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 大聚会下的暗流涌动(1 / 2)
第964章 大聚会下的暗流涌动
「山城人喜欢吃火锅,大概跟这里的天气也是有关系的吧。」
12月的山城,天气起伏不定,昼夜温差也很大,白天气温还算不错,但是到了晚上就有点冷了。
今天是4号,也是檀锦程到山城的第一天,从东到西,这一路走来,终于到了他此次行程的最后一站了,按照行程,檀锦程要在山城呆到12月13号才返回甬城。
「有这个原因的吧,晚上气温太低了,吃点热乎的能够暖和一些。」
招待檀锦程的是利帆的公子与小姐,檀锦程这一次之所以要在山城呆这麽久,除了视察自己的产业之外,最大的原因还是为了利帆而来。
就在今天,奇瑞汽车官方宣布增资扩股项目成交,五道口投资奇瑞144.49亿元,入股奇瑞汽车,奇瑞控股,奇瑞成为了国内汽车集团中第一个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企业。
奇瑞从属性上,算做自主品牌序列,但跟尉来,长城,BYD以及吉利不同,奇瑞一直是地方国资控股的,说奇瑞是一家国企是一点毛病都没有的。
不过这几家自主品牌,无论是哪一家,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国资背景或者是有当地ZF支持的,没有当地ZF的支持,一家车企是很难成功的。
汽车市场连续两年行情不好,各大车企也都在寻求转变,融资成了各大车企改变当中的重要的一环,强如奇瑞都处于缺钱的状态,就不用说利帆这样的末流车企了。
两极分化,是今年自主品牌最真实的写照,在合资品牌今年全面崛起之季,利帆,众肽之流的末流车企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相较于众肽还有几款车子在卖,利帆的情况要更难一些。
从去年开始,利帆实质上已经进入到了破产程序,山城的两家汽车企业,小康汽车搭上了菊花厂,目前虽然处境也较为艰难,但是多多少少还有些希望。
利帆则是完全没有希望了,年初,山城市方面在经过多方研判的情况下,正式确定了以尉来为重点引进目标,参与进利帆的破产重组当中。
说白了就是想让尉来接手利帆汽车的资产,能够解决利帆这个烂摊子不说,顺带着还能正式引进尉来汽车,相较于还没有搞出多大成绩的小康汽车以及菊花厂的合作。
对于即战力很强,新能源龙头的尉来汽车,山城ZF还是要更加在乎一些,无论是菊花厂还是尉来,山城ZF都希望通过目前两本地车企的破茧重生,给山城带来一些变化。
「檀总来了,也算是给我们的这次合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辛苦曾总这些日子的奔波,我敬二位一杯。」
就着火锅,尹公子端起酒杯,他的表情并没有什麽失落,反倒是有些释然,倒是一旁他的妹妹有些失落,桌上就四个人,尹家两位,檀锦程以及曾纪祥。
经过大半年的反覆磋商,山城,利帆以及尉来三方在破产重整及引进方案上终于是达成了协议,一个破产重组,各方都想尽可能的保证自己的利益,真不是那麽好谈的。
「客气了,我们都是为了合作共赢而来。」
曾纪祥举起酒杯接道,除了是檀锦程私人团队的重要成员,曾纪祥还兼任尉来科技有限公司的CEO,尉来科技是尉来集团旗下的一家子公司。
尉来科技在整个集团里不算有多起眼,具体的业务可以总结为新材料,新能源这两大方面,同时也负责尉来一些战略性的投资,如低空出行,商业航天和创新业务等。
算是尉来对于可能出现的商业模式做的一些尝试,为现有业务做一些补充,重整利帆就是由尉来科技出面。
「过去的时间里,如果对曾总有些冒犯,还请您谅解。」
大小姐也举起酒杯,利帆汽车虽然算是尹大公子的产业,但毕竟归属于整个集团,加上这家伙又不在乎,在老爹隐退的状态下,大部分的谈判实际上是尹大小姐来完成的。
「说不上,谈判嘛,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咱们也只是就事论事,能理解。」
尹大小姐在谈判过程当中挺强势的,不过曾纪祥倒是不在乎,用老板的话来说,一切都是看实力的,你都破产了,再强势能强势到哪里去,无非就是为自己多争取一些利益而已。
「是啊,工作上就事论事,不影响我们私下里喝酒吃肉,今天不谈这个了,就当是一次聚会了。」
侃侃而谈的曾纪祥,像是今天的主角一样,不过檀锦程一点都不在乎,对于集团年轻管理层的培养,这几年尉来一直在做,李响是,赵鑫怡是,曾纪祥同样也是。
李响是檀锦程属意的CEO人选,赵鑫怡负责的是尉来的供应链板块,而曾纪祥除了是檀锦程私人团队的大管家之外,他管理的尉来科技也算是尉来将来的防火墙之一。
「是啊,小妹,今天不聊这个,难得有跟首富一起吃饭的机会,别聊这些。」
「哈哈,说笑了说笑了,现在不是了。」
11月26日,阿狸在港交所二次上市,股价表现出色,报收在187.6港币,超过4万亿港币的市值,超越腾迅成为港交所第一大市值公司。
老马也凭藉着阿狸的二次上市重新登顶首富,檀锦程的首富体验卡,到期了。
「哈哈,那我可不管,榜单上确切的写着呢。」
一口酒,一筷子,尹大公子活得很是潇洒,檀锦程还真是羡慕他这种生活状态,40多岁的人,不差钱,也没有太大的追求,可不就是无敌的存在吗?
