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30章 亚瑟王必须死!(2 / 2)

加入书签

但神灵和人类是天生不同的两个物种。

而且,这才十几年的功夫,谁能想到这位强大的起源之神,会对一粒小小的【种子】如此在意,甚至不惜为此放弃执掌凯尔特的信仰和神权?

摩高斯看了一眼桌上的黄金咒刀,叹了口气,问道:

「您真的不肯出任凯尔特的大德鲁伊,完成这场仪式?」

「既然摩根和薇薇安都说我是最优秀的老师了,你觉得我会出卖自己的学生吗?」

「说的也对,是我们冒昧了,告辞。」

摩高斯恭敬地点了点头,随即拿起桌上的黄金咒刀,带着两个妹妹转身走向殿外。

目送着湖仙女三姐妹消失在视野中,洛恩的眸中泛起一丝阴霾。

果然,湖仙女所代表的凯尔特诸神到现在为止还是没有完全向他臣服,只是将自己当做合作者,而非下属。

不过,仔细想想,洛恩便有些释然了。

作为在战乱和迁徙中起家的种族,桀骜几乎刻在了他们的骨子里。

历史上,罗马人丶维京人丶撒克逊人丶皮克特人丶诺曼人等外族轮番伺候过凯尔特人,甚至几乎完全占据英伦三岛。

但直到近现代,凯尔特人也没被彻底同化和征服,始终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特性。

苏格兰独立丶北爱尔兰暴动丶以及爱尔兰的自立,都是这一特徵的缩影。

本来,洛恩如果答应收下三位湖仙女主动献出的咒刀,同意出任大德鲁伊,主持献祭仪式,复活女神达努,或许就能让对方逐渐归心。

可代价却是要他将自己一手养大的学生送去当祭品。

洛恩自然无法接受。

一方面是因为他的确对阿尔托莉雅融入了很深的感情,不忍心为了这所谓的【神权】,牺牲自己的爱徒;

另一方面,如果以【神性】为主导的大母神达努真的完全复苏,她可未必会买这位师徒情,而凯尔特神代补足了最后的缺陷,达努诸神是否愿意继续甘于人下,一切还很难说。

啧,这些学生啊,有一个算一个,真是不让我省心。

洛恩按了按太阳穴,抬手解开了门外某处的结界:

「都听到了?」

「嗯。」

充满梦幻感的粉白花瓣随风飘落,一道头戴王冠的高挑身影站在门口,轻轻点头。

洛恩叹了口气,问:

「有什麽想说的?或者想问的?」

「她们是……」

「湖仙女三姐妹,凯尔特神代的命运三女神,达努旧神的代言人,论辈分的话,她们似乎不打算拿你当妈,你或许应该称呼她们『姐姐』?」

「所以,我的那些姐姐和您培养我,是为了复活女神达努?」

「没错,但她们只告诉我前半部分,后半部分对我有所隐瞒。」

洛恩顿了顿,接着补充道,

「当然,说这些也不是为了撇清关系,只是觉得事情到了这一步,你应该有知情权。如果你觉得我做的过分,想骂就骂吧。毕竟,我也不是什麽好人……」

然而没等他说完,门外的阿尔托莉雅便冲进大殿,从背后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谢谢您,老师。谢谢您选择了我,也谢谢您为我做了这麽多……」

那声音无比真挚,透着发自内心的感动。

而且,容易让人犯错。

洛恩感受着后背上传来的惊人弹性,不动声色地向前挪了挪,和爱徒拉开了距离,没好气地提醒道:

「都多大的人了,怎麽还跟小孩子一样?注意点形象。」

「在您面前,我永远都只是个孩子。」

阿尔托莉雅眨了眨眼,笑容中透出一丝罕见的俏皮。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年龄的增长,她变得越来越有人性了,情感也越来越丰富。

但她明显不知道自己顶着这副身材和容颜,进行这种举动,会造成何等强大的杀伤力。

洛恩有些招架不住,连忙举手投降:

「别晃了别晃了,仪式不久就结束,你的那些属下如果看到了这场面,恐怕会立刻组团冲进来,要合夥把我砍死。」

「他们可不是您的对手。」

话虽这麽说,阿尔托莉雅还是乖乖地松开手臂,站到了一旁。

她可不希望因为自己的缘故,给自己的这位老师带来什麽困扰。

而简单平复了下心绪之后,她将话题转入正轨,问道:

「老师,交易已经谈崩了,接下来您打算怎麽办?」

「当然是辅佐您执政,让您的王国在这片大地上千年永存,陛下。」

听着那半是认真,半是调侃的回答,阿尔托莉雅若有所思。

老师的意思她大概能明白。

就是尽可能地延长她的人生容量,稳固她作为【骑士之王】的概念。

只要她创立的功绩越来越多,留下传说越来越多,信仰就可以不断累积,直至成长到可以吞噬达努留下的神性和记忆而不变质,彻底由【永恒之王】蜕变为【起源之神】。

但是……

阿尔托莉雅皱了皱眉,提醒道:

「我的那些『姐姐』们,应该不会同意的吧?」

「不止。」

洛恩摇了摇头,有些无奈地揉了揉眉心,

「或许,她们已经开始行动了。」

作为湖仙女三人的长姐,摩高斯此人外柔内刚,决定的事绝不会轻易改变。

何况,她们穷极一生都在致力于复活大母神达努,意图重振达努神族。

怎麽可能因为自己这个外人不同意,而就此善罢甘休?

所以,在《亚瑟王传奇》的最后,亚瑟王会死在这三个姐姐的手上,然后被她们载着驶入【阿瓦隆】,重生为真正的【永恒之王】。

命运兜兜转转,又绕回了原本的轨道。

洛恩看着眼前浑然不觉的爱徒,眸中泛起一抹阴霾。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