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议和(1 / 2)
第198章 议和
章楶丶吕惠卿率领二十多万大军逼近西夏的首都兴庆府后,并没有着急攻打这座西夏人势必会死守到底的坚城,而是一边派兵包围兴庆府丶一边调兵遣将打通所有从赵宋王朝通往灵州城的道路,接着一边调兵遣将去扫荡西夏剩馀的地方丶一边加固灵州城丶一边往灵州城运送粮草辐重。
章楶丶吕惠卿没有立即攻打兴庆府,是因为宋军打不下兴庆府吗?
当然不是。
以宋军现在的气势如虹,以及所拥有的炸药包,如果不顾一切地攻打,多半还是能打破兴庆府的。
可问题是,一旦西夏人将兴庆府冰封上,在这个寒冬腊月攻这座坚城,面对数十万西夏人的垂死反扑,宋军一定会有巨大的伤亡和损失。
而只要围而不攻,就兴庆府中的这几十万张嘴,用不了三个月,绝对会粮绝。
就是不粮绝,等到明年天暖了,再攻打兴庆府,破城也是旦夕之间。
总之,虽然占尽了优势,章和吕惠卿应对得仍旧极为沉稳,他们先是派大军占领应理丶夏州等地,又派大军十分顺利地攻占积石州丶西宁等地。
进入十二月,宋军只差西夏最后的领土一一都城兴庆府仍未攻陷。
在打得同时,章和吕惠卿也吸取了西夏这里始终没有完全臣服中原王朝的教训,以及总结了陇右都护府的成功经验,他们大开杀戒将西夏境内的所有达官贵胃丶士绅望族丶
豪门大户丶豪商巨贾之家的男人全都诛杀,女人送入妓营,解放其家的奴隶,宽待这片土地拥有最多人口的平民,并开仓放粮丶重新分配土地,给有功劳的西夏平民和奴隶分配西夏的贵族之女为了收复西夏,赵宋王朝早已做了充足的准备。前脚攻入西夏,后脚就有数千有能力丶有抱负丶有梦想的赵宋王朝的官员进入西夏,按照他们已经学习和商量了很久的策略接管这片全新的区域,治理这片全新区域,势要将这里改造成赵宋王朝永远不可分割的一片领土。
另外,赵宋朝廷也已经开始在那些流民特别多的地区以分土地丶分住处丶免税三年丶
提供路费丶提供食宿等优惠政策移三百万汉民来西夏定居。
时间进入十二月,西北已经天寒地冻了,并且降下了第一场大雪。
好在,为了收复西夏,赵宋王朝早早地就为西军准备了大几十方套棉袄以及充足的棉被和帐篷。
关键,宋军已经打下了除兴庆府以外的所有西夏之地,有充足的御寒之地和粮食。
更关键的是,由于赵宋王朝推出的大大利好于西夏平民阶层和奴隶阶层的政策,获得了大量西夏平民和西夏奴隶的拥护,这使得赵宋王朝在西夏这里拥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
他们也会帮助宋军渡过这个寒冬。
再说李乾顺君臣,以及西夏皇室,哪怕只剩下这最后一城,他们仍旧咬紧牙关负隅顽抗,说什麽也不肯投降。
为了表现出其坚决的态度,早在十一月下旬时,李乾顺就发动全城军民冰封上了兴庆府,摆明了要跟宋军耗到底。
这也正常。
西夏李氏很清楚,这一百来年,他们给赵宋王朝带来了多麽巨大的伤害和多麽巨大的损失。
毫不夸张地说,自从李继迁反宋开始,西夏便如同一把利刃,时时悬于赵宋王朝的咽喉,让赵宋王朝的历任皇帝夜不能寐,食不甘味。
百年间,赵宋王朝每年都要在西北地区投入大量的财政收入抵御西夏的入侵,其数量之多,几乎耗尽了朝廷半数以上的税赋,导致中原腹地的发展受阻,百姓负担加重,国库时常空虚。
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重压,更是精神上的折磨,无数家庭因征战而破碎,无数青年在边疆的烽火中消逝,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思念与哀伤。
