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6章 不得不妥协的时候(2 / 2)

加入书签

他在二楼的密室等待,桌上摆着红酒丶烤鸡和圣诞派。

门开了,一个身着中山装的中年男人走入,身后跟着翻译。

不是周楠,周楠还在宴会现场和ROC的代表唇枪舌剑好不快活呢。

前面有提到,香江壁上观,这种壁上观是政治上的壁上观,在文化上,他们同样认同林燃提出的文化华国概念,武侠小说大行其道。

所以ROC和PRC都在争夺文化华国的正统。

百花社在香江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就是,证明我们才是文化华国的正统,争夺全球华人的支持。

文化上的战争更甚经济。

双方以香江报纸为战场,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因为在这个时间线,华国在香江的存在是以一种半公开的形式,所有人都知道,但所有人又都不拆穿。

华国甚至还在香江收购了一家小银行,用于进出口贸易。

所以华国在文化上的进攻也更加直接。

回到这次基辛格的谈判本身,华国当然想谈,他们想继续做生意。

给北越提供帮助,华国的防空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大放异彩,但同样的,他们也付出了代价。

经济上的代价。

整个西方阵营订单砍到脚脖子,外汇活水被掐断,这都是切肤之痛。

给北越的援助几乎是无偿的。

说白了北越也还不起。

所以华国也希望能够签和平协议。

华国希望能恢复战前的局势。

基辛格先开口,用英语陈述开场白,翻译员同步转为流利的普通话:「先生,燕京的同志们选择香江作为会晤地,很有智慧。

这座城市是桥梁,我们的对话也应如此。

总统尼克森授权我前来,讨论越战前线的微妙变化。

我们承认,华国同志的介入已重塑前线平衡。

但这平衡不能无限倾斜,否则,它将引发更大的风暴。」

「基辛格先生,圣诞快乐。

燕京欣赏您的直率。

1969年的下半年,阿绍谷的电子对抗升级,已证明我们的技术援助并非空谈。

我们的技术是来自我们的本土创新。

河内的同志报告,补给线重新恢复,贵方的前线推进被冻结,战场北越的同志们获得了喘息的机会。

这些,都是事实。」

基辛格推了推眼镜:「我们不否认这些,先生。

你有的数据,我们都有。

但先生,华国的行为不是援助,这是干预,是明晃晃的干预。

尼克森总统的底线是:限制你们的防空体系出口到北越,否则,我们将彻底中断华国在自由阵营的贸易。

时间会一直持续到战争结束,甚至是战争结束后很久很久。

华国给我们制造麻烦,同样的,我们也会为华国制造麻烦。」

中年男子内心一凛。

显然对方的威胁能够给他们造成切实的伤害。

但他表面保持平静,内心在思考。

片刻后他回答道:「基辛格先生,您的底线,我们理解。

但华国不是弱者。

我们的经济以自力更生为本,出口虽有,但一方面它是有限的,另外一方面我们的出口已经遍及亚非拉兄弟国家。

电子产品丶纺织品通过香江销往东南亚,甚至欧洲市场。

这些是我们的劳动成果,不是依赖你们的恩赐。

贵方的封锁已持续十九年,久到我们早就已经习惯了。

但如果你们中断香江的贸易通道,或施压欧洲盟国,我们的回应将是对等的,我们会加大对北越的援助,甚至不排除亲自下场。

基辛格先生,阿美莉卡能在北越亲自下场,相信我,我们同样可以。

现在我们已经对越战局势保持了最大的克制。

如果不是这样的克制,前线绝不是现在这样的局面。」

他顿了顿,然后说道:「限制出口?可以谈,但这场交易必须公平。」

其实说白了,华国不可能放弃北越,不可能让安南变成阿美莉卡的马前卒。

这是地缘政治所决定的。

安南失守,华国绝对比苏俄难受一万倍。

所以华国能接受的只有无条件停火,阿美莉卡的大部队撤出北越。

基辛格举着西餐刀,将圣诞派分成六份,将其中一份拿起来递给对方:「先生,燕京的韧性和华国人的智慧,我们深感钦佩。

我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缓和,也正在缓和,我们可以成为朋友。

1969年,尼克森总统已开始放松对华旅行限制,这是再明确不过的信号了。

从詹森总统允许两国数学家大会召开,到尼克森总统放开旅游限制,我们一直在展现阿美莉卡的善意。

我们知道华国的出口依赖香江和芬兰的中转。

去年,光是通过香江本土商人,你们销往自由阵营的商品接近10亿美元美元,这些商品间接进入我们以及盟国市场。

若我们施压总督,或通过联合国推动更严格的禁运,你们的新兴电子产业将难以为继。

我们的底线是停止飞弹供应,停止干扰车的进一步部署。

作为交换,我们承诺1970年上半年撤出五万部队,并放松对华非战略物资的限制。

允许通过香江增加农产品出口到阿美莉卡盟国。」

「他们不肯妥协,哪怕要付出每年十亿美元的代价,他们也不肯妥协。

苏俄阵营的那帮穷兄弟们,加在一起一年都给不了他们一亿美元。」

林燃面无表情道:「亨利,你需要明白,安全是比经济更重要的需求。

一个被阿美莉卡所远程控制的安南,对华国是无法接受的。

这点华国永远都不会妥协。」

基辛格点头表示理解,他旋即又提到:「但同样的,总统也不能接受失败。」

前线的僵持。

战争的持续。

不过好在转机很快就出现了,让双方迅速达成一致。

那就是华国和苏俄在航天领域的合作,迅速取得一系列成果后,阿美莉卡迅速意识到,华国和苏俄的关系已经回暖。

他们不能继续刺激华国。

不能把华国再往苏俄那边推。

对白宫而言,越战也就到了不得不妥协的时刻。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