想胰性血液,不再去想自己曾经对这个诊断的质疑。

想多了尴尬的要命,还不如就这诊断和方晓聊一会。

「当然,罗教授是典型的有强迫症的那种医生,他怀疑所有,甚至对老板们的诊断也有自己的看法。想要他完全相信小孟的诊断?呵呵,得过段时间才行。」

方晓没说太仔细,只是含含糊糊的讲了一些。

然而就这麽点内容,已经让林主任毛骨悚然。

他只负责一个科室,还是四线城市的一家三甲医院的科室,几十名住院患者,平时就忙的昏头涨脑。

想要不出医疗事故,可以说一腔心血都洒在临床。

而那位罗教授,竟然还要管这麽多的闲事。

「罗教授,可真是精力充沛。」林主任讪讪的说道。

「他年轻啊,现在还不到30岁,正是身体最好的时候。」

年轻?

「那罗教授诊断水平怎麽这麽高?」林主任疑惑。

方晓瞥了一眼林主任,舔着胸,「罗教授平时介绍自己都说自己是协和罗浩。」

「!!!」

「协和百年病历库的病历,罗教授都背下来了。」

「我艹!」

「总之呢,我是服气的。就像刚才小孟诊断胰性血液,我虽然不懂,但马上申请罗教授看一眼病历和片子,确定小孟的诊断没错误,就安排远程手术治疗+诊断。」

「这套流程已经很熟练了,老林你就是不熟。」

方晓没讥讽林主任不学无术,蠢得挂了相。

话,说到这里就已经足够了,方晓也不想再多说什麽。

病例,又多了一份,以后要是有奖章的话,自己也可以说这份奖章有自己的贡献。

方晓很知足。

「方主任,小孟呢?我去跟小孟道个歉。」

「害,没必要。」方晓想了想,招手。

「你要干什麽?」林主任有些不习惯。

「老林,我跟你说个秘密。」

「什麽秘密?」林主任凑过来。

「小孟是ai机器人。」

「啥?!」林主任一下子懵了,方晓在做梦吧。

「别说出去啊,接受度还是不够高,要是让患者知道的话,有没有麻烦我不知道,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医大一院,ai机器人已经用在临床了,我跟罗教授蹭的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就是这个。」

「我艹!!!」

林主任瞠目结舌,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小孟」竟然是ai机器人,自己根本看不出来。

「像吧。我跟你讲,罗教授可能是解剖做多了,对局部解剖结构有着很深刻的理解,所以肌肉建模这一块是罗教授完成的。说是以前波兰有一家叫克隆的公司,做了1/4的上半身肌肉就做不下去了。」

方晓开始八卦,把自己知道的都讲给林主任听。

毕竟消化内科属于普外科的兄弟科室,上级科室,关系再近一点还是有必要的。

而且「小孟」是ai机器人的事儿总该让人知道,一点点来呗,也不怕林主任大嘴巴说出去。

几分钟后,方晓讲完,林主任听的傻了眼,「方主任,也就是说刚才是ai给的诊断?」

「是啊,chatgpt很早就用在诊断上了,但是吧,他们资料库的内容少了很多,诊断方面做的乱七八糟的。」

「切,你别吹牛。」

「咱国内从零几年开始上了his系统,这部分数据属于有保密等级的资料,前几年还特意说这部分资料不能外泄。你猜,谁需要这部分资料?」

「……」

「肯定是国外ai公司啊,他们有ai,但跑的场景却没有积累。咱们起步略晚一点,但晚不了几天,可咱们积累的数据多。别说是协和百年病历库,就咱医院,估计得有百万份病历。」

「咱们的病历,都是复制粘贴的。」林主任额头冒汗。

他从来没想到自己做的事情竟然还有这麽重要的意义。

「罗教授早都想到了,ai整理的时候还是以临床资料为主,以病历为辅。放心,罗教授一直在临床第一线,还在医务处干过两年,临床什麽熊样人家罗教授心里清楚着呢。」

林主任彻底不知道该说什麽。

自己一直腹诽的那个「小孟」竟然是ai机器人,这麽说的话,刚刚的诊疗过程就是——临床发现疑难病例,经过ai机器人诊断,再由上级医生审核确认,开始远程手术。

整套流程丝滑顺畅,前后不过3个小时的时间就解决了自己束手无策的一道难题。

林主任讪讪的不知道该怎麽说。

「老林,这事儿你别说出去。」方晓开始诱之以利,给林主任讲自己用「小孟」震慑手下的医生,提高自己的权威度的事儿。

……

几日后。

罗浩带着庄嫣和工大的工程师一起飞去魔都。

外科手术大赛要开幕了,参赛的不光有经验满满的外科医生,还有ai机器人。

这也是国内外的外科手术比赛的一个改变,医疗器械公司让自己的ai机器参加比赛,搜集数据以供调整等等。

「师兄,我有点紧张。」

「嗯,正常的。」罗浩没有安慰庄嫣,只是笑了笑,「比赛的形式我不是很喜欢。」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