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7章 升明月,共此时(1 / 2)

加入书签

第387章 升明月,共此时

南诏大部分百姓原先正往偏远腹地避难,结果这仗打了还没三天,国师便被当众砍了首级,南诏王也死在野外,南诏军举城投降。

虽然南诏投的快,但好在没有损坏什麽财物,更没死多少人,除了头顶统治他们的王公贵族成了来自大离朝的未明侯,其馀貌似没有任何变化。

未明侯亲口所言离军所过之处不屠城,不搜抢,与民为善,既然如此,那统治者是谁与我何干?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得了念及此处,闹闹哄哄的南诏也便渐渐安稳下来。

虽然明显还有人不安分,但赵无眠横在头顶,夜宿皇城,无人能挡,韩永良也已带兵入关,直奔大理,那这些小猫小狗自然无需赵无眠多操心。

赵无眠也便老老实实待在大理,安心养伤,借着九黎残留的宝贝好生发育一番,以此等着洛朝烟的旨意是将南诏收为国土,还是继续扶持新南诏王作为附属国。

若是没有洛朝烟的旨意,赵无眠自然不好随意离开,毕竟目前南诏的安稳局势大半都是靠他压下的。

赵无眠向来不愿在这种国家大事上擅作主张,哪怕是杀烛九天,取鹤拓国,他也想与洛朝烟商量一二再行此事,但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相隔万里之远,赵无眠显然没时间静静等看一来一回的传信。

因此他一方面是让洛朝烟安心,告诉她,瞧,我可不是贪图权力的人,像什麽功高震主,自立军阀等事,绝不会在他身上重演。

洛朝烟肯定不会在乎这点小细节,哪怕赵无眠真要自立军阀,她明显也不会在乎,但赵无眠不能没有这层态度。

这关乎着他究竟有没有把她放在心里,有没有站在她的立场考虑。

另一方面,自然也就是安抚韩永良这些人洛朝烟信他不会造反,但韩永良乃至其中朝廷重臣可未必。

本质还是为自个儿的小医女考虑他要让洛朝烟的皇位坐的端正。

因此赵无眠也只能暂且按捺住回京与姑娘们团聚的冲动,只能夜夜睹月思人,琢磨着姑娘们现在都在做些什麽。

+

夜半时分,突如其来的阵雨淹没满京。

坤宁宫门前,一架华贵马车停着。

太后娘娘站在御道间,微微抬眼,望着隐约在云层下的一缕残月,神情古并无波,板着俏脸,极为严肃。

连雪为她撑伞,眼看太后停下,不免提醒道:「娘娘,还有政务需要处理」

太后回过神来,微微摇头,踏上马车,朝浮墨殿而去。

而另一边,名满盛京的神医扬老夫人提着药箱,自后宫走出。

锺离女官为她撑伞,送她出宫,一路问个不停,结果却瞧后宫外,一大堆身着朝服的文武百官匆忙走近,急声催促问:

「陛下龙体可有好转?」

杨老夫人微微摇头,「别说好转,便是胃口也是大不如前,除了些汤药,圣上根本吃不下任何东西,哪怕身子骨没病,这般下去,也——」

后面的话,杨老夫人没再说,却令在场所有人遍体生寒。

洛朝烟没有龙子,一旦出事,哪怕是提前联系藩王入京,大离定然乱作一团——-你想当皇帝,他人也想,肯定免不得一番争斗,指不定领兵入京的时候就自个打起来了。

就连普王都经不住皇位的诱惑,其他藩王难就能经受住这诱惑?

更何况还有乌达木在侧虎视。

杨老夫人只得道:「无论用什麽法子,哪怕是强迫灌,也得为圣上灌些吃食进肚。

话音落下,杨老夫人才叹着气离去。

灌?谁敢灌?不要命了?

朝廷百官沉默几秒,后看向待在角落的钟离女官,有人扯起一丝笑,

「锺离女官跟在圣上身边最久,可知圣上最喜欢吃些什麽?老臣,老臣昨夜刚得一长江鱼,鳞白如银,味美在皮鳞之交————.」

「对对对,我家还有新鲜驼峰,一同呈上」

锺离女官被众人七嘴八舌的话语问得不知所措,后退几步,红肿着眼,

「圣上,圣上自小在归玄谷长大,山珍海味吃过,粗茶淡饭也吃过-似是没什麽酷爱的。」

周围侍立的小宫女闻言,有人曾在宫里伺候过洛朝烟,小声道:

「未,未明侯在时,圣上总是吃得格外多些」

众人一寂。

这不是废话?天子与未明侯的事人尽皆知,江湖市井都在传,他们还能不知?

