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9章 不一样的电影(1 / 2)

加入书签

第349章 不一样的电影

文艺片与商业片的界限本就难以严格区分,尤其当影片兼具艺术性与高票房时。

《小丑》这部电影从本质上来说,可以归类到标准的文艺片中。

影片聚焦社会边缘人的精神崩溃过程,探讨阶级压迫丶心理健康等严肃议题,具有强烈的作者表达和批判性。

且影片整体色调阴郁,符合文艺片常见的现实主义美学。

但是,当一部电影的票房太高时,人们又会不自主的回避这个话题,潜意识的把电影归类到商业片中。

并且还会找到合适的理由——这是一部具有作者性的商业电影,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文艺片。

比如曹阳最近拍的几部电影。

无论是《第九区》还是《盗梦空间》,都因为票房太高,哪怕具有文艺片属性,在好莱坞也被归类到了具有强烈作者表达属性的丶具有艺术价值的商业电影。

在好莱坞,还有一个导演,也被归到了这个类别,就是诺兰。

不过,在国内和欧洲,就不一样了。

从《九尾妖狐》开始,因为在威尼斯电影节,这部电影被喊出了具有实验性质的新浪潮电影,还给了曹阳最佳导演。

对于这别扭的称呼,可能是出于威尼斯电影节的「权威性」,欧洲和国内都认了。

所以后续的《第九区》和《盗梦空间》,哪怕是票房再高,也都被归类到了实验电影行列。

国内「跟风」曹阳拍摄实验电影的,还有小钢炮。

他从《天下无贼》开始,就在没媒体上公开支持曹阳「开创」的实验电影,然后话音一转,说自己的《天下无贼》也是实验电影。

接下来拍摄的《夜宴》,就号称结合儒家文化的东方《哈姆雷特》,从这口号也能看出,又是重点宣传这又是一部实验电影。

包括他现在拍摄的《集结号》,对外的宣传既不是商业片也不是传统意义的主旋律电影。

而是一部实验性质的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功能丶旨在通过电影传达特定的社会信息的电影,简称实验电影。

当然,小钢炮把自己的电影称为实验电影,主要是为了摆脱给人留下的固有印象——你们都误会我啦,我不仅仅是一个商业片导演,我也能玩艺术。

曹阳分析过《小丑》这部电影。

说实话,这部电影若是票房不大爆的话,无论是谁,都不可能说这是商业片。

而这部电影票房大爆的原因,曹阳认为有几点。

首先肯定是IP效应,人们对这电影的第一反应,就是他是《蝙蝠侠》里的小丑。

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度映射,通过主角的困境,尖锐呈现了底层群体在社会不公中的挣扎。

尤其是阶层矛盾和心理压抑问题,这种对现实问题的刻画引发广泛共鸣,尤其是经济下行期观众的情感投射,使得电影具有了超级好的口碑。

然后就是奖项和表演的加持了。

这部电影在上映前,拿到了威尼斯金狮奖。

这就让人更加好奇了,一部漫改电影怎麽会拿到艺术类的金狮奖呢?就会有很多因为好奇走进电影院的观众。

而电影的口碑和主角超好的演技,最终助推电影票房大爆。

其实,还有不得不提的一点,尽管这一点有些让人诟病,但却也起到了不少作用。

那就是在《蝙蝠侠:黑暗骑士》上映前,扮演「小丑」的希斯-莱杰的意外死亡,被暗自营销成因为扮演小丑太投入,产生了严重的抑郁,最终为控制抑郁服药过量导致了死亡……

希斯-莱杰成了悲情式的人物。

他的死亡,不仅让《蝙蝠侠:黑暗骑士》成功出圈,票房大爆,更让人们对「小丑」有了不小的好奇心。

结果十年后,《小丑》拍出来,人们一看,哎呀,小丑果然是悲情式的人物,共鸣感更强了。

今天是2007年的2月26日,曹阳估计,就算华纳同意立项《小丑》,等他把《新加勒比海盗》后期做完,最快也要六月份才能开始筹备。

不过,《小丑》的拍摄不急,只要能赶在明年九月后上映就好。

为什麽是九月?

一是要等《蝙蝠侠:黑暗骑士》上映后,再上映《小丑》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第二点就特别重要了,明年9月15日这一天,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的全面爆发。

这是一次全球性质的金融危机。

《小丑》能票房大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度映射,通过主角的困境,尖锐呈现了底层群体在社会不公中的挣扎。

尤其是阶层矛盾和心理压抑问题,这种对现实问题的刻画引发广泛共鸣,尤其是经济下行期观众的情感投射……

金融危机下,全世界的人都会对《小丑》产生更广泛的共鸣和情感投射,这是最适合《小丑》的舞台!

没有比金融危机更适合《小丑》上映的时期了,十年后《小丑》票房大爆的那个时期也不能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