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86章 一场发布会,8亿美币?想进圈,就得(1 / 2)

加入书签

第587章 一场发布会,8亿美币?想进圈,就得交投名状!

自迈克·凯勒加入天工科技后,天工 T100丶天工 A100丶天工 B100和天工 C100相继出炉,导致华国多了一家顶尖的晶片设计公司。

如今,就连雅马逊的Echo智能音箱,都搭载了天工 T100 AI专用晶片。

「卖国贼!」

又一条弹幕飘过。

「他知道自己在做什麽吗?」

「华国人已经不打算购买高通的移动处理器了,罪魁祸首便是他!」

「灯塔国的背叛者!居然自甘堕落,去给亚洲人打工!」

弹幕里的骂声越来越多。

以前,灯塔国的网友虽然知道天工科技的首席科学家是迈克·凯勒,知道他先后在AMD和苹果任职,曾经数次主导核心处理器的研发设计。

但当时,他们觉得华国的科研基础差,迈克·凯勒是去亚洲『扶贫』的,可转眼之间,攻守之势变了。

天工科技调转枪口,先是逼着高通签署了专利交叉授权,现在又要推出对标骁龙800丶骁龙600的产品,这让他们就有些难以接受了。

「科学无国界!」

「矽谷也有很多华人工程师啊!」

「我认为应该尊重每个人的职业选择,世界需要多元化的发展,有竞争才有进步!」

「是啊,不信你看高通的最新产品,简直毫无诚意。」

「你们太敏感了,难道我们要把全国几万名华人科学家都赶走吗?」

直播间里,立马有人跳出来反驳。

一部分正在窥屏的海外华人面面相觑。

另一边。

迈克·凯勒捏着一枚天工 B100处理器,从它的底层架构聊到GPU性能,再到影像表现力丶数据机及射频系统,做了详细的技术分析。

并掏出一款橙子 C4S的工程样机,在镜头前演示了天工 B100在图像和性能上的真实表现。

尤其在运行《雷神索尔》时,可以实现高画质满帧的游戏体验,而搭载了骁龙800的小米3,帧率只有15到20,画面还很飘。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迈克介绍得很认真,因为他心里清楚,这不仅仅是一场发布会,还是一场采购洽谈会。

接下来,他又拿出天工 C100,一板一眼地解读起来。

与骁龙600相比,天工 C100的性能提高了25%,玄枢 X90的图形处理性能是Adreno 320的1.4倍左右,支持1080p高清视频丶2048×1536的屏幕解析度和鸿雁4G数据机。

综合性能丝毫不输Tegra 3和MT6592!

余晨东眯着眼,面无表情,对比天工 B100,麒麟 910T只是勉强追上了骁龙800。

换而言之,麒麟 910T的性能是不如天工 B100的。

陈永明靠在椅背上,脑海中浮现出刚才看到的那一幕。

黄章也想加入橙子科技的手机联盟?

那OPPO呢?

选橙子科技还是高通?

联想到不断下滑的市场份额,陈永明也产生了抱大腿的想法。

两个小时后,迈克·凯勒走下舞台,结束了新品宣讲。

「啪啪啪——!」

高达上千平米的会议厅,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前排的孟远志率先起身,双手用力鼓掌,目光里满是赞叹。

尽管在他看来,由迈克这个老外来当发布会主持人,多少有点怪异,但人家是天工科技的首席科学家兼CEO,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

雷逸军坐在嘉宾席中间,双手鼓掌的同时,也在暗暗思忖:希望天工 B100的供货价能与骁龙 800持平,亦或者高出10%到20%即可。

作为橙子科技生态圈的一员,他来参加发布会,可不是来充人数的,自然是要用真金白银来支持的。

陈总或许记不清谁采购了天工晶片,但对那些没下单的人,估计记得格外清楚。

媒体的注意力则集中在橙子 C4S的工程样机上,通过肉眼比对,橙子C4S的尺寸好像比橙子 C4大了一圈,但具体的参数不得而知。

哪怕被记者团团围住,迈克也不肯透露分毫。

「后面是采购洽谈会?」

孟远志回过神来,看向陈延森问道。

「是的。」陈延森回道。

「回头告诉我一个大致的合同金额,我先走了,空了来找我喝茶。」

孟远志缓缓起身,冲着陈延森叮嘱道。

「好的,我送送你。」

陈延森轻轻一笑,点头答应下来。

他和孟远志边走边聊,直到把对方送上一辆奥迪车后,才回到会议厅。

这时,恰好是采访环节。

「陈总,请问天工 B100和天工 C100的发售,是否代表橙子科技准备全面采用自研处理器?」

《商界》杂志的记者举着话筒问道。

「我想你可能忘了一件事,昨天橙子科技才和联发科丶英伟达签订了22亿美币的采购合同,天工 B100和天工 C100对橙子科技的战略价值是补充,而非取代。」

陈延森不紧不慢地回答道。

「陈先生,您是对天工 B100和天工 C100的实际性能没有信心吗?所以才大量采购联发科丶英伟达的移动处理器?」

高丽《ZDNet》的记者,提了一个颇为尖锐的问题。

「橙子科技是一家全年出货量超过1亿台的智慧型手机公司,多元化的供应链管理可以降低对单一渠道的依赖性,这是最基本的商业常识。

就像贵国的山星,在中高端机型上,选择骁龙800系列,难道山星是不相信Exynos处理器的产品性能吗?」

陈延森毫不客气地回怼道。

《ZDNet》的记者讪讪一笑,不敢再吭声。

「陈先生,天工科技是想挑战高通的市场地位吗?你对天工系列的移动处理器有哪些期待?」

Ars Technica的记者问道。

「我想每个人都一样,在推出一款新产品时,都希望能受到更多用户的喜爱和支持,天工晶片也不例外,销量越高越好。

至于挑战高通,其实我没想过,因为天工科技和高通的区别很大,从指令集的编码结构到CPU架构,全是自己研发的。」

陈延森耸了耸肩道。

言外之意,当前的高通有什麽好挑战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