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香江的林燃数学中心(1 / 2)
第435章 香江的林燃数学中心
和原时空平平无奇丶乏善可陈丶唯一的大事就是阿波罗登月,除此之外全年都只是为70年代的到来做注解的1969年相比,这个1969又有点过于精彩了。
从上半年围绕着胡佛之死和V的身份展开的开年大戏,这既是给新任总统的一份大礼,又像是一部推理悬疑电影的序幕。
有人死了,谜团一个接一个的被抛出,每个人都有嫌疑,但每个人又有不是凶手的理由。
这里把人替换成势力就完美符合了。
哪怕是白宫,也有不得不除掉胡佛的理由。
在南方州,就一直有传闻说胡佛是被白宫做掉的,因为他掌握了太多华盛顿老爷们的秘密。
而在欧洲,内心隐隐渴望恢复欧洲荣光的东西德民众,都对V无所不能说深信不疑。
上半年更是阿美莉卡大秀肌肉的半年。
从GPS到空间站。
一茬又一茬的盟友武官被拉到越战前线,观看我们的阿美莉卡大兵搭载GPS之后,能够适应任何地形。
东南亚最艰难的丛林也要被阿美莉卡征服。
在所有盟友的内心深处打下思想钢印,那就是GPS已经这麽牛逼了,等老美的星球大战计划建成,那不得天下无敌啊?
监控全球,在电子战初露峥嵘的1969,阿美莉卡盟友们的军人们都认为苏俄的钢铁大炮在这套监控体系下,会被极度的弱化。
所以苏俄决定要和华国重塑关系,不仅仅是因为经济,同时也是因为,苏俄意识到,不和华国合作,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在星球大战计划上追上阿美莉卡。
一万颗卫星,靠自己,要做到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
而阿美莉卡藉机在全球范围内重塑了他们的形象。
不再是深陷泥沼的颓废山姆大叔,1969年他们变成了穿着机甲视泥沼如无物的未来战士。
尼克森在欧洲和东亚访问的时候,动辄就提到我们的空间站,欢迎盟友选拔太空人来我们的空间站一起工作。
空间站叫自由号,是自由阵营在太空的高地,它不仅仅属于阿美莉卡,也属于全人类诚如阿美莉卡媒体所说,GPS和空间站在快速帮阿美莉卡走出低谷,反战情绪被压制,人们对战争变得乐观,这是教授的功劳。
同样的,这也是阿美莉卡的荣光。
整个形势迅速好转。
一直到1969年的8月,从这个月开始,越战前线再次变成泥沼。
机甲失效了。
山姆大叔不得不脱下机甲,穿上迷彩服,又要和北越的树人们打一场烂仗。
甚至比之前的情况更加糟糕,他们的制空权还不如之前。
到了12月,北越所有的防空体系都由华国承包。
甚至飞弹方面,苏俄提供基础产能,华国进行改造。
就像华国取的名字那样,在北越天空构筑起了长城。
反战情绪再度高涨。
1969年夏末的佐世保,港口的美军基地平日里非常安静。
偶尔有F-4幽灵战斗机的尾焰划破天际,提醒着这座城市与越战遥远却又真实存在的纠缠。
不过佐世保海军基地飞出去的直升机执行的一般是后勤任务,他们不参与战斗。
村上龙正出生于长崎县佐世保市。
此时的他正好赋闲在家,说赋闲有点抬举他了,更准点说,他是被学校给一脚端出校门。
因为在1969年的夏天,村上龙在高中校园内进行屋顶封锁抗争。
他用蓝色油漆在高中正门的门柱上写了句「粉碎国体」,然后又跑到图书馆的墙上写到:「同志们啊,拿起武器吧。」
这件事本身很严肃,严肃到他被无限期的停学。
实际上做的又很滑稽,因为村上龙把字给写错了,他把武器的武给写成了考试的试字,他写的标语是全汉字的。
因为这样低级的错误,而被当地民众所议论,说这种笨蛋一定不是北高的学生。
殊不知这样的笨蛋在不久后还能成为作家。
隔年3月,村上龙在毕业前又再度成立摇滚乐团,并开始拍摄电影丶举办摇滚演唱会,这些过程之后村上改写成小说《69》。
村上龙揉着酸痛的肩膀,望着窗外港口的军舰,自嘲道:「我们这点小闹腾,比起河内的飞弹,算什麽?」
停学后的日子如一首未完成的摇滚曲,断断续续,却充满躁动。
他住在佐世保市区一栋狭窄的木屋里,父亲是美术老师,母亲操持家务,两人对儿子的叛逆摇头叹气,却也默许他窝在阁楼里翻阅报纸。
整个下半年,霓虹的军事相关媒体如《航空了>》和《丸》杂志丶《朝日新闻》的国际版块,都在密集报导越战的最新动态。
这年的秋天,越战不再只是美军与树人的丛林肉搏,而是电子战的隐形战场。
报导称,华国秘密介入,提供了一系列先进防空设备,与美军的空中优势展开你来我往的升级对抗。
他的好友们,曾一起组「腔棘鱼」乐团的阿健丶新闻社的眼镜仔小林,还有那个总叼着烟的嬉皮风青年大介。
他们一行人每周聚在村上龙的阁楼,围着收音机和堆积的剪报,热烈讨论这些远方的信号战。
放眼全球范围内,霓虹对于这样的报导是最积极的。
很简单,因为在这个世界,霓虹和华国是消费电子领域最直接的竞争对手。
香江更是分走了本属于霓虹的越战红利。
华国借通用电气的壳贩卖大量物资给越战的美军。
这些蛋糕,原本是属于霓虹企业。
霓虹媒体大肆渲染,前线的电子战,强调华国的参与,是为了霓虹企业,为了提醒阿美莉卡,正在和你们作战的是华国!你们不能再买他们的产品,你们最好也不要继续在香江做货物交割。
这些都应该交给我们霓虹来做。
舆论背后同样有着经济的因素。
而霓虹的赤潮们同样需要这样的报导,他们需要华国的强大,来佐证他们选择的路是正确的。
左右都有需求。
促成的就是,尽管这场战争在北越丛林里,但霓虹媒体却是最积极报导的。
把火烧的越来越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