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3章 以为自己又行了,结果被彻底干懵了(2 / 2)

加入书签

其实,辽国之所以战和不定,原因都在耶律延禧这里。

以前由于军力不足,连战连败,耶律延禧被困在了燕京城中随时都有可能成为阶下之囚,为免遭沦丧,耶律延禧因为恐惧丶害怕,才采纳萧奉先等人的建议热衷于议和,曾努力想尽一切办法搜括金银绢帛丶珠宝古董,希望花钱买和平。

而现在,辽国的勤王之兵已来了七十多万,双倍于宋军,特别是他们辽军多是骑兵,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只要小心一些,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耶律延禧觉得他的腰杆可以硬起来了,所以,他现在又热衷于向宋军开战,希望用武力驱逐宋军,把他丢掉的面子给找补回来,让他可以站起来,像一个真正的皇帝。

耶律延禧从一味求和,迅速转变为一心开战,其转变速度虽然有些快,但并不违背人性情理和基本逻辑。之前,他为了自己苟活,连怀了孕的爱妃都送出去了,甚至亲自跟韩忠彦说好话,要多丢人有多丢人。如今有机会找回场子,他肯定求战心切。

只不过,让人没想到的是,耶律延禧对找回场子重新站起来有些过于迫不及待了,他竟然在一天之内五次派人去催促耶律和鲁斡早日出兵。

耶律和鲁斡尽管心灰意冷,但还是很冷静很沉稳的,他始终坚持,绝对不能跟宋军决战,甚至会战都不能打,只能利用骑兵的机动性打骚扰战丶打非接触战,不然辽国很有可能会吃他们承受不起的大败仗。

耶律和鲁斡的表现令耶律延禧很失望,耶律延禧于是又将希望寄托在萧霞抹的身上。

萧霞抹认为这是他取代耶律和鲁斡掌握辽国最高军权的天赐良机,所以表示:「臣愿亲领大军夜叩宋主御营,生擒宋主,以雪前耻!」

耶律延禧大喜,当即向萧霞抹许诺:「若成功,当授王。」

耶律延禧甚至还和萧霞抹计划好,万一劫营失败,萧霞抹就把责任全都扛下,表示这都是他擅自做主,跟耶律延禧无关。

耶律延禧大为感动,认为萧霞抹才是辽国最大的忠臣,中流砥柱。

为了确保能劫营成功,耶律延禧特意找萨满祭司占卜了个黄道吉日。

结果,萨满祭司占卜出来,十月十一是得胜之日。

萧霞抹于是决定三日后的夜里前去斋宫劫营。

三日后的深夜,没有月光,夜色漆黑。

萧霞抹按照预定计划,率领两万精锐悄然出发,前去斋宫御营劫营,想要捉了赵俣,完成此战的逆转。

可萧霞抹部连劫二寨皆空。

到了第三寨,宋军已经全副武装地等着辽军了。

没给萧霞抹反应的机会,三千静塞军就冲向了两万辽军。

宋初时,赵宋王朝缺马,无法组建大规模骑兵军团。

后来,赵光义北伐得马四万匹,亲自督建了赵宋王朝历史上最强的一支骑兵部队——静塞军。

此军满员三千人,一人五马,骑士均是塞北易州人,能开二百斤的硬弓,剽悍异常。而马匹也都是清一色的良驹,从军士到战马全部披重甲,兵器除了弓箭外,全部配钩连长枪。

这支骑兵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在历次对辽军作战中,未尝败绩,屡次正面打败辽国最强的王牌军队铁林军。

但这支王牌军队早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这次,赵俣从燕京城中勒索到了大量好马,尤其是得到了耶律延禧的三千匹可以日行五百里的宝马良驹,又得到了辽国铁林军的装备。

于是,赵俣大手一挥,复活了静塞军,以西军猛将杨可世担任统制。

此战,便是静塞军的第一战。

就见,在杨可世的率领下,静塞军奔跑起来,大地也随之震动起来。

没有战鼓,但这威势,却比战鼓更加震慑心魄,那轰隆的响声仿佛数万个惊雷一起爆发!!!

