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51章 智能化的突破(求月票)(1 / 2)

加入书签

第951章 智能化的突破(求月票)

PS:最后一天双倍的,再求一波月票~~!

「没问题,不过得等我回来再说,我这会儿准备去锦新科技一趟,老板要不要一起去看看?他们搞出了点东西出来。」

尉来研究院的权利极大,作为院长的胡争楠当仁不让,但责任也重,也是尉来最忙的几人之一。

老板交待的任务他怎麽也得安排上,不过事有轻重缓急,今天他有一个视察活动,新成立一个子品牌不急于一两天,这事儿当下比较重要。

檀锦程闻言先是一愣,接着又是一喜:「搞出点东西出来了?那必须得去看看。」

从新能源汽车到智能汽车,算是一个新的过渡,目前的电车暂时来说还只能算是新能源汽车的序列,算不上真正的智能汽车,无论是有技术还是没技术的,更多的偏向还是于卷续航,搞基建等等。

当下卷的是什麽?是电池包,是快充技术,是燃料电池技术,还有就是电驱系统,整体上还是围绕着电车的最初架构而来。

智能驾驶虽然每家都在吹,每家都在搞,有一些高端的车型甚至配置上了L3智能驾驶系统,但是跟几年之后的智能驾驶系统完全不一样。

想要跟菊花厂在智能汽车方面保持着竞争,就要加大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电动等关键领域的研发以及投入,例如说更高精度的传感器,先进的自动驾驶算法,高效的电池管理系统等等。

提升产品性能与可靠性,这些也不是嘴上说说的,尉来今年的研发费用预算高达112亿元,占据去年总营收的8.56%,实际支出更是超出了去年全年的净利润,就足以证明决心有多大。

年初,在供应链改革的同时,尉来对各部门的也做了一次整合,以前在智能驾驶方面,尉来采用的各部门,子公司以及供应商各自独立开发,多部门协作的方式。

例如说锦新时代负责开发更为高效的电池管理系统,地平线研发关于服务于尉来的车载晶片系统,橙子集团负责云计算以及智能网联等等方面的研发。

这麽做看起来有点各自为战的意思,但在研发部分初期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各家专注于自己的优势项目,除了能够更加的投入之外,还能够更为高效的做到技术突破。

把某项目技术点做到极致,例如说锦新时代的电池管理系统就做得不错,李兵找上门求助,也是因为锦新时代有这个技术优势。

除了整合起来有些困难之外,倒也没有太大的毛病。

不过现在情况不同了,尉来在各方面的技术已经趋向于成熟,目标也找到了,年初正式成立了单独的智驾部门,就放在研究院旗下,形成了包括智能车云,智能网联,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智能电动五个领域的完整业务体系。

如今整个尉来的智驾团队,算是已经搭建完成了,目前国内车企当中,如同尉来这样搭建了完整智能驾驶团队的,除了上汽集团就只有六月份刚刚搭建完成的小朋汽车了。

除此之外,还有来自网际网路公司的百度,以及正在徘徊智驾部门的菊花厂了,暂时来说尉来在智能驾驶方面的技术水平,还是处于国内一线梯队的。

百度干啥都像是猴子掰玉米一样,业务跟投资都是干不了多久就丢了,倒是自动驾驶这玩意儿还真是够坚持的,从2013年算起,已经是七个年头了。

七年的时间对于很多坚持的公司来说不算什麽,但是在百度这边可是极为难得的啊,对于一向在未来跟盈利之间摇摆不定的百度来说,智能汽车这个根本不赚钱的项目,他们居然能够坚持了七个年头。

甚至于还要坚持下去。

实际上智能驾驶系统,如果没有大量的在售车型支撑的话,想要实现盈利是很难的,尉来现在的智驾部门也是亏了很多钱,包括菊花厂初期也是如此。

如果不是赛力斯爆了,想要做起来也是很难的。

胡争楠说的视察,是锦新科技负责的智能座舱工厂,冰箱彩电大沙发是大家尉来增程式车型L1的一种调侃,但冰箱彩电大沙发为什麽在消费市场受欢迎,根本原因在于消费者需求升级了。

而且冰箱彩电大沙发,也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把这些家电里常见的物品搬到汽车里,这里面涉及到较为先进的智能座舱技术,将汽车内的各种设备和系统进行整合,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便捷,舒适以及安全的驾驶体验座舱环境。

