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1(2 / 2)

加入书签

他相信,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噩耗,霍皇后心中的悲痛绝对远超在场众人。

尤其是太子年幼,霍皇后在朝中根基不稳,陛下这一去,就算有遗诏在,她的处境,也绝不会比陛下在时要好。

但从她的身上,陆杭感受到的,只是极度克制的冷静。

陆杭不敢耽搁,从匣子里取出遗诏。

绝大多数人都是刚知道遗诏的内容。对于景元帝的安排,他们心中各有思量。

就连那些个被请进太和殿里,先一步知道遗诏内容的人,也都没忍住泛起了嘀咕。

其实对于第一道遗诏,他们是很不满的。霍世鸣原本就执掌了一支燕羽军,如今又被提拔为行唐关主将,日后必定有外戚坐大的风险。

只是在那种情况下,谁都不可能站出来反对陛下的安排。

陛下的想法很好揣测。一方面,他是想增加霍皇后手中的筹码。一方面,他也是想防范柳国公的势力。

这几年里,柳国公府的行事确实低调了许多,但事实上,柳国公府的根基并未受损,勋贵依旧以柳国公为首。

可陛下在安排辅政大臣时,不仅越过了柳国公,还安排了三个与柳国公没有太多交情的大臣。

文盛安就不用说了,这些年一直在帮助陛下削弱勋贵的势力。

陆杭是朝中有名的老狐狸、墙头草,不会轻易站队。

陈浩言与柳国公也没什么私交。当初季渊晚刚被选进宫里,端王一系势力大涨时,他没少上书弹劾端王一系的人。

……

陆杭念完遗诏,跪在季衔山面前,将手中的遗诏呈给他:“请太子登基。”

所有朝臣跟着跪下,声音整齐划一:“请太子登基。”

季衔山之前已经得过霍翎的叮嘱,虽然被这如海浪般的呼声吓了一跳,但还是伸手去接了圣旨。

所有人再喊:“参加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个年纪的孩子总喜欢学大人说话。朝臣三呼万岁的场面,季衔山见过很多次。他也记得在朝臣三呼万岁后,父皇都会说些什么。

“众爱卿平身。”

颁布完遗诏,就是从法理上定下了季衔山的新君身份。至于登基大典,在霍翎询问以后,陆杭表示,礼部会在二十天内筹备妥当。

霍翎没有给陆杭讨价还价的余地:“半个月后,举办登基大典。”

若是按照正常的情况,霍翎的立后大典筹备了两个月,季衔山的立储大典同样筹备了两个月,登基大典的场面只会更加盛大隆重,所需要用到的各种器物仪仗也只会更多……

但如今只能一切从简,先将大义名分彻底定下。

霍翎看向文盛安:“文尚书是大行皇帝钦定的辅政大臣,朝中文臣也一直以你为首,大行皇帝的丧事,哀家就托付给你与其他几位尚书了。”

文盛安拱手行礼:“请太后放心。”

霍翎摆手:“你们都先退下吧。”

文盛安领着众人下去。

柳国公站在端王身边,他低着头,眼眶周围还带着哭过的红痕。沉默着走了一段路,柳国公突然心有所感,回头望去,却发现太和殿外已经没有了少帝和霍太后的身影。

“怎么了?”端王压低声音。

柳国公隐晦地摇了摇头。

***

天边最后一抹余晖消散,黑暗如潮水般淹没太和殿,又被一盏盏长明灯驱散。

在文盛安带着朝臣离开时,霍翎多看了柳国公和端王的背影几眼,就牵着季衔山再次进入太和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