马蹄声如雷鸣般轰鸣,卷起阵阵尘土,遮蔽了夜空,仿佛将天地都融入了一片混沌之中。

萧霞抹见状,心中大惊,他万万没想到宋军竟有如此精锐的具甲骑兵,更没想到他们会在此时此地严阵以待。

萧霞抹急忙下令辽军后撤,但已经来不及了。

静塞军如同锐利的刀锋,瞬间切入辽军阵中,所向披靡。长枪如林,钩连交织,将辽军精骑纷纷挑落马下。血光四溅,惨叫声此起彼伏,夜色被染得通红。

萧霞抹奋力挥舞着手中的长刀,试图稳住阵脚,但辽军已陷入一片混乱。

萧霞抹心中明白,此战已败,再不退走,恐怕就要全军覆没于此了。

于是,萧霞抹高声呼喊,命令残馀的辽军向后退去。

然而,宋军岂会放过这难得的机会。静塞军在后紧追不舍,犹如猎豹追逐着疲惫的羚羊。

辽军将士心中惊恐万分,只恨自己不能生出翅膀飞离这片死亡之地。

更让辽军绝望的是,一通战鼓过后,埋伏在路两旁的神机前军和神机后军,突然以神臂弓丶虎蹲炮丶轰天雷等武器大量杀伤辽军。

萧霞抹就死于宋军的这波攻击当中。

此战,辽军大败,宋军追击到了前线,看到来接应萧霞抹的耶律余睹部辽军,才停手。

此役,宋军共斩首九千,俘虏了七千馀,获马一万多匹。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

没有!

同一时间,在副都统种朴的亲自率领下,宋军的十几支骑兵,一夜里迂回近百里,在天快亮的时候,迂回到了群龙无首的萧霞抹部军寨的侧方,就在萧霞抹对赵俣的御营发动奇袭的同时,他们也对萧霞抹部军寨发动了奇袭。

种朴令宋军侦察兵潜入萧霞抹部军寨,在萧霞抹部军寨的寨后放火。

看到火光,宋军擂鼓呐喊,全线出击。

萧霞抹因为没考虑过他的劫营会失败,更没想过他会战死,对其所统帅的辽军并没有太妥善的安排。

其部副都统耶律余睹,又率领三万精锐骑兵,摸到前线,接应萧霞抹。

这就导致,萧霞抹部军寨没有了总指挥。

更为关键的是,辽军被耶律延禧分成四部,互不统属,另外三部辽军也没有策应萧霞抹部辽军的意思。

结果,遭到奇袭了之后,萧霞抹部军寨顿时因为没有统一的指挥而陷入一片慌乱,士兵们惊慌失措,不明所以地四处奔逃。火舌肆虐,舔舐着营帐,将夜空映照得如同白昼。烟雾弥漫,夹杂着焦糊味和血腥气,令人窒息。

种朴率数万宋军轻骑兵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他们冲破寨门,边放火,边与混乱中的辽军展开肉搏。宋军的刀光剑影在火光中闪烁,如死神之镰,收割着一条条生命。辽军失去指挥,各自为战,根本无法抵挡宋军凌厉的攻势。

顷刻之间,十几万辽军一片混乱,辽军纷纷溃逃,丧失了战斗力。

宋军随后掩杀,马不停蹄地追击辽军。

种朴此刻的目的只有一个:不能给这支辽军以喘息之机,必须穷追猛打,彻底击溃,乃至消灭这支辽军!

辽军丢盔卸甲,逃到了高粱河。

不想,宋军在此处也设置了埋伏。

见辽军逃来,府州折家的少主折可求,一声令下,伏兵四起。

辽军无心恋战,只顾拼命夺路而逃。

在这场战斗中,折可求部三千折家军便射杀了五千多人,高梁河的水都被鲜血给染红了。

折可求无心打扫战场,踏着委弃遍地的战利品,下令士兵抄小路实行平行追击。

在高粱河的上游,折可求所部又抄到了辽军的前头。

只可惜,折可求所部人马不多,面对着大群大群溃逃的辽军,他也无力将其全部吞掉。

折家军只是尽力掩杀,追逐百馀里,一直追杀到马跑不动了,才鸣金收兵……

……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