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54章 洽谈 码字 机会(2 / 2)

加入书签

麻花藤显然也小看了曹胜。

曹胜已经不仅仅只是一个写小说的,竟然不声不响的,就成了一家小说网站的大股东。

同时,他还记起以前在网上看过的一个传闻:中原一点灰是榕树节的股东。

也就是说:中原一点灰已经是两家小说网站的股东。

不过,中原一点灰原来在榕树节发表作品,去年年底突然去了这家起点中文网发表新书,之前他还以为是因为起点给中原一点灰的报酬很高,高到宁愿离开他有股份的榕树节。

现在看来,应该是他在榕树节的股份并不多。

却是起点中文网的最大股东。

「这样啊!呵呵,可以!当然可以!」

张志栋连忙调整态度,客气道:「那不知他听了我们报出的三个条件,他是什麽态度呢?他能接受吗?」

宝剑峰:「唔,张总!我们曹总入股贵公司的诚意依然很足,但他希望贵公司也能拿出相应的诚意,对于贵公司开出的三个条件,我们曹总认为贵公司缺乏诚意,条件有点太苛刻了,他希望贵方能适当调整一下这三个条件。」

张志栋面露笑容,宝剑峰这番话,张志栋没感到意外。

入股这种事,本来就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谈好丶敲定的。

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公司开出来的三个入股条件很苛刻,这都是正常操作,一开始条件不苛刻一点,后续洽谈的时候,哪会有足够的下降空间?

张志栋:「哦?那你们曹总希望我们怎麽调整呢?」

宝剑峰:「首先,400万美金的价格太高了,我们希望能降到200万美金,或者增加我们曹总的股份,贵公司提出的400万美金,给5%的股份,肯定是不行的。

其次张志栋打断他,「等一下!您先别说其次了,您刚才说多少?200万美金?这不可能!没你们这样的还价的,你们以为是地摊上买衣服呢?对半砍?」

宝剑峰:「张总,不是我们砍得狠,而是你们要价太高了。」

两人隔着电话,唇枪舌剑,在保持态度客气的基础上,你来我往,一个想杀价,一个不想降价太多。

同一时间。

徽州。

别墅三楼书房中。

曹胜坐在电脑前,思绪早就沉浸在《国术演义》的剧情中,眯着眼睛盯着电脑上的文档,双手抽风似的在键盘上里啪啦地敲击着。

他此时码字的速度很快,宛如在和人激烈对决。

而事实上呢?

他此时正在码的章节剧情确实很激烈,主角王超正在对决岛国武术天才叶玄。

这是组织安排给王超的一次任务。

是一次为国而战的任务。

叶玄,是岛国华人,从小就显露出惊人的武术天赋,13岁就开始在瀑布下练拳丶练剑,经过岛国很多武术大师的指点,曾徒步在北海道的冰雪之中,磨炼意志,18岁击败一位合气道大师,一心追求更强的武道,外界传言此人是一个武痴。

而最近这个名叫叶玄的武痴,不顾自己华裔的身份,在岛国武术界的安排下,来到华夏参加很多场地下拳赛,一路横扫地下拳场的众多高手,之后,更是接连挑战踢馆华夏一家家传统武馆,重伤了很多人。

在这种情况下,组织找到年龄和叶玄相仿的王超,说服王超废掉或者打死叶玄,扼杀掉岛国武术界的这个天才。

《国术演义》这本书写到这里,王超已经实战过很多次,天才之名,早就传开了。

隐隐已经是华夏国术界年轻一代的代表人物。

组织安排他去对决叶玄。

不仅是因为叶玄最近在华夏的行为,重挫了华夏国术界的士气,更重要的是:组织收到消息,

这是岛国武术界对华夏的一次试探,如果叶玄这次华夏之行很顺利,岛国武术界后续,还有一连串的计划,目的是长期打压华夏国术界的人心丶士气。

王超是华夏国术界的天才武者。

叶玄,虽是华裔,代表的却是岛国武术界,天才之名,比王超大多了,因为他打败过合气道成名已久的大师。

电脑前。

曹胜不知不觉中,已经达到忘我的状态,脑中全是王超和叶玄的对决。

这两个武道天才,出招都是又快又狠。

他们出招快,曹胜码字的速度就下意识加快。

他们激烈对打一段时间,短暂分开,重新蓄势丶寻找机会的时候,曹胜就会下意识放慢码字的速度。

仿佛不是王超在和叶玄对决,而是他曹胜和叶玄对决。

偶尔,曹胜思绪从剧情中抽离出来,难以再接上剧情中,那种激烈对决的情绪时,他会在千千静听里,找一首节奏很快很劲爆的老歌播放,

歌曲劲爆的节奏,似乎能调动他的情绪,也能调动他血液流动的速度,让他情绪重新亢奋起来在劲爆歌曲的伴奏下,他敲击键盘的速度,会下意识加快。

每每飈出他最快的码字速度。

至于入股藤讯的事?

早就被他抛到脑后去了。

而这,也是他将洽谈入股的事,交给宝剑峰去谈的一个主要原因,作为一个职业写手,他很清楚自己一旦进入码字状态,现实中的事,基本上就顾不上了。

如果非要去管现实中的事,他码字的状态就会很受影响,很难将整个心神沉入到书中的世界。

次日上午。

姜晓霜像往常一样来到台里,擦桌子丶泡茶,趁着喝茶的工夫,竖起耳朵,听听同事们闲聊的话题。

在台里工作的时间长了,她渐渐有一个心得:同事们每天早上刚来办公室的那段时间,闲聊的话题,往往很有价值。

台里但凡有点什么小道消息,一般都会在这个时候聊到。

而今天,她听到了一个与自己有关的小道消息。

同事王姐压低声音,跟她说:「小姜!你的机会恐怕要来了,你知道吗?」

姜晓霜不解,「什麽意思呀王姐?什麽机会?我能有什麽机会呀?」

这时,同事老张笑着插话:「小姜你真不知道呢?我们都听说了,领导们昨天傍晚开会的时候,已经决定开一个访谈节目,我听说会上提名的几个主持人里,有一个是你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