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恩庇网络(1 / 2)
第271章 恩庇网络
印度没有对政治献金做任何法律方面的约束,这是一片完全空白的地带。
各党派人士在选举时,大谈腐败丶裙带关系,却唯独对政治献金避而不谈,仿佛一时间大家都成了聋子丶瞎子。
没人碰这个话题,除了个别社评家唠叨几句,整个印度都默认了这玩意儿的合理性。
原因很简单,选举是要花钱的。
发达的西方国家,还能通过民众众筹,来实现选举资金的募集。
你在印度募集试试?这里大多数都是穷人,连饭都吃不起,还众筹?
穷人之所以积极投票,就是希望当选党派给他们好处。
反过来让他们掏钱支持,这绝无可能,也不现实。
穷人的口袋里真没几个卢比,那是他们的全部家当,谁愿意倾家荡产去支持某个政党呢?
问题的最后还是回到资金上,政客参加选举只能从商人那里拿钱。搞不好还要发钱给穷人,让他们投票。
政治主张比较激进的印人党也离不开钱,无论是阿德尼瓦,还是莫笛都很明白这一点。
阿达尼那样的本地商人是途径之一,罗恩这样的外来户,更没有放过的道理。
那些土地丶矿山已经扔在那里成百上千年,当没人感兴趣的时候,它们就一文不值。
现在有人需要,又恰逢选举,换点钱正好。
说实话几天的相处下来,阿德尼瓦和莫笛对罗恩的印象不错。
他不是那种满嘴谎言的狡猾商人,苏尔电器也是实实在在的品牌。
这样既可靠,又能拿出数目可观的政治献金的人,没道理被拒之门外。
这可是一千万卢比,印人党还没当选,阿达尼那样的本地商人也没这样的魄力。
阿德尼瓦很看重罗恩,他有意维持这段关系。
因为竞选活动只是开销的一部分,不论是建立恩庇网络,还是培养更多的候选人,都需要大笔资金。
阿德尼瓦作为党魁,考虑的不仅仅是胜选,还有上台以后长期保住自己的位置。
这需要利益维持,也就是所谓的恩庇网络,由穷人丶政客丶商人三方组成。
印度很穷,公共服务质量堪忧,针对穷人的社会福利项目效果很差。
公立学校和医院已经名存实亡,国家连劳苦大众最基本的水电也无法保障。
这时候政客趁虚而入,穷人买不起他们想要的公共服务,却有政客想要的投票权。
于是政客竞选时许诺种种好处,穷人给政客投票,政客当选后为他们提供政府部门的工作丶发放救济金或直接给钱。
然而,政客做到这一切所需的竞选资金只有富商给得起。
商人的钱当然不会白给,他们会以优惠的价格从政客那儿拿到公共资源或者承包合同。
一条利益链形成了,选民得到好处就继续投票给政客,政客得以连任,选民也对政客和商人之间的勾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就是恩庇网络,穷人丶政客丶商人之间形成的默契。
所以这种操作算是腐败吗?算是裙带关系吗?
很难说,因为穷人确实得到了好处,他们的生活有了一点点改善。
同时那些公共基础设施,政客也会要求商人拿出资源来支持。
就比如阿德尼瓦要求苏尔电器拿出利润的四分之一,再次投入到古吉拉特的发展中。
哪怕罗恩用这笔钱投资其他生意,也会间接的提供就业岗位。
从结果来说,这种明显不符合正义流程的利益网络,却又干了好事。
矛盾,非常矛盾。
当然好结果的前提是恩庇网络中的政客和商人,真的有良心。
从代权角度来说,他们处于强势地位,穷人无法对他们做出强有力的约束。
如果政客贪婪,或商人狡诈,那麽恩庇网络将会输出完全不同的结果。
这就是印度的选举政治,它是病态且矛盾的,法律都对之束手无策。
此外恩庇网络一旦形成正循环,即政客和商人确实有那麽点良心。
那这种裙带关系闭环会自我加固,关系越密切,商人就越有钱,政客就越容易拿到政治献金,穷人最后也会得到发展的红利。
印人党此时在古吉拉特邦就是走这条路子,罗恩就是他们理想中的富商。
等到这次合作成功后,那将来恩庇网络中的其他人,都会自觉的维护罗恩的利益。
闭环就此形成,并且会越来越稳固。
嗯,这就是罗恩愿意花一千万卢比,来支持印人党竞选的原因。
他知道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古吉拉特邦都会由他们统治。
通常恩庇网络中的商人,也多是本地人充当,自己人更值得信任。
罗恩之所以现在能进来,除了大选胜负未知外,他的名声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苏尔医生是好人嘛,这谁不知道?
传闻流传的越久,越深入人心。
更何况苏尔电器也已打响名声,物美价廉不说,还是真正的国货哦。
彼此双方谈妥后,罗恩并没有立刻就离开古吉拉特。
后面的几天他开始接受一些访谈,比如报纸丶杂志丶或者电视节目。
自从91年政府全面放松政策后,古吉拉特邦也成了自己的电视广播公司。
罗恩在媒体面前露面,无非就是帮印人党说几句好话而已。
这是双方约定好的条件,大选将近,一切的宣传手段都要用上。
当然话不能说的那麽死,比如苏尔电器建厂,目前只说还在考察阶段,但和阿德尼瓦相谈甚欢。
这就够了,向外界释放个信号,点到即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