「是我不懂事了,我自罚一杯。」
尹大小姐也回过神来了,协议已经达成了,檀锦程这一次过来就是签约的,她也改变不了什麽,倒不如老老实实的接受,其实按曾纪祥的说法,把包袱甩掉之后,对于利帆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虽然亏了很多,就连他们在A股的融资平台ST利帆都将要变成檀锦程了,这可太心痛了。
在A股的上市公司,可以算是利帆最核心的资产之一了。
按照三方的协议,尉来通过参与,为利帆带来资金与资源,增强了利帆现有债权人的信心,推动其进入司法重整阶段。
尉来,两江新区作为基石共同了发起设立30亿元的投资基金,国有资本,产业资本,产业基金有效的结合,来真正的解决利帆目前面临的困难。
作为回报,尉来获得利帆现有上市公司主体29.99%的股权,算上第一次合作之时定增以及通过收购子公司持有的股份,目前尉来集团持有ST利帆33.89%的股份,成为实际意义上的控股人。
目前已经ST的利帆,股价仅仅只有3元左右,市值不足40亿元,但作为6字头上市公司,哪怕是ST了,价值也是非常高的,檀锦程愿意接手利帆的破产重整,除了能够补充尉来在新能源产业的业务之外,这个上市平台也是他看重的。
巨量引擎不缺钱,檀锦程也不缺钱,但这可不代表尉来汽车不缺钱,多一个融资平台,对于尉来汽车而言,是非常有利的。
「对对对,吃饭吃饭,顺带着祝愿利帆汽车在曾总的带领下越来越好。」
按照重组方案,重组之后的利帆汽车跟利帆集团除了名字相同之外,再无任何关系了,新的利帆汽车将全面从传统业务升级为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
而曾纪祥将兼任新利帆汽车的CEO,日常经营由尉来科技主导。
「对了,檀总是从江城过来的,那边海鲜市场的事儿您听说了吗?」
不聊工作了,四人之间的气氛就轻松很多了,最近网际网路上的热题就是江城海鲜市场上的那件事儿了,圈子里的人可都是知道,檀锦程在今年一季度就开始着手改造他工厂的防疫体系。
「是有这麽回事儿,实际在十一月份的时候就有了,另外这事儿在三月份的时候在国外也出现过一次,我们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做了一些防备。」
檀锦程点了点头,消息出来了,他也就不再避讳了,虽然无法形容这事儿有多严重,但是谨慎一点的态度总是没错的,实际上从溯源来看,这事儿在今年三月份在国外都有过报导。
「哦,尉来做防备就是出于三月份的报导?」
尹大公子聊工作没兴趣,聊这个话题他倒是好奇心十足,在他看来檀锦程这麽做是不是过于谨慎了,就这麽几篇报导,就花大力气改造工厂的防疫体系?
「不得不小心啊,我们工厂的员工加起来都有十几万了,再说我们2003年也经历过一次这样的事情,既然知道了,我怎麽着也得做一些准备,为员工们做一些保障。」
「原来如此,都说尉来因为员工待遇很好离职率是车企当中最低的,看来不仅仅是体现在工资待遇上啊,檀总这些人文关怀也是重要的原因。」
「这麽看来利帆汽车由尉来科技来主导,我们山城这边的员工待遇上也要提上一提了?」
曾纪祥笑道:「那是自然,我们对所有子公司的员工都是一视同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