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五十五章 乘风(2)(1 / 2)

加入书签

“哈哈哈,黄学士!”

李景隆远远拱手,大声笑道,“某不请自来,做了恶客了!”

“哪里哪里!”黄子澄客气回礼,“公爷大驾光临,寒舍蓬荜生辉呀!”

以前的他,要仰望李景隆,他用得到李景隆的地方,比李景隆用得到他的地方多得多。

可现在的他,是太子朱标临终时,留给皇太孙的辅佐之臣,更是皇太孙的老师之一。

所以此时面对李景隆,心境比起当年来,不可同日而语。

“我呀,前几日得了一本宋刻古书!”

双方寒暄过後,刚一坐下,李景隆就笑道,“叫什麽....礼部韵略。您也知道,我大老粗一个,落我手里,这古书就是暴殄天物了!”说着,他微微挥手,身後跟着的李小歪从门外进来,双手捧着一个玉匣,放在桌上。

“嗯?宋刻?”

黄子澄的脸上,顿时多了几分欣喜。

读书人哪有不爱书的,而古书之中又以宋刻最为珍贵。

且李景隆所说的礼部韵略,乃是宋朝时,天下读书人必读之书,更是科举专用之书。

“公爷您??”

他心中虽喜,但面上克制,“这是...”

“给您的!”

李景隆双手推着玉匣,笑道。

“不可不可,此物非同寻常,价值千金...”

“俗!”

李景隆忽然板起脸来,“你我之间谈钱,俗了!”

“呃...呵呵!”

黄子澄笑笑,看一眼玉匣,“今日公爷前来,肯定不是专门为了给下官送书吧??”

“还真有事!”

李景隆正色道,“想必您也听到风声了,我即将再镇甘肃!”

什麽叫我也听到了??

这事就是我跟皇太孙说的!

不让你出京,难不成真留你在京里继续管着天下武官??

再让你管几年,天下武官尽出李府,兵部成什麽了?朝廷成什麽了?

“呃...”

心里是这麽想,但面上还是佯装迟疑,“下官确实听到点..一知半解,呵呵!”

“甘肃,是个穷地方!”

李景隆叹气,“而且靠着二爷三爷,我...那边日子不好过!”

“公爷!”黄子澄捋须道,“您要说什麽,但说无妨!”

“我就喜欢您这痛快的性子!”

李景隆一拍大腿,而後低声道,“有些话我不能跟太孙殿下说,但一定要和您说!”

黄子澄面色郑重,“什麽话?”

“我去肃镇,是帮着殿下收拢西北兵权的!”

李景隆正色道,“但光靠我,绝对不够....我想保举一人,为陕西行都司都指挥使....”

“谁?”黄子澄正色道。

“老将宋晟,其久在凉州,名镇西北!”

“这事,您何必跟下官说?”黄子澄越发的迷惑,“调任保举武官,是您权责之内的事呀?”

“啧....”

李景隆摇头,“那可是陕西行都司指挥使...您想想,若是由殿下金口提拔,宋晟如何不感恩戴德?从此以後西北军中,殿下又多一臂膀!”

直接把宋晟调往大宁,那是绝对行不通的。

但可以曲线行事,让他担任陕西行都司指挥使。

而由於是皇太孙亲手提拔,那麽秦王朱老二那边肯定有想法。

所以宋晟这个陕西行都司指挥使绝对坐不稳当,同时也给朱老二和他大侄子之间,弄了一道嫌隙出来。

朱老二忙着和大侄子派来的人争权夺利,而皇太孙这边对宋晟又寄予厚望。那麽肃镇的李景隆,完全可以从中渔利。

~

“他真这麽说?”

不到下午,黄子澄就把李景隆的话,原原本本的说给了皇太孙朱允熥。

咸阳宫中,朱允熥微微眯着眼睛,“这话,他为何不直接找孤?”

“想来,曹国公是顾忌..”黄子澄犹豫片刻低声道,“皇上的想法!”

“嗯!”

这个理由,在朱允熥这行得通。

其实他对李景隆另一个不满的地方,就是李景隆从没在他的皇爷爷面前,表达过对於大明藩王权势太重的担忧,以及没有旗帜鲜明的站在他这边。

“宋晟这个人,孤倒也听说过!”

“武人之中,难得的品行担当,都称得上优良之人!”黄子澄又道,“既不杀良冒功,又不贪得无厌......”

“宋晟!”

朱允熥细长的手指,敲打椅子的扶手,把这个名字深深记在心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