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3章 摊派军饷(1 / 2)

加入书签

第363章 摊派军饷

安南威胁摆在了台面上,广西巡抚的求援信也来了,出兵就提上了日程。

在场一众官员,都是经历过白莲教叛乱的,非常清楚军事上的问题拖不得。

「侯爷,您准备什麽时候出兵,需要我们准备些什麽?」

安庆丰强忍着肉疼问道。

伸头是一刀,缩头还是一刀。

安南入侵,广东省大出血是不可避免的。

与其被逼着出钱出粮,不如自己主动提出来,还能给自己竖立顾全大局的形象。

官职到了他这位置上,再往上就要从大虞的全局考虑问题。

「广西局势虽然危险,但还能够支撑一些时日。

考虑到实际情况,本侯计划春耕之后出兵。

在此之前,以筹备钱粮为主。

安南人实力不弱,战争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结束。

两广都不是产粮大省,前面支持收复湖广丶江西,就耗尽了地方存粮。

民间粮价居高不下,这一次就不地方上筹粮,改为从外界采买,你们只需筹备军饷即可。

前期先准备三百万两白银,广西自筹两成丶广东承担六成,另外两成向朝廷申请拨款。」

李牧的回答,让众人松了一口气。

只提供军饷,不用筹集粮草,大家的压力一下子轻松了不少。

分摊的一百八十万两,固然是一个大数字,可凭藉海外贸易带来的红利,筹集这笔资金并非无法完成。

筹钱的路子,前面舞阳侯给大家淌了出来,没钱向海商徵收厘金即可。

虽然这波操作,一定程度上让海贸合法化,违反了朝廷的禁海政策,但特殊时期特殊处理。

徵税的又不光是他们,隔壁的福建丶浙江两省,同样在向海商要钱。

尚若平定了叛乱,估摸看南直隶那边,一样会向海商徵税。

勋贵集团不是海外贸易的既得利益者,却是徵收关税的既得利益者。

一众勋贵系将领魔下部队的钱粮,半数都是海商贡献出来的,这就是大家徵税的动力。

在场的一众官员都是外来户,私底下收了海商的好处,但这不足以让他们跳出来对抗大势。

海商贸易利润足够丰厚,即便是增加一笔税款,大家依旧能赚的盆满钵满。

毕竟,大虞的商品处于垄断地位,并且拥有不可替代性。

作为海外贸易的参与者,李牧非常清楚大虞两个字,在这个时代意味着什麽。

管什麽商品,只要是大虞生产的,到了海外都是奢侈品。

哪怕是民间用的夜壶,到了海外都能卖出天价,深受各国权贵们的热捧。

「侯爷,军饷我们可以尽快筹集,可是军粮短时间内怕是买不到。

现在全天下都缺粮,湖广丶江西的粮食又要优先供应平叛大军。

以往我们从海外采购粮食,现在安南入侵广西,怕是南洋的粮道也会受影响。」

安庆丰当即提醒道。

在广东任职的官员,要比其他地区官员眼界开阔的多,非常清楚大虞之外也有广阔天地。

从南洋采购粮食,也不是什麽秘密。

相较于粮价不断攀升的大虞,南洋地区粮价要便宜的多。

最关键是可以以物易物,大虞的商品都是高溢价产品,中间有丰厚的利润。

官军能够在短时间内,向叛军发起反攻,外购的便宜军粮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现在战火点燃,少了中南半岛粮食输入,外购军粮的难度大增。

即便是能够买到,成本也会增加。

安庆丰非常担心李牧估计不足,没买到足额的军粮,最后又向他们摊派。

「安大人放心,那帮商人比我们的嗅觉灵敏。

据本侯所知,安南使团案刚爆发,就有人预料到大虞和安南必有一战,提前开始囤积粮草。

本侯派人过去交涉,他们都是大虞的忠贞之士,愿意平价卖粮食给朝廷。」

李牧笑着说道。

普通的海商,自然无法预测局势发展,更不可能判断出准确的开战时间。

可他魔下的海商例外。

得到了确切消息,还不赶紧囤粮,那就太说不过去了。

以广东地区的粮价,就算是平价卖粮,一样有丰厚的利润。

除了李牧安排的人外,同样有一部分跟风的海商,也囤积了不少粮食。

派人出去交涉,主要是针对这些海商。

战争时期,永远不嫌粮食多。

谈判非常顺利,大虞朝是官本位世界,大家最大的追求永远是做官。

一番友好商之后,这些人就变成了李牧筹粮官。

不光是海商,一些风评不错的海盗,也被李牧秘密诏安。

为了吃下安南国,早在两三年前,他就暗自开始做准备。

公务处理完毕,大家都没有了兴致,三三两两告辞离去。

「小心点儿!」

见妻子健步如飞的走来,李牧急忙提醒道,

同几个月前相比,景雅晴已经的肚子显怀。

「走几步怕什麽,民间女子怀孕,还能下地干活呢!」

景雅晴俏皮的说道。

这些是事实,大虞朝孕妇远没有后世娇贵。

底层民众都在努力的活着,根本不具备养胎的条件。

偶尔能吃上鸡蛋,那都是富农家庭,才有的待遇。

豪门世家不缺物资,生活要舒适一些,却也要遵守礼教规矩。

汉水侯府例外,上面没有直系长辈,他们两人是规矩制定者。

步子要怎麽迈,仪态必须怎麽样,这些约束后宅夫人小姐的规矩,李牧没当成一回事,景雅晴也选择了假装不知道。

相较于曾经的闺中密友,她日子是最省心的。

嘴上说表示拒绝,心里对李牧的关心,还是很受用。

「你丫,就是调皮。」

见到这一幕,李牧伸出手指,轻轻戳了戳自家夫人的额头。

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争辩,理智告诉他,同怀孕期间的女人讲道理不会有好结果。

「听说安南又出事了,你这次回来,要在家中住多久?」

景雅晴关心的问道。

身处侯门之中,注定脱离不开政治,哪怕内宅也必须对朝中局势保持关注。

安南入侵,李牧这个两广提督首当其冲,赶赴前线只是时间问题。

「大概能住到春耕时节,具体还是要看局势发展。

运气好的话,能够看到我们的孩子出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