尉来做的是中高端车型,除了在安全性上要下功夫之外,还需要在舒适性上做足功夫,智能座舱系统就是尉来除电池之外当下重点攻关的对象。

先把舒适性以及操控性提升起来,这样哪怕车子有点小毛病,消费者也都是能够接受的,尉来的作法也无可厚非,在技术有限的情况下,从用户的实际体验出发。

「目前我们在国产替代方面做得怎麽样?」

来到锦新科技的生产车间,明亮的车间里机器以及工人都正在忙碌着,自打供应链开启双轨制以来,尉来各大车间就开始忙碌起来,核心的零部件都在尽全力备货。

一道道工序生产线,井然有序又显得有些「机械」,工人们对于大老板来视察也只是微笑着点点头,并没有放下手里的工作。

正常来说,任何一家工厂都有淡季跟旺季的区别,但是从今年四月份之后,尉来的工厂就没有什麽淡季的概念了,都是开足马力,加上天气的原因,工人状态真就好不到哪里去。

繁忙又紧凑的工作状态,即便是工资收入整体高出同行30%,也不可能有多好的状态。

檀锦程看在眼里,不过不好说什麽。

说到底这些都是他定下来的,再去说下属就有些不厚道了。

「暂时来说有些关键部位的零部件还是没办法替代的,不过已经在跟国内的厂商尽全力合作研发了,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老板你也不要太过于着急。」

一套智能座舱系统涉及到包括显示,交互,智能设备集成等组成部分,仅仅只是显示系统就包括显示屏,仪表盘,抬头显示(HUD)等零部件组成,涉及到的供应商有很多。

供应链体系又分为硬体以及软体两大体系,像硬体体系里有包括晶片,显示屏,传感器,汽车电子供应系统等等供应商,晶片是提供算力的大脑。

像是晶片以及传感器,暂时根本无力摆脱海外供应链,高通以及博世的优势太明显了。

老美对于菊花厂的全面扼制,时不时加入到实体清单的名列的一些企业,更像是国内高科技行业里的一场大点兵,带来的影响也不仅仅只有菊花厂一家,任何一家有所作为的企业都会十分的警惕。

按照老板的意思,尉来已经不打算开发北美市场了,所以除了零部件之外,几乎不需要担心关税等等问题,零部件最重要的供应客户特斯拉,随着沪市工厂的投产,这个问题也会得到很大的缓解。

没打算进入北美市场,又威胁不到他们,尉来的风险小了很多,烦恼也大幅减少,但这不代表尉来没有其他的烦恼,例如要是某一天他们脑子一抽把对华的晶片供应断了,或者再度大幅提高关税呢?

这些都是有可能的,一年多的时间,胡争楠已经意识到了老板之前所有的担忧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国产替代是必须进行下去的,即便是性能方面要差一些,但那也是必须要做的事儿。

「我们去成品区那里看看吧,先看看座椅,听说他们弄了几件比较有趣的玩意儿,到时候老板你可以试试?」

「行,那就去看看。」

檀锦程也是饶有兴趣。

让檀锦程比较意外的是,成品区里摆着一批办公座椅,而这批办公座椅一看就是用汽车座椅改装的。

「你所说的有意思的东西就是这个?」

「对啊,我们坐上去试一试,让工作人员教教我们怎麽使用。」

胡争楠微笑着应道,他是知道工厂搞出了些这麽些玩意儿,但也是第一次见过,这玩意儿就是把尉来的高端座椅加装了一个办公座椅底座,改造成了办公座椅。

「哈,有座椅通风加热功能,还有各种记忆功能,有点意思啊。」

基本上在汽车里享受到的功能,在这座办公座椅上都能够享受得到,体验感还算不错,这让檀锦程觉得挺有意思的。

「是啊,体验感还是不错啊,都说日产大沙发,咱们得向日产学习啊,为了这个我们买了不少回来拆解学习呢。」

智能座舱的舒适性,消费者最直观的体验那当然是座椅了,日系品牌的特点基本都差不多,日产作为日系品牌,是今年为数不多销量下滑的。

日产的车子胜在稳定,槽点不多,但是亮点也算不上多,比较出名的就是他们的座椅有着日产大沙发的名头,产品力表现也确实不错。

尉来的造车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习各家的长处,融汇贯通,在ES6,ES8,L1等等车型上的内饰要求比较高,为此也学习了不少高端车型在内饰方面的设计。

「你们搞出这个是什麽意思?打算卖吗?」

大型工厂在专注于主业的同时,往往会在设计以及生产过程当中,产生一些「副业」,像是座椅工厂,还真有可能成为家具厂的原因。

之前尉来自己的一家座椅生产工厂,就因为各方面的要求达不到而被强制关闭了,锦新科技吸取这个教训,在座椅工厂方面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额,这是我们一位工作人员觉得好玩,就搞了这麽一套办公座椅,本来的意思是想测试一下这批汽车座椅在汽车以外的表现力如何,暂时来说还没有售卖的打算。」

从座椅上起身,胡争楠笑道:「怎麽,老板是想通过自己的同款办公座椅,用这种方式来提升汽车的知名度吗?」

「对啊,我体验了一下,感觉还是不错的,不是不可以试着用这种方式推广品牌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