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0章 没有什麽比进步更重要(1 / 2)

加入书签

第369章 没有什麽比进步更重要

南梁中大通五年,襄阳。

襄阳是南北两朝的分界点,襄阳城与汉水北岸的樊城一起构建的襄樊防线,历来都是南朝抵御北方游牧骑兵的坚盾。

南齐末年,南朝动乱,萧衍便是从襄阳出兵,一路进军建康,而后代齐建梁。

南朝以襄阳郡为核心,设置了雍州。

前任的雍州刺史萧纲成为太子之后,萧衍便派遣五子,也是萧统丶萧纲同母弟萧续作为雍州刺史,坐镇襄阳,并以大将柳仲礼辅佐。

萧续勇力过人,受到萧衍赞赏。

不过无论是北魏还是南梁,勇力过人都只是大将的标配。

襄阳城外,南梁的水军舰船驻扎在港口,艨艟斗舰不可胜数,望之旌旗蔽日。

这是南梁能坐拥这半壁江山的底气,也是让北魏骑兵战栗的水上霸主。

大将柳仲礼一身甲胄,坐着一艘快船从新野而来,穿过汉水,想要见庐陵郡王萧续。

屋中,萧续正在把玩着一枚拜占庭金币,见柳仲礼进来,也不曾多说话,示意让他先坐。

柳仲礼一身豪气,在萧纲坐镇襄阳时,曾经跃马疆场,将北魏的疆土推到了如今的新野一线。

如今,他得知了荆州的近况,心中又起了战意。只是,屋中的萧续不说话,他也只能按耐住了性子,等待着。

等到萧续将箱子里的金币一一把玩好,收起来后,才开口道:

「仲礼,你有什麽事?」

柳仲礼出身河东柳氏,一家世居襄阳。柳家与萧衍关系极好,他的父亲柳津便是如今萧纲的太子侍从。

萧续对他,也很客气。

「郡王,裴庆孙带着所部兵马离开了荆州,如今荆州空虚,正是北上的良机。」

萧续却没有柳仲礼那番跃马疆场的战意与豪情,笑道:

「本王知道,这箱子金币就是从关中送来的。」

柳仲礼听完,诧异的看着萧续。

「郡王何意?」

「本王已然答应了,不会率军北上,占据荆州!」

柳仲礼一向听闻萧续这个人贪财好色,可没有想到居然因此而误国事。

「就为了一箱金币?」

萧续嘿嘿一笑,露出了一个男人都懂的表情。

「当然不只是一箱金币,还有几名异域美人。」

「……」

正在柳仲礼无语的时候,萧续笑的贱兮兮的。

「这几个美人都不错,要不本王送两个给仲礼暖床?」

柳仲礼一下子便站了起来,有些生气。

「岂可因此而误国事!」

萧续却是不慌不忙,将他拉了下来。

「何必这麽大气性,建康那边传来的信,陛下不准备在襄阳动兵,这些金币丶美人,不收白不收嘛!」

柳仲礼有些不解,问道:

「为何如此?」

萧续笑道:

「这不明摆着麽,那些地如今都被打烂了,我们收回来,耗费钱粮安抚流民,等弄好了,北人又回来了,这不是白忙一场麽?」

南阳的特点便是「南船北马」,正好处在南北两朝各自的舒适区。

襄阳的驻军以水军和步兵构成,在南阳北部遇到北面的骑兵完全没有优势。

水军用不上,步兵完全是被动挨打。

这就好像北面的骑兵南下,看到水上一艘艘艨艟战舰,完全不知道该怎麽办!

柳仲礼听完,一股子热情都熄灭了。

「秦王李爽集大兵于长安,眼看就要兵发洛阳,值此之机,不北上收复旧土,实在可惜。」

萧续安抚道:

「去岁韦放逝世,陛下以陈庆之为北徐州刺史,便是想要收复彭城。只要彭城在手,淮水防线便无忧了。如今我朝的军力都放在了东面,这里自然不必多生事端。」

柳仲礼点了点头,道:

「陈庆之乃是大将,江淮自不必忧虑,我担心的还是巴蜀那边,听闻那个李神轨坐镇南郑,手下将士骁勇,又惯于收买人心。巴蜀局面混乱,人心思异,若是被其抓住破绽,攻破剑阁,倒时局势怕是难以收拾。」

襄樊防线在南梁的手中,稳固异常,后面的江汉平原可以无忧。北面的骑兵要南下,除了正面硬捍襄樊两城之外,只有从陆路走随枣通道绕道。

不过走随枣通道,不但后勤难以保障,还容易被荆襄的守军切断后路,有着全军覆没的危险。

江淮防线比之襄樊防线,看似要防守的地方多了很多,北面的骑军可以进攻的地方也多了很多,但其实比之襄樊,攻破难度更大。

彭城丶寿阳丶合肥等重镇若是在南梁的手中,梁军完全可以依托水道,节节抗击。

就算北方的骑兵费尽千辛万苦攻破了淮水防线,南下到达长江边,建康也早已经组织好了水军,矗立在石头城外,此外,建康方面还能依靠长江水道,快速从荆襄等地调集援军。

对于北面的骑兵来说,长江比淮水更宽,长江防线也比淮水防线更加难以应付。

只要江淮防线的防御机制可以正常运转,那麽要攻破建康几乎是不可能的。

可巴蜀防线不一样,汉中不在手中,只依靠剑阁,并不稳固。

萧续却不担忧,道:

「如今李爽麾下精兵都在长安,欲发洛阳,凭李神轨麾下的兵马,别说攻不破剑阁,便是攻破了剑阁,又有何作为?」

……

南郑!

李神轨显得有些焦躁,在韩陵的面前走来走去的。

「先生你说说,大王将羊侃的陇右兵都调了回来,我们就在南郑,为何不调去长安?」

韩陵一笑,问道:

「怎麽,陈留王很喜欢打仗麽?」

「那倒不是!」

李神轨摇了摇头,道:

「大王将所部精锐都调往了长安,唯独留下了我们,这不显得我们不像是精锐麽?」

韩陵听完,哈哈一笑,道:

「不曾想陈留王还有这份不甘平凡之心!」

便在此时,贺拔允急匆匆的走了进来,拱手道:

「主公丶先生,南面有信!」

李神轨听了,很是不耐烦。

「又是要给我介绍媳妇麽,不跟你说你不要让我看到麽?」

贺拔允的面色却相当严肃,看了看四周,小声道:

「大王,这是梁国剑阁守将的降书!」

「降书?」

李神轨还没有反应,韩陵腾的一下站了起来,从贺拔允手中接过了这份信,看得相当的仔细。

看完,又将手中的信交给了李神轨。

李神轨没有看,直接问道:

「先生,如何?」

韩陵摸了摸自己的胡须,目光深沉,道:

「速将此事通禀长安,不论真降假降,都值得一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