另外,西夏几乎每一年都会入侵赵宋王朝打草谷,而他们的每一次掠夺,都如同在赵宋王朝的心头割肉,让中原的百姓对西夏恨之入骨。
这仇恨,如同烈火烹油,经久不息,代代相传。
李乾顺深知,一旦他们投降,等待他们的将是无尽的羞辱与清算,他们的家族,他们的国家,也将彻底从历史的长河中抹去。
因此,尽管兴庆府已被重重包围,粮草日渐匮乏,士气日益低落,李乾顺君臣仍抱着一丝希望,期待着有奇迹的发生。
为此,李乾顺君臣已经将城中的资源全部收集起来,严格管制,并给所有人都分发武器,编成军队,实施严格地军事化管理。
害怕城中的人坚持不下去,李乾顺君臣对他们说,辽夏是唇亡齿寒的关系,辽国一定会派大军来救援西夏的。
尽管城中的军民对于李乾顺君臣负隅顽抗怨声载道,却也只能默默忍受,毕竟,他们的命运,此刻已与这摇摇欲坠的西夏王朝紧紧相连。
值得一提的是,李乾顺君臣之所以还在坚持,也是因为他们得知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消息一一宋军的主帅章病了。
章实在太老了,老到攻打西夏之前,章就感觉到他的大限快到了。
说老实话,如果不是如此,以章的沉稳,他未必会选择这麽激进的打法。如果他再年轻个几岁,他多半会继续用浅攻进筑这个稳赢不输的战略战策蚕食死西夏,而不是孤注一掷,甚至是赌上国运,来这场必定是你死我活的豪赌。
幸好,老天还是眷顾这位赵宋王朝最能打的文人的,让他并没有在他人生的最后一战翻车。
话说,正是因为章沉稳了一辈子,自觉已经将章分析透彻的李乾顺君臣才没有想到,章在这最关键的一战会一改其稳健的打法,而是声东击西,给他们来了个极为激进的转变,彻底击败了西夏。
不管怎麽说,章都打赢了这最关键的一战,为赵宋王朝收复了已经失去了近百年的西夏,成为赵宋土朝战功最高的大臣。
值此生命的最后一阶段,章一边继续沉稳地要求所有人严格按照他们已经商量了无数次的政策接管西夏。
到了十二月中旬,章已经病得下不了床了。
吕惠卿等人请求章回东京或者去南方养病,不过却被章给拒绝了。
章对吕惠卿说:「我大限已至,无须多此一举,死在这里,便是我最好的归宿。西夏,乃是我一生征战的终点,亦是我功名的巅峰。我章一生,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求马革裹尸还。如今,心愿已了,死而无憾。」
接着,章对吕惠卿说:「李氏桀骜难驯丶诡诈无常丶刚自用,绝不可留,你要切记,即使夏主开城投降,也要将其达官贵胃丶士绅望族丶豪门大户丶豪商巨贾斩尽杀绝,
绝不可为我大宋留下心腹大患。」
吕惠卿也有相同的看法,所以他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洪武二年十二月末,章病逝于灵州城,享年七十六岁。
赵侯得知此事了之后,放声痛哭,直呼:「朕之诸葛武侯去也!」,随后下圣旨,赠太师丶广阳郡王,谥号「庄敏」,并令吕惠卿将章的遗体运到皇陵安葬,朝廷以国丧之礼为章送行。
章死后,吕惠卿接任陕西丶西夏宣抚使,继续治理陕西六路和西夏,以及收复西夏将时间拨回十一月初。
自从辽国将岁币的利息,也就是马牛羊骆骤驴等交付完毕,鉴于之前辽军曾劫过赵的御营,实际上斋宫这里并不安全,赵侯决定退回到雄州行宫。
这也是郭成等将的意思。
在他们看来,赵是宋军最大的弱点,也是辽国唯一能翻盘的机会,只要赵候退回到雄州,赵宋王朝就算是彻底赢下了此战的胜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