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40章 「新势力隐形供应商」(2 / 2)

加入书签

「对了,李总不说说您在展会上一系列的行为吗?我对这个是比较好奇的。」

再多檀锦程也没法说了,这位论背景可不是自己能比的,他今天说的这些相信也会传到一些人的耳朵里,不过他也不在乎,他只是未雨绸缪,用针对摩擦的名义。

一切其实都是解释得通的。

「真没什麽太大的用意,这不是之前对新势力的态度不怎麽样嘛,想着修复一下,寻找一些合作的机会,至于说在长城展台那边的事儿,顺手的事儿。」

说到这个,李大老板多多少少有些尴尬,同时也明白檀锦程不想再继续下去刚才那个话题,再说下去就涉及到人家公司的机密了,凭什麽跟你一个竞争对手说?

当然,他也知道檀锦程今天对他说的这些已经是相当的多了,一直以来檀锦程的市场敏感度都相当之高,不然他也不会在有短短十数年之间发展到如此规模的。

今天说的这些,已经足够他好好消化掉一些信息,对他本人还有吉利的战略来说,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啊?就这?」

在长城展台的阴阳怪气檀锦程倒是理解,不管怎麽说,王风英选择在沪市车展媒体日公开亮相,多多少少对长城来说都是一个刺激,魏总没出席沪市车展大概率是这个原因。

李大老板赶上了,阴阳两句不过是顺手的事儿,换了他的话也会如此。

不过对于说寻求合作机会,他是有些惊讶,甚至是不相信的。

「你小子,我都自曝丑事儿了,你怎麽还不信呢。」

檀锦程不相信,他也是无可奈何。

话说回来,从几年之前第一次以企业代表身份参加网际网路大会开始,李大老板对于网际网路造车都是嗤之以鼻,各种惊人的言论不断出现。

后续像是乐视老板跑路,PPT造车等等搞笑事件也确实跟他当初的言论差不多,这让他越发的看不起新势力品牌了。

但是谁也没料到,进入到了2018年开始,新势力就像是突然站起来了一样,威小闻头部三强,不仅仅把车子给造出来了,而且订单量也还不错。

甚至于闻界都已经上市了,另外今年1月3日正式上市的零跑S1,虽然市场反响一般,补贴后10.99万元至14.99万元的价格在新势力当中的影响力也只属于中等范畴。

但是这家由安防巨头大华技术以及其创始人成立的公司,却在去年底却拿到了包括杭城市产业基金以及巨量引擎的融资,因此备受关注。

这是零跑的A股融资,25亿元,杭城市产业基金领投15亿元,巨量引擎跟投10亿元,这可是巨量引擎近几年以来在一级市场难得的大手笔。

杭城市产业基金在ZF投资里面,其名气不输于庐州市的梭哈,巨量引擎就更不用说了,但凡他们出手的大项目,必定是经过檀锦程批准的,而这些项目也基本都成了投资的典范。

檀锦程花了10亿元,只拿到了零跑5.99%的股份,车子他也去看了,看起来很一般,卖得价格也不高,但是通过在展台的了解,这家公司走的风格是跟威马一样的技术普惠路线。

最关键的是他走的技术路线是跟尉来类似的全域自研以及垂直整合,核心的三电技术都是基于尉来系(地平线,锦新时代等)进行自研的。

这种务实的作风,给零跑一点时间,这家企业还真会有一定作为的,用檀锦程话来说,他投资零跑就是看中了对方的务实作风。

新势力的头部企业确立,而像零跑,以及天际,合众等二线新势力品牌也都有了一定的作为,在经历过混乱年代之后的新势力品牌,已经逐渐有了不小的竞争力了。

这时候再回头看他这些年说过的那些话,多多少少有点固步自封的味道了,出现在各大新势力展区,也是为了展现吉利开放合作的态度。

「行吧,你说什麽就是什麽吧。」

檀锦程撇了撇嘴,他相信老李说的这些应该是真的,但肯定不是全部,就像是他也不可能把全盘的信息都透露出去一样。

「说起来还是前些年走进思维误区了,现在是一步慢步步慢了,不像你们。」

檀锦程信不信他也不在乎,不过羡慕是真的,这位年轻人以其极为敏锐的投资目光,积极的拥抱新势力,让尉来在整个新势力品牌领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