「这是心病。」有人道:「未明侯若回京,圣上约莫也便康复——」」

「未明侯呢?」

「不知」

伴随着几句议论,群臣又沉寂下来,后是宰相沈逸文发话,才让群臣退去。

纸包不住火,宫里的消息捂不住,很快市并间也得知此事,皆是人心惶惶,议论纷纷。

而沈逸文,太尉姜本贞与苏总捕则紧跟着去了浮墨殿,这里也是太后娘娘处理政务的地方。

奏疏在桌上堆积如山,太后娘娘身着华贵凤裙,熟美俏脸专门打扮,看不出太多憔悴,正手握奏疏,看似处理公务,实则眼神根本没有聚焦,心乱如麻。

直到三人来此,她才勉强回过神来,朝三人微微颌首,「政务繁忙,本宫终究不是天子,有劳诸位继续帮忙了。」

太后娘娘没那心力,可正逢打仗,每日奏疏宛若雨点般落进宫内,这些时日,她这才唤来三人来此帮忙。

殿内两侧,也都摆有小案,同样分门别类,堆着奏疏。

太尉姜本贞与沈逸文皆是朝中骨干,威望极高。

苏总捕则负责向江湖四处派去暗子搜罗线索,每日不问问他是否有所收获,太后委实睡不着,也便顺道让他一并帮忙了。

太尉姜本页轻以一口气,

「娘娘无需此言,正该此时,我等才需稳固朝纲,为圣上分忧逸文,燕云之地高句丽与戎人流一气,可谓板上钉钉,燕王几乎每日都有军情传来,你多注意·—.」

姜本贞乃三朝老臣,资历最高,沈逸文也很敬重他,木着一张脸来至小案前坐下。

姜本贞提笔同样取来奏疏,却是同样难以心静,迟迟无法动笔,片刻后才道:

「娘娘不妨回后宫照料圣上,杨老夫人说了,圣上再如何也不能不吃东西,

你们母女虽无血缘,可我等皆知您待圣上丝毫不亚于圣上生母初仪皇后,不如做些家常菜,说不定圣上便有胃口—.」

话音未落,便传来太后娘娘平淡的回应,「她吃不下也要吃,本宫早便为她灌了些吃食—.」

「灌?」苏总捕微微一愣,抬眼看来,稍显错,「当真动了粗?」

太后娘娘微微颌首,便再无回应。

见状,姜本贞恍惚之间,想起当年洛朝烟第一次入宫的情景。

洛朝烟本是先帝私生女,后其生母被封为初仪皇后,才赏了衣服接来宫中生活,成大离唯一一位长公主,姜本贞肯定见过那时候的情景。

那是个大雪天。

洛朝烟小小一点,才到初仪皇后的小腿,一下雪,积雪便没至她的腿弯,她一路抓着初仪皇后的裙子,用裙摆蒙住脸,怕极了生人生地姜本贞年轻时便跟着太祖高皇帝做事,转眼都已是三代人,结果当年那小不点,却都要沦落到动粗灌食才能活下去的地步?

姜本贞默然不语,提笔的苍老手掌,不免微微发颤。

沙沙沙殿外小雨,细微作响。

殿内无人再言此事,只是一块商谈着公务。

太后娘娘定了定神,轻声道:

「戎人分兵燕云,晋地战局却丝毫不见轻松,乌达木显然是铁了心要抓住这次机会一举入关,该准备将南部兵力北调些许,时刻准备驰援,以防不测。」

「西南军如何?韩永良将门虎子,早年与戎人拼杀十馀年,经验丰富,魔下皆是精兵他曾承天子之命为攻南诏做准备,但此刻三线作战,消耗太大,打仗之际,源源不断的银子投进去大多不见水花,趁着他还没出兵,不妨让他先领一部分西南军北上,至于兴兵南诏之事,还是再议」

探讨时,太后依旧板着脸,「姜太尉,西凉那边——」

话音未落,太后耳边忽的传来萧远暮的声线。

「天亮了,政务早在半刻钟前便处理完,那三人都已经告退你忘了?」

太后恍然回过神,茫然自书桌抬起俏脸殿内空荡荡,只有萧远暮一个人毫无顾忌坐在案上,小手随意翻腾看纷乱奏疏。

以萧远暮的身份,太后明显不该让她妄瞧这些政务国事的奏疏,但此刻太后哪有心情在乎这些?

她替洛朝烟处理完政务,忙完公事,才得以为自己让渡出一点闲暇时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