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想0元购?奈及利亚不倒翁的小心思!(2 / 2)
「然后过个几年,随便找个由头,一分钱不花,全部吞掉?」
陈延森嗤笑一声道。
他比高伟林看得明白,能在非洲这种强人林立的地方,连续当了十几年的首富,却没被人打黑枪,脑子和实力缺一不可。
事实上,丹格特都不用出面,只需让奈及利亚推出几条外商投资新规即可。
比如,限制华商的持股比例,到时候丹格特集团就能捡现成的。
因此,敢去非洲做生意的人,要麽胆子大丶全靠莽劲,要麽背景够狠丶能压得住这帮贪婪的黑鬣狗。
不过,陈延森根本不担心,他早就想好应对之策。
要技术没有,脏活累活倒是可以丢给对方。
「老板,丹格特的车队到门口了。」孟云放下手机,上前轻声提醒道。
陈延森放下茶杯,起身整理了一下西装外套,语气平淡地打趣道:「老高,陪我会会这位『奈及利亚不倒翁』。」
一个能跟每一届话事人都交上朋友的生意人,能是个简单角色吗?
一行人走到大厅门外,丹格特正好从迈巴赫上走下来,在看到陈延森之后,脸上立刻露出热情的笑容,挥手招呼道:「陈先生,我很荣幸能来森联总部参观。」
「丹格特先生客气了。」陈延森与丹格特握了握手,居高临下地看着对方。
这位执掌奈及利亚经济命脉的非洲首富,今年57岁,头发和胡子白了一半,左边的眉头断了一截,留了一道不深不浅的伤疤。
乍一看不明显,但眉头显然是受过重伤。
至于是钝器还是枪伤,陈延森不好判断。
「陈先生比我想像中更年轻,能在短短几年内把森联资本做到如此规模,实在令人佩服。」丹格特松开手,细细观察着陈延森,嘴上说着恭维的话。
对方看上去只有十八九岁的样子,身材高大,手上的力量感十足。
「可能我的运气比较好,外面天热,我们进会议室慢慢聊。」陈延森淡淡回应,侧身做出邀请的手势。
丹格特点头应下,随着陈延森走进主楼。
一行人浩浩荡荡,加上保镖丶助理和随行商务人员,足足有三十多人。
走进会议室,双方分宾主落座。
行政部的工作人员为每个人都倒上了茶水。
丹格特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他与华国的水泥丶炼油丶重卡等领域的企业多有合作,对茶水并不陌生。
尽管喝不惯,但他也明白入乡随俗的道理。
「陈先生,我这次来,是想跟您谈深蓝电池在非洲的合作。奈及利亚的离网可再生能源计划急需高能量密度的储能电池,而您的产品,刚好符合我们的需求。」
丹格特放下茶杯,开门见山地说道。
「丹格特先生想怎麽合作?」
陈延森不置可否地问道。
「陈先生,我是这麽想的,目前深蓝电池进入非洲市场的方式为海运或空运,前者周期长,后者成本高,不如双方合资建厂。
丹格特集团出土地丶厂房和当地渠道,深蓝科技出技术和设备,我们共同经营,利润五五分,这样既能降低投资风险,又能快速打开非洲市场,您认为如何?」
丹格特笑吟吟地说道。
「非洲的投资环境有点特殊,奈及利亚近五年修改了三次外商投资法案,每次都对境外企业不利。
如果我们合资建厂,日后当地出台新政策,限制我方持股比例,或者以『安全审查』为由冻结工厂资产,那我岂不是血本无归?」
陈延森轻轻一笑,戳破了对方的小心思。
森联资本虽强,但有道是「强龙不压地头蛇」。
除非这场合作有商务协会背书,让丹格特和奈及利亚方面心存顾虑,他们才有可能老老实实地做生意。
丹格特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恢复自然,继续劝说道:「陈先生多虑了!我在奈及利亚拥有强大的人脉和关系网,能确保政策稳定。
而且我们可以在合作协议里注明,若因政策变动导致您方损失,我司全额赔偿。」
陈延森摆了摆手说:「由丹格特集团提供渠道和原材料,深蓝科技负责生产电池,我们可以在汽车丶摩托车丶拖拉机丶三轮货车以及储能电池这些领域展开合作,其他免谈。」
言外之意,合资建厂没问题,但只涉及组装环节。
最核心的深蓝电池,还得放在国内,拿捏在陈延森手里。
闻言,丹格特脸上的笑容彻底收了起来。
他原本以为陈延森会在合资建厂的条件上讨价还价,没想到对方完全堵死了这条路,只愿意做「生产+渠道」的合作模式。
「陈先生,只做组装环节,利润空间太薄了!而且电池从国内运到奈及利亚,海运成本丶关税加上仓储费,会让产品失去价格优势的。
就拿橙子 MT300举例,如果把整车生产丶包括电池都放在非洲,成本还能再降10%,这可全是利润啊!」
丹格特往后一靠,摊开双手,一副在为陈延森考虑的急切模样。
陈延森看得想笑,摇头拒绝。
想合作?
没问题!
得按他的规矩来!
丹格特见陈延森态度坚定,便知道自己的心思落了空。
最后只能跟着陈延森的谈判节奏。
毕竟深蓝电池是独家生意,双方可以在汽车丶新能源和工商业储能领域展开合作,生产出来的商品不仅可以就地消化,还能通过海运运往欧洲地区。
丹格特压下心中的不甘,无奈说道:「既然陈先生坚持,那就按你的方案来,森联资本出资5亿美币,丹格特集团出资4亿美币,外加土地资源,在拉各斯建立电动摩托车丶助力车和三轮车装配厂。」
陈延森点头同意:「可以!占股比例按六四划分,我们六,你们四。」
双方联手砸了近十亿美币的资金,年产能拉满,最少也能生产50万辆电动摩托车丶20万辆助力车和10万辆电动三轮车。
此外,丹格特还签了一份价值10亿美币的电池采购合同,这些电池将用于生产电动农机和储能电网建设。
双方签完意向合同后,陈延森安排了一场晚宴,直到深夜十点半,他才应酬结束。
没想到刚上车,就接到了商务协会的王光桐电话。
「陈总,下周有个欧洲商务访问团,李先生特地邀请您一同参加。」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