闻界,小朋,零跑等等已经有些规模的企业都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高调的闻界到低调务实的小朋以及零跑,这些头部企业当中无不透露着尉来的身影。

想要在国产晶片替代方面做到降成本,地平线机器人是最优的选择,想要在电池供应以及电池管理方面做到技术领先,锦新时代,宁得时代这两大时代公司就是逃不过的优选。

2019年,国内动力电池的前十大供应商,除了锦新时代隶属于他之外,包括宁得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几家他都是重要的股东。

而排名第九的时代上汽,更是锦新时代与上汽集团的合资公司,前十当中,他一个人对四家有着非同凡响的影响力。

这些新势力品牌基本没什麽实力,更多的还是靠供应商来支持他们的发展,而根据传闻,巨量引擎之所以没有投前几年如日中天的威马,是因为不看好对方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走自建工厂路子。

不然的话,新势力排名前几的都要被他一网打尽了,但不管投不投资,新势力品牌想要发展起来,完全绕过尉来系或者檀锦程个人影响力,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像闻界,小朋,零跑这样直接投资的公司,更是直接划归到尉来系的名单目录之下,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檀锦程至少保持着对四家独立车企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零跑学习尉来务实低调的态度,走自研路子降本增效,做类似于埃安系列具有性价比的电动汽车,走的是亲民路线。

小朋学习尉来的智能驾驶技术,主打的一个科技时尚,寻求在年轻用户群体的突破。

而闻界,这家名气极大的公司,则有些学习尉来在营销以及服务方面的能力,新势力的入场证明了造车这玩意儿都能搞一搞的,但是卖车可就是一个技术活儿了。

现如今的市场,已经不是说你把车子造得好就一定会好卖了,有些电子垃圾卖得可是一点都不差,反倒是有些好产品被埋没了。

而像威马,合众等没有被其投资过的公司,同样也需要跟尉来或者檀锦程本人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以寻求供应链安全。

在供应链话语权方面,这些新势力都是处于弱势群体的,与檀锦程本人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就是最优选择。

另外要知道这些新势力品牌,哪怕是巨量引擎没有直接投资,其背后的股东都是一些风投机构以及如腾迅,百度,阿狸,红衫等国际化的资本。

这些资本也与巨量引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真到了合适的时机,巨量引擎想要介入到这些公司,并非什麽困难的事儿。

哦,对了,还不要忘记,他在目前新势力全球头部品牌特斯拉也是持股的,本人跟马斯克的关系也是不错的。

在这些公司里的持股,跟二级市场买入的可是不一样的,二级市场那些不过就是财务投资而已,没什麽话语权。

细细思索就会发现,尉来这种风格不就是汽车行业里的腾迅吗?

「尉来汽车挣不挣钱都没关系,但在整个体系的加持下,尉来系是肯定挣钱的。」

这是当初檀锦程野心勃勃杀入到汽车行里就立下的目标,与网际网路行业一样,每一家新兴网际网路企业的兴起,可能对BAT是一种冲击。

但是,最后你会发现,新兴网际网路公司的崛起,背后能够让BAT获得一定的利益,这就是BAT这麽多年一直占据着网际网路绝对话语权的所在。

哪怕是已经隐隐自成一系的橙子集团,都逃不过这种怪圈。

而尉来,或者说巨量要做的就是像BAT一样,在新能源领域有着如同BAT一样的市场地位,至于说垄断?根本就不存在的,尉来一年才卖几辆车,整体市场份额10%都不到。

「你小子,是有点东西啊,我特别好奇你下一步会干什麽。」

在新能源领域起步较晚的吉利,都逃不过尉来的圈子,至少在专利技术方面是这样的,尉来的影响力已经比他想像当中还要大了。

最近的展会,檀锦程两次出现在菊花厂的展台,看得很是仔细,这也是他特别好奇的一点。

是什麽吸引了这位年轻人?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