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48章 访问广州中医大学,岭南最顶尖豪华(1 / 2)

加入书签

第1048章 访问广州中医大学,岭南最顶尖豪华阵容(月票加更42K)

方言他们在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位于机场路16号,与广州中医药大学三元里校区相邻。

三元里校区位于白云区机场路12号。

从医院到三元里校区的步行距离大概1公里不到,走路过去时间大约也就是10-15分钟,方言他们开车过去不一会儿就到了。

在门口的时候,司机对着方言问道:

「方主任,咱们是直接开进去找人,还是停在门口?」

方言说道:

「停门口,我去打听一下。」

这个司机明显就更加会来事儿,当即停好车,打开车门说道:

「我跟您一块儿吧,也好帮您提东西。」

方言点了点头说了声谢谢,接着司机提上方言带着的礼物,然后就先跑在了他前面,去了门卫室就拿出证件,用粤语说道:

「同志你好,我哋想搵邓铁涛教授,我身后呢位系京城中医研究院嘅方主任,同邓教授熟到好耐啦!」(同志你好,我们找学校里的邓铁涛教授,我身后这位是京城中医研究院的方主任,和邓教授是老朋友了。)

对方看了下司机的工作证件,还有外头停着的红旗车,赶忙从门卫岗亭里走了出来,手里还拿着一个登记本。

他对着方言上下打量,感觉对方实在年轻的有点过分。

方言当然知道对方想干嘛,直接拿出了自己的工作证件,上面的钢印就清楚明白的证明了他的身份。

这下看了过后,对方立马对着方言说道:

「原来是中央来的专家调研……邓教授这会儿应该在上课了。」

说着就朝着学校里面指了指:

「就在那栋楼。」

「不用登记?」方言问道。

「不用不用。」对方连连摇头。

接着方言带着司机一起走进了学校,朝着刚才门卫指的大楼而去。

踏入校门,沥青路面上还留着清晨洒水车碾过的水痕,蒸腾的热气裹着草药园飘来的青蒿味道。

教学楼前的宣传栏刚刷上石灰,旧标语「批X批X」的边角在新漆下若隐若现,最顶端贴着张油印的《中医现代化研讨会》通知,

左侧草药园传来锄头掘地的声响,竹篱笆后,十几个穿补丁蓝布衫的学生正蹲在畦垄间,将新采的五指毛桃根茎捆扎成束。

光是学校里有药材种植,就和京城的中医药大学完全不一样。

南方这种地方随便丢点东西在路边都能活下来,北方恰恰相反。

方言和司机来到教学楼,这会儿已经开始上课了,第一个教室里就传来一个老教授的粤语声:「湿温病冇捷径!背唔熟《温病条辨》,将来执药会出人命!」

这里的教授讲课居然是用的粤语,方言还以为会用普通话呢。

走过这间教室,方言又在另外间教室门口听到里面讲课的中年老师,正在用普通话讲中药炮制。

看来是和教授的年龄有关系,方言一边想一边朝着其他教室走去。

找了两层楼,爬上三楼,就在楼梯口听到了那个熟悉又带着浓厚粤韵的苍劲嗓音。声音从走廊尽头的阶梯教室传来,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方言放轻脚步走过去,教室的后门开着,里面挤满了穿着朴素的青年学子。

讲台上,站着一位身着半旧白色衬衣和短裤的人,正是邓铁涛教授。

他没戴眼镜,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台下,一只手按在讲台上摊开的线装书上。

「……所以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呢句话唔系空口白牙!我哋嘅『气』,就好似国家嘅防卫力量,」邓教授的声音抑扬顿挫,用粤语讲解着,手臂有力地在空中一挥,仿佛在调兵遣将。「外感热病嚟袭,就睇你部队(卫气营血)仲有冇粮草(津液),仲够唔够力气打仗!」

他转身在黑板上快速写下一行遒劲的粉笔字:

「扶正祛邪,顾护津液」。

粉笔灰簌簌落下,他转过头突然看到门口的方言。

明显他有些意外的愣了一下。

方言对着他挥挥手。

邓铁涛这才回过神来,点头示意他坐下面。

方言带着司机走进教室。

几乎同时,教室里四十双眼睛齐刷刷望过来。

「你哋睇下叶天士点讲,」邓教授拿起那本线装书,指着其中一段朗声说道。

这下所有人都重新看回了自己的书本。

接着大家注意到邓铁涛突然转成了普通话。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热邪来势凶猛,它不会按常理出牌,说发作就发作,专挑人体防线薄弱的地方攻击!我们做医生的,就得像战场上的指挥官,要预判它的进攻路线!卫分证还没解除,就得提前防备营分证丶血分证,不能等到病邪攻入心包,病人神志昏迷,那就麻烦大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教室后面的方言,语气变得更沉重:「在过去古籍里,有些人用药太寒凉,一门心思只想着『清热解毒』,完全不顾病人的津液是否充足。这就好比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你虽然暂时清掉了热毒,但病人身体虚弱得站不起来,还怎麽和病邪抗争?过去的教训,我们绝不能再犯。」

他拿起讲台上的搪瓷茶杯喝了一口水,看到有学生低头记笔记,又补充道:「记住我这句话:治疗温病,既要认清病症,知道病邪的性质和传变规律,更要关注病人本身,了解正气的强弱和津液的盛衰情况。这两方面都得重视!」

放下杯子,他提高声调,语带告诫:「尤其是使用石膏丶知母丶黄连丶黄芩这些大寒的药材时,一定要注意药物配伍!就像吃蟹要搭配紫苏叶丶姜丝和香醋一样,要用甘平益气养阴的药材来中和,比如粳米丶甘草丶芦根丶天花粉丶党参等等,这样才能让药性发挥得恰到好处,不至于损伤脾胃。这就是『护胃气,存津液』的精髓所在!」

方言在下面认真听着邓铁涛讲课。其实这堂课的内容对他来说并不深奥,属于正常大二学生的课程。而且说起来,他自己已经在教正义和安东相关知识了。

临近下课,邓铁涛话锋一转,话语中带着时代赋予的殷切期望:「同学们,祖国的医学宝库博大精深!现在国家百废待兴,中医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大家千万不要刚学了点皮毛就沾沾自喜,一定要沉下心来,深入钻研经典着作,学习古人经验但又不拘泥于古法。要思考如何用现代人能理解的方式,讲清楚老祖宗是怎麽认识病症丶怎麽用药治病的!我们肩上的责任,非常重大!」

教室里陷入沉寂,然后有人带头回应:

「邓教授,我们记住了!一定好好学!」

紧接着,此起彼伏的应和声在教室里响起,「保证不辜负期望!」「把中医发扬光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