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9章 执相则千山阻隔,悟空则一念通达((2 / 2)

加入书签

弥勒佛说道:「今虽有劣势,但来日真人必是不输世尊,此乃大势也。」

观世音菩萨说道:「尊者却多有推崇真人。」

弥勒佛笑道:「真人与我成道之机,又为禅祖,我怎能不推崇于真人?但三界十方有名望之禅修,何人不推崇于真人?」

观世音菩萨笑而不语,未有再言。

……

却说山中,姜缘与如来角力过半日馀,他即是深感如来法力高深,他与之相比,多有不如,初时争斗尚可,他凭着身中修行,尚可抵挡一二,然则时候久了,劣势便是尽出。

二人角力许久,真人心念尽起,已是知得自身修行缺得何等。

然不等他多想,如来已是收掌,不再与真人角力。

真人亦顺势收回九鼎,他上前拜礼,说道:「尊者法力高深,我难以敌之。」

如来笑道:「此番切磋,便到此为止,真人,且与我再往大雄宝殿如何?」

真人欣然应允,说道:「不敢有违。」

一众遂是驾云,再往灵山而去。

待是行至大雄宝殿,观世音菩萨与弥勒佛未有入内,而是留真人与如来在此处。

真人行入大雄宝殿,再是拜礼,以谢如来与他切磋之恩情。

如来端坐九品莲台,笑道:「若不曾与真人切磋,尚不知真人之法力,竟已达如此,我欲胜之,亦是甚难。诸多神通,更是奈不得真人,真人虽无有丈六金身,然其有九鼎,亦是万法不侵。」

真人拜道:「我虽有万法不侵之能,但多依赖于九鼎,而尊者乃自身法力宏伟,亦大智慧,大慈悲而成丈六金身,我比不得尊者。」

如来说道:「九鼎与真人缘法深厚,常人不可得,便是我,亦无九鼎之缘法。此乃真人方才有,谈何比不得,但法力少处,真人再修行些许火候,不见得比我弱得。」

姜缘不敢应得此言。

如来说道:「若是往常,我定是要再邀真人以入佛门,然则今时却是不曾开口。」

姜缘有些好奇,问道:「尊者,此谓何故?」

如来说道:「一者,大天尊曾与我言说,你乃天庭之神,以待来日归位,故我不可邀你。二者,你今将有大法力,灵山之大,却不可将你留下。」

姜缘闻听,默不作声,不知该如何答话。

二人又与大雄宝殿之中谈说许多佛经佛理,若是从前,真人自是难以与如来谈说佛经佛理,然则自真人苦修旁门以来,诸多旁门,他皆明得一二,故他能与如来谈说。

二人谈说有半载馀。

真人在谈说完毕,方才欲要辞别如来而返灵台方寸山。

如来问道:「但有一问,真人答完再走不迟。」

姜缘回身拜礼,说道:「望请尊者言说。」

如来说道:「如真人所言,禅之精髓,除那不立文字,明心见性外,还有何等?」

姜缘笑道:「若是这等,尊者当是寻我师弟真见方是,我虽有禅祖之称,但若论之禅法,我不如我师弟。」

如来说道:「但我却欲知真人所想。」

姜缘听言,沉吟少许,说道:「禅法,若许一言,无非是以『执相则千山阻隔,悟空则一念通达』,仅此而已。」

说罢。

真人起身拜别如来,离去大雄宝殿。

如来端坐莲台,目送真人离去,心有所悟。

……

却说真人离了大雄宝殿,与四大金刚寒暄一阵,出了山门,即是行个庆云法,一起二十四万里,朝灵台方寸山而去。

少顷间,姜缘即是归于灵台方寸山,他抵达方寸山中,归于家中,他方才近了府门,便是见着孙悟空正在府前演练武艺,金箍棒于其手中,上下翻腾,好不威风。

姜缘行走上前,笑道:「悟空。」

那处孙悟空正是卖弄金箍棒,忽闻呼喊,他转头一看,见是姜缘,他收了金箍棒,喜道:「大师兄,怎个是你。」

姜缘说道:「悟空,我方才去往灵山一遭,如今才归,一归家前,便是见着你在此操练武艺。为何无人与你共同操练,我记府中尚有人在。」

孙悟空说道:「大师兄有所不知,府中那呆子虽有三分武艺在身,但他万万不敢与老孙操练武艺,那青牛精儿,生性疲懒,更是不与老孙操练,故老孙只得在此独自操练。」

姜缘笑道:「你的武艺了得,等闲自不敢与你操练。」

孙悟空摆手说道:「大师兄身前,老孙不敢言说了得。」

姜缘说道:「且不与你多言,我方是去拜于师父,待是晚些,我去寻兕大王与你操练武艺。」

孙悟空说道:「大师兄且往,大师兄且往。」

姜缘与孙悟空辞别,入了府中,不消多时,即是行至瑶台,绕过瑶台,来到祖师静室。

祖师静室室门大开,以等真人。

姜缘见之,不敢贸然而入,在室外拜得大礼,说道:「师父,弟子自灵山一行归来,特来拜见师父。」

祖师盘坐里边,闻听其言,笑道:「我将室门而开,便是使你入内,你且近前来,与我言说,此灵山一行,可有收获?」

真人听言,走入静室之内,说道:「师父,弟子此灵山一行,收获颇丰,既得之寂灭法精进,又得知身中修行所缺。」

祖师说道:「你既是言说收获颇丰,且与我道来,你之收获何在。」

姜缘得祖师恩准后,落座蒲团,说道:「师父,弟子在灵山处,先是与释迦牟尼尊者谈说寂灭之法,但尊者之法,果真了得,其一番谈说,教弟子感触颇多,为之精进,后又与尊者于灵山外,试弄法术,弟子不敌尊者。」

真人将灵山之行,诸多事情,一一与祖师言说。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