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突尼西亚战役】隆美尔的最後时刻(5.2k 二合一)(1 / 2)
第155章 【突尼西亚战役】隆美尔的最后时刻(5.2k 二合一)
段宇这边进入了游戏。
半个多月没玩,此时再回到游戏里,竟然发现没有一点不适应。
可能也跟【华夏】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帝国的崛起》是同一家公司的原因,衔接得很流畅。
「地球」还是那个『地球」,只是时间点不同罢了。
但是也多了一点不同。
因为...
段宇在进入列宁格勒的第一时间,目光就看向了城市中的树木。
一瞬间。
仿佛感觉不饿了。
入目之处,林立的树木,完整的树皮。
这可都是食物啊!
以前怎麽没有发现列宁格勒,居然有这麽多食物?!
段宇这边脸上浮现笑容。
目光四下扫着,看看今天吃哪棵树好。
另一边。
天鲨直播,于锋直播间内。
跟方明组队玩【华夏】内测的于锋,也早就回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帝国的崛起》
这边直播。
方明那边则是跑去直播【华夏】那款游戏了,现在每天也不干别的,基本上就是沉浸式模式选身份。
有时候一个身份,下面的几十个分类,玩上三天都玩不完。
而这样的身份密密麻麻数干个。
玩家们虽然玩不过来,但是喜欢看啊,而且通过不同的身份,目前玩家自发制作的身份资料库也在不断完善。
但即使这样。
还有很多没有探索的地方,所以【华夏】那边新鲜的热度不少,想要破圈的话就得去直播【华夏】那款游戏。
于锋则是对那种体验各种身份没兴趣,跑回来继续直播《第二次世界大战:帝国的崛起》。
现在这边正在【北非战场】上。
此时的于锋在一辆行驶的卡车内,坐在驾驶舱的副座上,手中拿着一个北非这边的地图看着。
【北非战场】这边,经过去年的「阿拉曼战役」,帝国的大败让北非这里的胜利的天平已经逐渐向同盟国靠拢。
同时也暴露了目前帝国最严重的问题。
资源,补给不足。
从第一次『阿拉曼战役」开始时的7月份,双方就因为消耗战的问题,帝国名将隆美尔那边被迫转入防御。
而在1942年的10月份,第二次『阿拉曼战役」时。
即使欧洲战场那边打得热火朝天,甚至帝国元首下令调来一支飞行部队,支援北非运输补给。
但就是这样的情况下,帝国依旧败于燃料耗尽。
隆美尔指挥的装甲部队没有燃料进行反攻,不得不后撤防御。
不过随着欧洲战场2月份的【哈尔科夫战役】胜利。
北方战场这边的隆美尔,也闹出了不小的动静,前不久隆美尔率领帝国第10丶21装甲师突袭西迪布齐德。
刚刚在太平洋战场上胜利的美军,还没等在北非战场上大展拳脚。
就被隆美尔狠狠地抽了一巴掌。
美军第1装甲师的战斗群几乎全部覆灭,
而隆美尔那边则是率着第10装甲师继续闪电突进,短短几天时间,美军这边溃退50多公里。
防线一度崩溃。
这时候美军那边才发现,海战跟陆战真不是一回事。
虽然太平洋上打得日本哇哇叫。
但是隆美尔这边指挥的钢铁洪流根本不是习惯了海战的美军能够抵挡的。
不过也有好消息。
虽然隆美尔这边逆转大局,但是老毛病..:.补给不足了。
不敢继续推进扩大战果。
这就给了盟军这边重组防线的机会,于锋现在所在的部队就是前去支援的。
支援的车辆在沙漠中疾驰。
于锋这边调出极星官网上的「实时地图』与自己手中的地图对比,跟直播间闲聊着:
「这战争打着打着,主角好像换了啊。」
「原本是义大利王国入侵北非,现在变成帝国顶在前面。」
「原本是英国联邦抵抗义大利,结果现在美自由联邦大军顶在面前。」
「打到现在已经分不清谁是这边的主角了。
不仅分不清谁是主角了,现在谁也不能退。
帝国打到现在吃那麽多亏,怎麽可能轻易撤退,要不是补给不足北非这边局势还不一定什麽样呢。
