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03章 忘物我而齐内外,破自我而显道体。(1 / 2)

加入书签

第1003章 忘物我而齐内外,破自我而显道体。

「天之道,健不息而济众生,是故实破虚,有馀化不足。乾坤之位定,阴阳之枢立,生死之机藏,兴衰之象显。不言而日月同辉,不召而天地自应,考其理至简,验其效如神,诚为万物之宗,

性命之本也。」

「乾元肇始,纯阳为根。太极分两仪,阴阳判而天地生。阳极在九,遇八返归太素,太素东方木德,阳之精粹,光之源起。」

「道无终始,物有死生。生非始,死非终,如环之无端,如四时之更迭。知终始者,不乐生,

不恶死,顺化自然,与道同游。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唯与道俱,方得永恒。」

杨正山仔细的浏览着太阳真经的内容,前面的内容没什麽,都是太阳真经的修炼之法,可是后面的内容就有些奇怪了。

「唯与道俱,方得永恒。」

「永恒」是超越具象的存在。经中言「物有死生」,草木枯荣丶人有寿天,皆为「物」的定数;而道是「环之无端」的本源,与道相伴,便跳出「生乐死恶」的执念,如天地般「顺化自然」,其精神与道同存,无所谓「灭」,故为永恒。

「与道俱」不在外求,而在「返璞归真」,如婴儿无染,如赤子纯然,让心性与道的本然相合。此时生死成了道的流转,如四季轮回非「终」,只是道的显化,故能超越短暂,达至「不生不灭」的永恒之境。

破「贪生恶死」之执,言真正的永恒不在固守形骸,而在与无始无终的道合一,任自然流转而不失其本,方为超越生死的「常存」。

「这是合道之法?」

杨正山的心神一阵激动。

金丹境之上便是合道。

所谓道主,即为一道之主。

感悟枯荣道意之后,杨正山就已经能清晰的感知到未来的道途,也就是合道。

「道本在己,如明珠蒙尘,归其本真,便是合一。」

「抱一者,忘物我,齐内外」

杨正山仔细揣摩着经文中的含义。

此非功法,乃是经验心得。

理解起来并不难,但是想要大彻大悟却不容易。

忘「物我之分」,不将「我」视作独立于天地的个体,而知「我在道中,道在我中」,如鱼在水,不知水为外物,方与水相融。

齐「荣辱之境」,荣时不骄,知荣是道之流转,辱时不怨,知辱是道之显化,,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因其美恶而改其常。

破执后,「我」不再是阻碍道的藩篱,而是道的显化之一,如水滴入江,浑然不分。

杨正山紧皱着眉头,理解的越多,却感觉越是无法悟到。

「难难难~~」」

「忘物我而齐内外,破自我而显道体。」

杨正山感觉自己的脑袋要炸开了,他连忙收敛心神,不再参悟。

不过就在这时,他心中由涌现出一丝明悟。

「道未明,又何谈合道?」

随即他哑然失笑,自己有些好高鹜远了,他现在连自己的道意都还没有悟透,又如何能齐内外显道体?

「所以金丹境也可以划分成一个个小境界!」

「道意入门,道意精深,道意大成,道意圆满,最后才是大彻大悟,忘物我而齐内外,破自我而显道体,归其本真,与道合一。」

「我现在不过是道意入门罢了!」

杨正山从玄铁碑中收回灵识,轻轻摇了摇头。

「师父,怎麽样?」宁云问道。

杨正山看着她,目光温和的说道:「那是一篇修炼心得,要等你结丹之后才能看懂!」

「这样啊!那对师父有用吗?」

「有用,非常有用!」杨正山笑道。

「那就好,对师父有用就好!」宁云笑的很开心。

杨正山拍了拍她的肩膀,道:「传功殿还能重建吗?

「能,我可以在灵源之地重建一座传功殿!」宁云笑的更开心了。

「那就重建一座吧!」杨正山道。

传功殿最重要的不是功法,而是它可以根据个人的资质和属性挑选合适的功法。

有了传功殿,以后灵源之地的每个人都可以得到适合自己修炼的功法,如此让人修炼起来不至于事倍功半。

「太阳真经要不要留在里面?」宁云又问道。

「留在里面吧。」杨正山不在意的说道,

太阳真经后面的修炼心得对金丹修士来说很有用,但是这东西不是说你得到了你就能领悟的。

功法只是功法,能不能修炼有成还要看修炼者资质丶毅力丶机缘丶悟性等等诸多方面。

世间完整的功法有无数种,可是真正修炼有成的金丹修士又有多少?

同理,这份修炼心得应该是太阳真宗的道主留下的,可是太阳真宗如今也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

连太阳真宗那麽多金丹大能都无法完全领悟,更不要说其他人了。

对于金丹修士来说,时间流逝的速度不可思议的快,杨正山只是闭关感悟了一下枯荣道意,三年就过去了。

那种感觉就是一闭眼,再一睁眼,仿佛只是睡了一觉而已。

杨正山是如此,剑长河也是如此。

雄伟的剑阁前,剑长河有些失神的望着天穹上炽热的太阳。

结丹之后,剑长河只是稍微处理了一下杂事就开始了闭关了,这一闭关就是三年多的时间,直到现在他才再次走出剑阁。

怎麽说呢?

有些不适应。

以前他虽然也有经常闭关,并且一次闭关也有几年的时间,但是以前闭关之前他都会有心理准备,大概闭关多久,他心里都是有数的。

可这一次,他只是想稳固一下修为,没想到就过去了三年多的时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