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张之维传武侯派天通奇门(2 / 2)
特别是武侯派门长诸葛振,年事已高,自觉时日无多,已经没时间再修持自身了,朝闻道夕死可矣,他迫不及待想要一窥那终极术法的奥妙。
「怎麽说?」张之维问。
此时,张静清早已将场面完全交给徒弟,自己则如老僧入定般坐在主位,悠然烧水丶添茶,仿佛一个无声的背景。
诸葛云晖沉默着,没有回应。
诸葛振丶诸葛胜丶诸葛方三人则异口同声:「吾等愿试!」
诸葛云晖见状,摇头道:「我有自知之明,怕是学不会,就算了吧。」
张之维看向那三位跃跃欲试的长辈:「既然三位想试,那便试试吧。谁先来?」
「我先!」
「我先!」
「我先!」
三人竟同时开口。
张之维眉梢微挑:「总得有个先后吧?」
三人对视一眼,短暂沉默。
武侯派门长诸葛振拍了拍诸葛胜和诸葛方的肩膀,道:
「论奇门造诣,当属老夫最高。便由老夫先试吧。我这把老骨头了,不怕出事。若连我都遭了反噬,你们俩估计也勉强,就不必再试了。」
诸葛胜与诸葛方对视一眼,不能见识到奇技,虽有些不甘心,但也知门长所言在理,只得点头应允。
「有劳之维道长了!」诸葛振对着张之维郑重一礼。
张之维点头道:「修行这手段,若走火入魔,是有机率会发狂的,诸葛门长修为深厚,万一失控,一个『土河车』破坏了这大真人殿可就不好了,随我来,我们去后山。」
说罢,他率先起身,领着众人离开大殿,前往龙虎山后山。那里场地开阔,人迹罕至,正可放手施为。
后山空寂,山风猎猎。
张之维来到一个空旷处,这是他之前练功的地方,高大的树木早就被他祸霍了个乾净,只剩下浅浅的草皮。
张之维手腕一翻,那卷承载着「天通奇门」奥秘的图卷便轻飘飘地飞向诸葛振。
诸葛振心中狂喜翻涌,面上却竭力维持平静,小心翼翼地捧着张之维抛来的天通奇门画卷,那画卷虽轻,但于他而言,却仿佛承载着千钧之重。
这等奇技,他可不敢怠慢,他也不开奇门,直接手掐法决,凭空施展土河车,让地面隆起,化作一方平整石台。
他一脸郑重的将图卷置于石台之上,动作轻柔地缓缓展开。
在铺开的时候,张静清深知其中凶险,早已移开目光。
诸葛云晖本来想看,但瞥见张之维的眼神,也识趣地偏过头去。
诸葛胜丶诸葛方倒是好奇难耐,探头去看,却被诸葛振宽大的黑色氅衣袖子遮得严严实实。
倒不是他这个做门长的吝啬,而是他深知其中利害,此术凶险异常,纵有张之维在侧护法,就算走火入魔也能挽回。
但以他的阅历,自然不难看出来,就算能挽回,也一定会付出什麽代价。
走火入魔的后遗症无非就那麽几项,轻则神魂受损,重则万劫不复,他可不愿让族中后辈以身犯险。
诸葛振屏息凝神,目光如炬,投向那缓缓展开的画卷。
刹那间,仿佛打开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户。
浩如烟海的推演公式丶精妙绝伦的二十四节气流转……无数玄奥莫测的信息如同洪流般涌入他的识海!
他只觉得心神剧震,瞬间便被那深邃无垠的术数宇宙所吞噬,如痴如醉,物我两忘,沉浸其中。
这一沉浸,便是几天几夜。
想他诸葛振,未学走路,先学术数,这七八十年的修行可不是闹着玩的。
他凭藉着自己对术数的理解,以及磅礴的精神力,硬是抗住了天通奇门那足以令人神魂颠倒,走火入魔的反噬之力。
虽在推演二十四节气的极致变化时,有些吃力,屡遇艰险,但他还是凭藉七八十年苦修积攒的底蕴,步步为营,抽丝剥茧,硬生生将其中的奥秘推演了出来,成功掌握了此术。
他结束修行,从那玄奥的状态中退出。
只见他眼中精光内敛,周身气息与周遭的山川草木融为一体,已处于天人合一的状态。
他心里感叹,这奇技确实了不得,非大智慧丶大毅力者不可修习,自己在术数一道参公造化,都修行的如此艰难,以诸葛胜丶诸葛方目前的修为境界,强行修习无异于引火自焚。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将画卷重新卷起,双手奉还张之维,并未让两位眼含期待的族人尝试。
不过,这也不要紧,他已经彻底学会了此术,等回去之后,他可以继续钻研,然后好好培养后代,力求他们也达到修行此奇技的资格,好让此绝技在诸葛村留存下去。
随后,他带着几个后人回到了诸葛村。
回到诸葛村后,他一边精研天通奇门,一边培养后人,一边观察天下大势。
在这期间,因为先祖武侯的名声,时不时就有军阀过来拜访,或求指点,或欲招揽。
不过,他一心修行奇技,想把这天通奇门练到更高深的地步,所以,一直都没有去理会那些军阀。
多数军阀碰壁后便悻悻而去,偶有不死心者威逼利诱,他也只淡然处之,不为所动。
唯有一位姓刘的军阀,与众不同,此人礼贤下士,谈吐不俗,抱负远大,言辞间流露出拯黎民于水火丶复汉室之荣光的志向。
更难得的是,他诚意满满,竟效仿当年昭烈帝三顾茅庐之举,接连五次亲赴诸葛村拜访,风雨无阻,礼数周全。
诸葛振终被其诚意打动,便暗中以天通奇门推演其命格气运,竟隐隐窥见一丝潜龙之象,思虑再三,终决定出山辅佐。
而他的这个举动,引得其他军阀不满,竟然恼羞成怒,想派军队对诸葛村动武,结果被困在先祖武侯布置在村落周围的八阵图中,晕头转向,寸步难行。(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