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07章 农村(2 / 2)

加入书签

这声音来自五六年前未经政府批准私建的采石厂,满载着石头的黄色卡车时不时从他们身边经过,司机旁边总是坐着一个满身灰尘的小男孩。

在村子里逛了一圈,德瓦拉姆又带着穆纳去了自己家做客。

那里人很多,吵吵嚷嚷,穆纳名字都没记住几个。

他们以前都是割命党员,有店主丶律师丶服务员还有家庭主妇,他们仿佛都因为各自的政治活动而为自己增添了一道光环。

穆纳还见到了德瓦拉姆的妻子戈达瓦里,她是个肤色略黑丶长相漂亮的女人,脚有点儿跛,在学校当老师,同时也是丈夫的助手。

喝茶的时候,德瓦拉姆向穆纳讲述以前的割命党的事,其他人七嘴八舌的补充。

在早些年时候,他们的党派叫新民主割命党,地地道道的左派,是从事地下工作的纳萨尔众多派别之一。

那是一段黑暗的日子,印度数得上名的党派,几乎都对割命党喊打喊杀。

尤其是城市里的政客最为仇视割命党,他们指派警察暗杀大量的割命党人。

很多人为了保命,要麽远走他乡,要麽退出政党隐姓埋名。

直到90年代后,政府才允许他们公开活动。

但经过那麽长时间的迫害,哪还有什麽割命党,多数人又重新做回了小老百姓。

德瓦拉姆如今也只是以左派的身份,掌管赫尔多伊地区的农业工人工会。

「可惜长达二十年的打压,连当初的武装部队都散了。」

「你们还有自己的武装?」穆纳惊讶的问道。

「那个年代可不稀奇,你没有枪那就死路一条。我们得自己保护自己,不然我们就得被所谓的上层暴民赶尽杀绝了。」

「上层暴民?不是警察?」

「嗨,那时候我们准备在农村进行土地再分配,上层农民比警察还恨我们。」德瓦拉姆笑道。

穆纳听的瞠目结舌,就连他都没想过这麽激进的政策。

在印度谈土地再分配,那跟急着见湿婆神没区别。

他甚至好奇,德瓦拉姆是怎麽活下来的。

「那些上层农民是这里的地主吗?」他问。

「他们最开始也是种地的,只不过更懂得剥削,慢慢就成了农村里的上层人士,改天我带你去见见他们。」

「那你现在做什麽?那个农业工人工会。」

「帮他们解决难题。」德瓦拉姆朝屋里的其他人歪了歪头。

众人纷纷开口,说他们会组织妇女制作手工卷菸,并试图去保护因向私人放债者借债而陷入困境的农民。

「那些放债者基本上都是做金银珠宝生意的。」德瓦拉姆说,「如果你借了1000卢比,那麽12个月之后你就得还2000。我们试着去和他们商量利息问题,但并不是总能成功。」

穆纳把这些问题一一记下,这将是进步党打入基层的捷径。

出乎意料的,德瓦拉姆作为一个达利特农民,却显得自信又彬彬有礼。

他告诉穆纳如果想真正了解这里的农民是如何生活的,那就应该到区政府看看。

他说政府一停止公众银行的贷款项目,就有人出来放债了。

而邦农业办公室的解散则导致了作为中间人的种子商的过剩。

过去那些按合理价格收购农民种子的国有种子发展公司已经有名无实,原来的仓库被遗弃,办公室里空无一人。

「贷款和种子公司是关键。」穆纳总结道。

「是,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农民的生存就得到了保障。」

「不算很难。」穆纳点点头。

「什麽?」德瓦拉姆一呆。

「我们最好能组织一场集会,听听他们的声音,再公布进步党接下来的政策。」

「你已经有主意了?」

「贷款问题只能找财政部协调,我在那里正好有点关系。种子公司可以恢复国有,或者找靠谱的私人企业,同样不难。」

「噢!」德瓦拉姆这时候才反应过来,站在他面前的不是普通人,而是北方邦的工业部长。

对方的年龄和质朴的外表迷惑了他,怎麽看都像是一个寻常的农村青年。

其实在穆纳看来,卡齐村的农业难题根本不算什麽。

他们还没见过东部乡下以前是什麽场景,不用太远,卡纳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那里有三分之一的人活不到成年,每一个长大的孩子都是幸运儿。

不过那是以前,现在的东部,已经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