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一章 明公(2)(1 / 2)

加入书签

“你吃了饭再去...”

李景隆喊着,罗海迎的身影却已消失不见了。

他无奈的苦笑摇头,“这人,真是急性子!”

“基业兴旺之时,人人争先!”

范从文笑道,“卑职听闻国朝开国时的旧事,当初未开国之时,我朝刚占有江南,当今尚未吴王,吴王麾下的幕僚,每日忙的连饭都没时间吃.....”

说着,他忽然心中一慌。

就见边上李景隆拉下脸来,恨恨的盯着他。

边上李老歪眼神跟刀子似的,刷刷的在他身上来回冷扫。

吧唧,吧唧。

只有熊本堂那厮,咧个大嘴跟喂猪似的在边上吃喝不停。

“呃....呵呵呵!”

范从文尴尬的笑笑,捧起饭碗来,岔开话题,“明公,在卑职看来,甘州城就这一个粮仓还是不够的。”

“而且除却粮仓之外,还应设有货仓,兵械仓.....”

“今年是来不及了!”

李景隆小口的吃着碗中的米饭,低声道,“我已下令石灰作坊,秋冬二季别干别的,多多给咱们准备些石灰砖,来年用砖来盖!”

“那...花费太大了!”

一想到那些齐整光滑的石灰砖,范从文就是心中一阵肉疼,看着边上的粮仓,开口道,“不是卑职夸口,就算是土砖盖的粮仓,用个几百年也不带塌的。”

“这话我信!”

李景隆是真信,因为在原本时空的历史当中,甘肃张掖就有一处也是修建於这个时间段的粮仓,一直到六百多年之後,依旧功能完好屹立不倒。

有时候他也奇了怪了。

你说古人,没那麽多现代化的设备,没混凝土钢筋,可建的无论是粮仓还是桥梁,只要不毁於战火,基本上都没事。

就好比北平那些古桥,後世的时候铺上沥青一样嗷嗷跑大货车,直跑到了经济大爆发之後,才变成保护古迹。

老祖宗用人力造出来的东西,用了几百年都没事。

可後人用高造价造出来的玩意,不是墙倒就是屋塌,要不是就是风大的晃,要不就是直接拦腰而断。

几百年前的老桥老房子,也不见怎麽修。

後世天天挖掘机钻路机,咣当咣当,年头修到年尾,也不见好!

“大帅!”

这时,熊本堂放下筷子,把碗中的米粒舔乾净,开口道,“秋收完了,咱们的兵该好好活动活动了!”

李景隆瞅瞅他,他一人干了一碗浆水面,两大碗米饭,绝对的饭桶一个。

“你的活动是指什麽?操练起来?”

李景隆沉思片刻,“嗯,本就是军户,收了粮食待着也是待着。正好,好好的练练,回头你跟老庆那边知会一声!”

“卑职说的不是这个!”

熊本堂小眼珠转转,一脸的坏水,“那麽多枪炮,不得让兄弟们都放放响,熟悉熟悉?”说着,他低声道,“我呀,明儿就跟老庆说,最近商路不太平,得派遣军士维持商道....”

“哈!”

李景隆一听就明白了,他所说的活动活动,是拉出去野战编练。

“你这小子,看着憨厚,实则一肚子坏水!”

李景隆点点对方,“你想的也对,虽说现在关西七卫还有西番二十一族都上表归附了,可咱们也得让他们看看咱们手中的实力!”

“卑职以为,明公您对待吐蕃乌斯藏,关西七卫,西番....还是太..宽容了!”

范从文在旁,再次郑重的开口,“既是真心归附,就要献牛马牲畜於明公座前,又得...”说着,他压低声音,“献族中青壮儿郎,效命於明公军中!”

李景隆筷子一顿。

这事他不是没想过,可是...不敢这麽做。

人家燕王朱棣在北平大量招募蒙古牧民,北元将领骑兵等作为私军。其他藩王,也都豢养亲卫壮大实力。

但人家都是老朱的亲儿子!

搜书名找不到, 可以试试搜作者哦, 也许只是改名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