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张纯的新野心(2 / 2)
麻晓娇想了想说:「宋朝的造船技术,没比明朝差多少,明朝能搞出来宝船,宋朝也应该能搞出来才对,嗯据我所知,南方已有两千料的客舟,该船以全木巨枋叠而成,上平如衡,下侧如刃,全船分三舱,中舱又分四室。能制作出两千料的船,就能制作出两万料的宝船,只要找到合适的龙骨即可。而只要有宝船,就能像郑和下西洋一样,派船队去探索南亚,甚至是更远的区域。」
叶诗韵补充道:「下西洋需要建造船只丶组织人手丶筹备物资等,开支庞大,以建造宝船为例,为了完成远航,需要建造大量坚固且规模庞大的船只,如郑和宝船,据史料记载,其最大的长约148米丶宽约60米,这样的巨船建造工艺复杂,需要大量的木材丶铁钉丶桐油等各种材料以及众多熟练工匠,花费巨大,最终导致朝廷烧掉宝船的图纸,大搞禁海。」
顿了顿,叶诗韵又说:「所以,单纯为了下西洋而下西洋,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也难以推动造船业的发展。」
张纯问:「有没有什麽办法,既能推动造船业的发展,又能促进经济发展?」
「有,除了开海大力发展海上贸易以外,也可以从内河运输为主转向重视海运,这样就有理由发展海船和培养航海人才了。」叶诗韵说。
这些年来,赵侯一直在开海,也就是设立海上贸易的管理机构丶制定贸易政策丶鼓励海商走出去与各个地区的商人贸易丶欢迎全世界的商人来赵宋王朝进行贸易,现在已经取得了不错的进展,据说,南方的各大港口已经有不少大食商人丶印度商人在出没了,关键,朝廷在海上贸易这块的收入已经翻了好几倍。
所以,这块虽然还得加强,但不用急于一时,张纯只问:「海运比内河运输的优势在哪?」
叶诗韵张嘴就来:
「海船体积大丶承载能力强,能搭载大量货物。像福船,可载重数千石甚至上万石,
而内河船只一般载重较小,以咱们大宋现在所常用的纲船为例,其运力最多只有五百石,
难以满足大规模物资运输需求。」
「海运线路更直接,受地理限制小。咱们大宋的内河运输主要依赖运河丶长江等水系,路线固定且曲折。而海运可根据风向和洋流选择更便捷的航线,能直接连接沿海重要港口,减少中转环节,提高运输效率。」
「虽然海运初期造船和维护成本高,但长远来看,大规模运输时单位货物运输成本低。内河运输因需众多人力拉纤丶疏浚河道等,综合成本要高出不少。」
「海运还能拓展贸易范围至海外各国。周边的日本丶朝鲜及东南亚丶阿拉伯等地都有丰富的商品和贸易需求。内河运输局限于国内水系沿线,而海运可使咱们大宋与海外建立直接贸易联系,促进经济繁荣。」
「最重要的是,只要发展海运,官家就有藉口发展海船,假以时日,就可以开启大航海时代,去寻找新大陆了。」
袁倾城则说:「美州有红薯丶玉米等高产农作物,还有番茄丶辣椒等蔬菜,只要能把这些东西找回来,就不亏。」
麻晓娇也说:「还有橡胶,只要把橡胶树移植到海南丶广东丶广西丶福建和云南,咱们大宋就不缺制作轮胎的原材料了,科技方面也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李琳总结道:「这麽说,是得让官家大力发展造船业,开启大航海时代了。」
张纯补充道:「除了给官家灌输这些,还要给官家灌输,取消对皇子的限制,不能让他听大臣的把咱们的孩子当成猪来养,要从小就培养他们,十多岁就放他们出去历练,等到时机成熟,就把他们分封出去。」
四女都点头,表示认可张纯所说的。
袁倾城有些不解,她直截了当地问:「这种事,你一个人跟官家说即可,为什麽找我们?
张纯摇摇头:「你们太小看此事的难度了,之前爆发过七国之乱丶八王之乱丶玄武门之变等等,本朝的大臣一直在防着此事,所以,咱们得齐上阵游说赵侯,让他下定决心解开咱们儿子的封印,如果咱们五个一齐出动,都拿不下官家,就找其她有儿子的妃嫔,来一块游说官家,总之,无论如何,咱们都得做成此事。」
经过这三四年的锻炼,张纯已经成熟多了。
她很清楚,这件事说起来轻松,但做起来,绝对困难重重。
别的先不说,历史上的北宋,连大一统都没有完成,南宋更是偏安一隅,这固然有宋朝的敌人辽丶夏丶金丶蒙古都很强的原因,其内部又何尝没有极大的保守丶肘势力存在?就这样的王朝,你让他们出军去征服全世界,阻力得有多大?
这麽说吧,明丶清两朝好岁都是大一统王朝,但后来却不约而同的都实施了海禁。
先说明朝。
明朝以农为本,统治者认为商业活动会导致社会不稳定,而海外贸易会使民众追逐利益,影响农业生产,因此通过海禁来限制商业发展。
还有,明朝统治者秉持传统的夷夏观念,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无需与外国进行过多贸易往来,海禁在一定程度上是这种观念在对外政策上的体现。
再说清朝。
清朝统治者担心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会引发反清思想,威胁统治秩序。海禁可以减少中外交流,降低这种风险。
还有,清朝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封建统治者认为国内物资丰富,无需依赖海外贸易,海禁政策符合这种经济形态下的统治需求。
如今,比明清还早个几百年,封建势力肯定要比明清更强大,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彻底放开海禁都很困难,就更别提不断对外发动战争了。
所以,这是一盘大棋,而且是一盘得经营许久的大棋,现在就得开始着手布局了,不然,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
而这第一步就是说服赵侯,并且让赵侯坚定不移地往这条路上走。
这并不容易,因为赵侯只要完成了大一统,他就是赵宋王朝仅次于赵匡胤的皇帝,在中国有作为的皇帝中就可以名列前茅了,他其实没必要这麽折腾。
毕竟,赵侯要是走出这一步,很可能就不是有作为了,而是好大喜功了。
而且,在往这条路上努力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无数的阻力,这阻力很可能会大到土大夫阶层丶大多数官员丶后族丶太子党等等封建势力全都阻止他们的地步,搞不好这些封建势力甚至会联合起来推翻赵侯的统治。
不过,向来都是,危机与机遇并存。
有反对的,肯定也有支持的。
只要张纯干出一些声势,除了郑显肃,凡是赵侯的妃嫔,包括她们背后的势力,都会支持张纯。
那样一来,张纯就拥有了强大的政治势力,到那时,她就可以搅动风云,甚至可以跟郑显肃分庭抗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