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5章 资本狂欢(1 / 2)

加入书签

第415章 资本狂欢

电话那头,那位秘书还在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接下来的流程。

然而,张建忠一个字也听不进去了,他甚至连那位秘书的名字都不记得了。

整个人都处于一种恍的状态,这一刻,脑海里回荡的不是成功的狂喜,而是创业初期那些九死一生的艰难时刻,以及那句「靠硬实力」的豪言。

作为一个外人,或许会觉得摩尔线程一出生就手握大量投资,根本谈不上艰难。

但只有张建忠自己清楚,创业这件事本身就是一场豪赌,无数大企业高管出来创业,最终却半途而废的例子数不胜数。

像王校长这样的富二代做创业尚且没成功过,他之所以能坚持下来,现在回想一下,更多的其实是靠运气。

而这次自己获胜,他心想,大概是靠自己对技术纯粹的信仰,做这样的决策也不是因为他真的就是技术的狂信徒,而是张建中觉得林燃是这样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打动对方,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揣摩。

在接到来电后,他觉得自己赌对了!这是自己坚持技术纯粹信仰的胜利。

第二天早上,当张建忠坐在阿波罗科技的办公室里,面对着李小满时,他以为的被无情地打破了。

简单的寒暄过后,李小满轻声道:

「张总,你知道为什麽最终我们选择了摩尔线程作为合作夥伴吗?

张建忠小心翼翼地回答:「因为我们的方案最好?」

李小满摇了摇头:「不,你们四家企业,我们早就决定了是摩尔线程,只要你们的方案过了及格线,我们就会选择贵司。」

这句话让张建中内心很是疑惑,难道是申海国盛发力了?帮他们提前就锁定了胜利?

本以为这是自己硬实力的胜利,结果没想到,最终还是靠棋盘外的实力决定了胜负吗?可恶,

还是做不到吗!

李小满看出了他的困惑,接着解释道:「因为摩尔线程是这四家企业中,唯一一家一直坚持做C端产品的企业。

我们和华国企业合作,我相信你也很清楚,能够入选,对你们的帮助有多大,不仅是技术丶后续发展层面,更是名气层面,你们会天然获得华国和华国人的支持。

我也有看一些自媒体博主分析你们四家企业的这次竞赛,有一个词说的很好,万亿市值企业的门票,我觉得说的很对,和我们合作,还是右脑晶片这样的赛道,这就是一张万亿企业的门票,甚至计价单位是美元。

一个方案能决定吗?

方案更好意味着后续的落地丶后续的发展就一定更好吗?

恐怕不能吧,英特尔在90年代到10年代以前都如日中天,现在不也沦落到市值只有英伟达的十分之一不到吗。

有庞大营收丶领先技术丶厚厚护城河的企业尚且如此,一份方案说明不了什麽。

我们选择合作夥伴,不仅仅是为了在企业级AI计算卡领域打破英伟达的垄断,同时在个人显卡领域,我们也必须打破英伟达和AMD的垄断。」

张建中在庆幸,庆幸自已当初创业时候坚持要做C端产品,后续人工智慧浪潮来临后,他们也没有放弃这一条产品线,一直从产品到生态都持续投入。

现在这份投入获得了回报,无法估量的回报。

「李总,明白了,我们会努力的,不会让您和林总失望。」

李小满挥了挥手:「好了,然后是下一件事,那就是未来的合作模式了。

我们的合作,对你们来说有巨大好处,我们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林总关于左右脑架构,你们的晶片会成为国产唯一的右脑晶片。

我前面也有提到,这是方亿企业的门票。

当然,我们也要确保,摩尔线程和我们之间的合作足够稳定,所以我们需要入股摩尔线程,阿波罗科技希望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成为摩尔线程的最大股东。

我看了下摩尔线程的股份构成,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是14个百分点,我们希望能够持股20%,成为最大股东。」

张建中心里一凛,20%的股份,现在摩尔线程第一大股东是公司创始人持股平台,第二大股东是他本人,也就是说,他实际的持股尚且没有20%。

一旦阿波罗科技拿到20%的持股后,以林燃的影响力和实力,他用脚想都知道,股东会支持他还是支持林燃。

但他能拒绝吗?同样不能。

对林燃而言,既然方案不重要,在业界混迹多年,听过太多创业公司的鬼故事,张建中很清楚,自己前脚拒绝,后脚眼前这位典型职场白骨精打扮的女人马上就会拨打下一位候选人的电话。

四家企业,总有人无法拒绝,

至于拿需要董事会决议来拖延时间,对相对强势方也许有用,对对方这样的绝对强势方,那是一点用都没有。

张建中也很能理解对方为什麽要同意,换他是林燃,他心会更狠,他会要追求百分之二十的股份,超过百分之五十的投票权,以追求实际控制权,要确保自己的控制力。

这是巨头的做法,也是巨头的特权。

「好。」张建中说出口之后内心觉得异常轻松:「李总,我有一点疑问,为什麽是阿波罗,不是深红,这点他内心也同样感到疑惑。」

李小满解释道:「因为深红的股份组成比较复杂,阿波罗科技股份组成简单,就林总丶国资和员工期权池这三部分组成。」

张建中点了点头:「明白,我们愿意接受贵方的入股,我们公司从上到下,有着最大的诚意推动这次合作。」

他没有说什麽要和投资人,团队商量。

「接下来就是,关于右脑晶片的设计,贵司需要直接从4nm开始,不是7nm,是4nm。

张建中连忙道:「李总,您可能不是从事技术研发,不太清楚,当前台积电和三星的高端制程都不对我们提供服务。

我们的7nm的GPU和AI计算卡,但只能依托国内的产能,国内7nm产能非常有限,供不应求,我们的出货量很少。

7nm尚且如此,4nm那更是压根没有办法找到代工方。」

李小满淡淡道:「你放心,4nm的产能很快就会解决,快则一年,慢则三年。」

李小满的话音刚落,张建忠脸上写满了震惊。

他本能地想要反驳,但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

作为技术出身的他,对晶片制造的现实再清楚不过,

4nm制程,那是连英伟达和AMD都依赖台积电最顶尖技术才能实现的工艺。

国内晶片代工行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在高端制程上,7nm已是现有产能的天花板,4nm简直是天方夜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