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章 发明不了原创药(1 / 2)
林三七看着几位药学教授,认真说道:
「宝安制药厂不能光靠我个人输血,我现在把原料药拿来了,说明书和生产工艺都写在了资料上,接下来什麽时候能把药物生产出来,就看你们的了。
我的观点始终是买不如自己造,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都值得。
所以你们后面尽管胆大放心试验,争取早日将头孢原料药国产化,需要多少资金和设备,我都全力供应!
科学技术不能偷懒,不要觉得跟外国采购简单又轻松,不用费自己的脑子,更不用承担项目失败的后果。
那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外国不卖给我们了怎麽办?人家是给我们下了个套呢?
最后,防患于防患于未然,遏难于未发,这句话送给诸君。」
柴教授有些脸红,无奈道:
「林专员,你拿回来的药物的先进性,远远超出了我们正在研究的同容,目前我们正处在学习当中,创新发明还是比较欠缺的。」
林三七心中暗叹,心想要不是掩人耳目,他真不愿意养着一支药物科研团队。
想搞药物发明,这真是一个无底洞,而且几十年后的历史经验告诉他。
除了一个抗疟药青蒿素拿得出手外(专利还在外国人手里),其他所谓的原创西药几乎没有,
国内原创药全部都集中在中成药这一块
什麽复方丹参滴丸丶芪参益气滴丸丶注射用益气复脉针等等,没办法推广到全世界。
会议结束,林三七和沈国明将宝安制药厂的厂长袁明杰留了下来。
「老袁,现在你的任务是最重的,一方面要兼顾抗结核药物的生产,一方面又开始试生产抗菌药,真是辛苦你了。」
袁明杰已经六十多岁了,说话还是中气十足:
「林专员,对于我来说,如果我贪图享受,当年就不会回国了。所以只要有活干,能对国家,对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力,我就知足,也甘之如饴。
有什麽任务你就吩咐吧,我一定把事情做得清清楚楚,呵呵。」
林三七这才开口道:
「接下来就是我们宝安制药厂急剧扩张的时候,抗菌药可不同于抗结核药,这个使用人数更多,销量更高,所以我们要提前规划好。
我初步的准备是抗结核药物安排50条生产线,而抗生素的生产线起码要达到200条,这还仅仅是今年要完成的任务,后面还要扩大。
所以需要多少设备,需要多少药厂工人,这个你出个规划,我说过我做后勤部长,至于怎麽生产,你的专业的,全部都交给你。
而乾爹你的任务也很重,我已经准备跟全国各大省分建立起贸易关系,采购他们的中药材,全部送到宝安县来制作各种中药秘方。
一来呢,主要是解决我那些师兄师姐们的生计问题。
二来也是销量需要,现在已经是供不应求状态,我们家的岭南堂急需更多中药丸。」
沈国明一听随意道:
「这个你放心吧,现在我已经让铁道兵全力开动生产,至少今年可以完成5平方公里内的厂房建设,只要你生产线一到,起码可以开动300条以上。
至于盐田的50平方公里,已经开始了平整工作,现在工程机械和建筑材料都不缺,整个工程很快的,明年一定可以使用。
现在主要的问题在于,抗结核药物你可是准备了一年,又在哈佛团队和香江团队的配合下,又试验了一年,两年厚积,这才一炮而红。
但现在你又要生产3种抗菌药,还有一种这个什麽退烧止疼药?一种胃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