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79章 大银幕上的中医,《南洋本草通诠》(2 / 2)

加入书签

方言听到一怔,旋即立马说道:

「好!我这就过去找他。」

「我也去!」老胡也说道。

接着两人立马出门,开车就朝着华夏中医研究院而去。

等到了这边后,两人就奔着人民卫生出版社而去。

等到了出版社,好多人都在和方言打招呼。

「方主任来了!你们那本书,我们已经加班印刷出来了!」

「方主任,这次书用了新工艺,质量很好的!」

「方主任……」

众人七嘴八舌的介绍着他们的劳动成果。

方言一听就知道这出版社也是全体出动。

等到方言到了夏总编办公室的时候。

夏总编正背对着门,伏在一张宽大的台案上打瞌睡。

听见方言和老胡推门进来的动静,夏总编猛的一下抬起头,脸上是熬夜的疲惫。

「哎哟,刚才眯过去了!」夏总编揉了揉自己眼睛,对着方言他们说道。

「您辛苦了!」方言说道。

夏总编摆摆手,很快他眼里的光亮起,像是烧着一小簇火苗。

对着方言招呼道:

「来来,赶紧过来看看!」

一本书被捧在他手里的书,放到了铺着软垫的台案中央。

方言和老胡目光看了过去。

书,是线装彩印精装本。

深蓝色的布面封壳,看起来很沉稳。

封面的右上角,压印着一枚舒展的芭蕉叶图案,线条简洁流畅,是取材自书中记载的应急湿敷法用药图。

视线下移,便是那烫金的大字《南洋本草通诠及热带病中医防治临证指南》,在书名下方,是一排更小的烫金文字——华夏中医研究院·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

方言赶紧拿了起来,翻开封面就看到印着一排排深红色丶形态各异的手印!这些手印大小不一,指节纹理清晰可辨,是那天庆功宴上,从陆东华老爷子略显枯瘦的手指,到年轻研究员饱满的指腹,是所有参与者共同按下的印记。

这「红手印」的背景,就是记录众人签名的白纸原件扫描图!

它不再仅仅是签名,更像是一枚滚烫的「集体军功章」,一种无声却震耳欲聋的宣言,宣告着这本奇书的诞生是所有参与者共同意志的凝结。

「样书……可算是赶出来了!你们瞅瞅这质感,比咱社里以往出的书都讲究,为的就是配得上你们这番心血!」夏总编有些如释重负。

随后他侧过身,让出台案前方的位置,示意方言和老胡过去细看。

方言对着老胡说道:

「铜版纸彩印,效果比预想还好!你看看这颜色还原……还有扉页!」

随着方言翻动,老胡赞叹到:

「这封皮手感真扎实!嚯!里面彩图这麽清楚?连草药根须上的泥点子都看得清,还有这版式排得也大气……」

古籍原文校勘丶药理分析丶临床适配方案附热带病应急诊疗手册丶图谱附录含常用草药丶药性禁忌丶地域毒性差异……结构清晰,脉络分明,正是方言当初精心设计的骨架,此刻已填充丰满的血肉。

彩图鲜亮,排版清爽,将古籍记载无声地转化为直观认知。

尤其是看到那些援外医生反覆验证丶方言特意强调加进去的条目芭蕉叶湿敷法丶青蒿配伍随海拔变化丶五倍子外用等,都清晰了记录在了里面。

一直翻到最后一页,方言对着夏总编说道:

「夏总编,成了!」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

「样本没问题!赶紧正式开印!」

夏总编点了点头,说道:

「成!我马上就安排。」

方言对着夏总编说道:

「那这本样板,我就带走了?明天还要参加八一的大会,正好把这本书带过去。」

「另外成书后,给研究院图书馆预留精装版外,请额外加印一批成本较低的简装版。我们承诺过,这本书首先是为那些可能要去南方山地丛林的同志们准备的。」

夏总编点头:

「没问题!」

接着方言和老胡于夏总编告别后,就走了出去,在楼下,老胡接过方言手里的样本,对着方言感慨到:

「好家夥!这何止是献礼……这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就是一张响当当的王牌!学术上立得住,战场上用得上,这就是咱们手里的硬家伙了!」

方言点了点头这东西明天拿出去,绝对会震撼到部队总后勤的人。

然后老胡突然想起什麽,他转头对着方言说道:

「对了,你上次不是说了,这次邀请的人里面还有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教授嘛,怎麽都今天这会儿了,都没听到他们的消息?」

方言摇摇头:

「这个我也不清楚,但是只是听谢老爷子说过,八一会邀请他们,到时候他们用专机把人从广州那边拉到京城来。」

方言看了一眼时间,说道:

「直飞的话,时间也还来得及,或许是下午或者今天晚上的飞机吧。」

听到方言这麽说,老胡点了点头,广州直飞的专机,确实用不了几个小时。

接下来两人又去了一趟秘方研究所,这边今天同样在上班,黄李和曾路泉都在现场,两人正拿着工作记录本,正在聊着这边生产线上的问题。

见到方言和老胡都来了,他们两人也赶忙招呼。

「不是说,今天你在休假吗?怎麽都跑过来了?」曾路泉对着方言问道。

方言指了指老胡手里的书:

「过来拿样本书,明天军区八一节开大会要用。」

曾路泉眼前一亮:

「呀,都印刷出来了?」

看到他这样子,就知道是对里面的内容感兴趣了,老胡递给他:

「拿去瞧瞧吧。」

曾路泉当即就接过拿起翻了起来。

而方言趁这个空档对着一旁的黄李问道:

「对了,黄李同志,这几天忙着项目收尾,没顾上过来。听曾教授说,你已经开始对接生产线了?现在这边工作捋顺了吧?」

黄李对着方言说道:

「方主任放心,流程基本摸清了。赵副院长之前交代过重点,这两天我跟着曾教授把这里的业务都过了一遍,另外这边要新开的一些部分,我也在积极准备,这边的事儿我肯定尽最大努力。」

方言略微思索后对着他问道:

「那些回来的人员你开始接触没?」

黄李说道:

「昨天和曾教授带着米面粮油以单位的名义过去先打了个照面,现在主要还是咱们院儿里的赵院长在和他们接触,主要处理他们回来后的一些家属工作和孩子的读书问题,我这边能帮上的不太多,只有等他们到单位后才能开始落实工作。」

方言沉吟了一下,黄李立马又补充到:

「其实我打算今天主动向赵副院长了解专家到岗时间表及专业技能方向,比如炮制丶药理这些,提前规划他们的岗位配置,利用专家到岗前的窗口期,组织团队梳理生产线痛点,制定专家技术能力对接方案,避免到岗后磨合期过长!」

方言本来想说两句的,结果这下黄李自己就补充上了。

甚至还把方言没想到的都说了,这个人心里还是有点数的,方言点了点头说道:

「嗯,不错!就按照你这个来吧!」

听到方言这麽说,黄李暗中松了一口气。

还好自己补充的快,要不然就是工作能力不太够了。

方言这边的事儿要是干不好,到时候回去协和他也够呛。

院长在他来之前可是和他交代过很多遍的。

接下来方言和老胡又在这里转了一圈,接着时间差不多,他们就回去了。

方言回去后还得准备一下明天在八一节上的发言。

这种正式场合是给中医拉好感的难得机会,方言可不能轻易放过。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