而美自由联邦在太平洋上接连胜利,结果刚支援到北非就吃了这麽大的亏,显然也不能退。
只是后面什麽发展,谁也不清楚。
毕竟隆美尔的指挥能力,真不是盖的。
虽然蓝星玩家们没有正面交锋过。
但是轴心国在北非战场的劣势,几次都是被隆美尔的操作拉回来了。
还是【名人堂】中官方认证的帝国三大名将。
古德里安自然是不用说了,曼施坦因在【哈尔科夫战役】中的指挥也是逆转局势的存在,加上现在隆美尔在北非的几次操作。
帝国三大名将实至名归了。
于锋这边看着北非战场的情况,又将目光移动到『实时地图』上,随后挪到了欧洲战场,将其放大看了一会,开口说道:
「欧洲这边局势跟北非差不多啊。」
「【史达林格勒战役】和【阿拉曼战役】都是刚刚胜利,结果被帝国名将极限操作翻盘。」
「目前从整个『地球』局势上看。」
「只有太平洋那边的日本在挨揍吧。」
「轴心国这边虽然有些颓势,但是并不明显。」
「说道颓势...」
「其实主要还是帝国这边的补给问题。」
「去年就已经初见苗头了。」
「因为调了一支飞行部队,运输物资支援北非战场,所以欧洲战场那边冻死了不少帝国士兵,但是北非战场的局势也没好到哪去。」
「支援补给是有了,但是【阿拉曼战役】还是因为补给的原因失败了。」
「哪怕到现在,隆美尔那边也因为补给的问题,无法扩大战果。」
「而盟国这边,根本不需要考虑补给的问题。」
「说到底还是基数的问题。」
「帝国开战前,只有47万平方公里,从1939年到现在1943年,都已经打4年了,能消耗的基本消耗光了。」
「现在就和日本一样,本土资源消耗光了,跑东南亚抢一波,能挺多久是多久,只不过帝国是抢欧洲的。」
「而美自由联邦这边刚刚加入同盟国,开战前的本土面积就有963万平方公里,石油,军火资源什麽的还没有消耗。」
「反观帝国这边都打了四年了。」
「美自由联邦这边快速重组防线,帝国那边还在纠结要不要继续追击,哪怕是隆美尔这种名将也没办法。」
「因为真的没有燃料和补给.:::」
「战争打到最后就是消耗战啊。」
说完,于锋莫名地想到史达林格勒战役。
那是真的消耗战啊。
不到两平方公里的小山坡上,死了十多万人。
最后帝国那边伤亡已经扛不住了。
后续支援跟不上。
这才有了【史达林格勒】的胜利。
帝国这边也是相当屈。
为了争夺一个城市,打了几个月,帝国这边死伤了80多万人,打到史达林格勒每一寸土地都是炮弹的碎片。
苏维埃这边军民的伤亡,已经超过了200万,都已经打成空城了。
结果苏维埃联邦那边发动了个『天王星行动」。
从远东地区加上各地调集兵力,西南方面军,史达林格勒方面军等等,凑了110多万人包围过来。
而当时在史达林格勒的帝国部队,已经只剩20多万人了。
目前北非战场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
虽然隆美尔的操作逆转了局势,但是美自由联邦这边,已经快要重组完防线了。
看着『实时地图』于锋,跟直播间的水友们讨论着接下来的战局。
感觉还是同盟国这边的赢面大一些。
只是所有人不知道的是,义大利王国那边投得会有多快..::
一天后。
北非战场。
卡塞林山口外围,美自由联邦防线。
帝国那边突破卡塞林山口后便停止了进攻,从各方渠道打听出来是因为帝国缺少补给,所以隆美尔才没有进攻。
只不过也没有人敢去试探。
双方就这样僵持在这里。
于锋这边跟随着大部队,已经抵达了这里,玩家的身份还是比较自由的,大多时候np
c都会无视。
于锋这边逛了一会。
突然。
轰一!!!
一声闷响在传来,随后是连绵不断的闷响,天空中出现尖锐的炮弹尖啸声,周围的美自由联邦士兵喊着:
「帝国那些家伙打过来了!战斗!」
「准备战斗!!!」
于锋这边冲向自己刚来的那边,自己所在的坦克车组在那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