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5(1 / 2)

加入书签

及是否要将先帝之死的真相透露出去。”

听到这话,文盛安他们顿时不再纠结端王之死了。

虽说端王昨晚没有跟随叛军进宫,而是护送一众孩子逃出皇宫的行为,让文盛安他们觉得不太合乎常理,但不管怎么样,毒杀先帝、举兵叛逆都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举兵叛逆倒也罢了,这件事情瞒不住,但毒害先帝这种皇室丑闻能捂住还是得尽量捂住啊。

文盛安立刻出声劝阻:“娘娘,兹事体大,此事万万不可。”

陆杭也断然道:“是啊娘娘,为了朝廷稳定,为了皇室威仪,这个消息绝对不能泄露出去。”

霍翎道:“文尚书和陆尚书的考虑颇有道理,只是这样一来,该如何向朝臣交代端王之死?”

陈浩言嘴角微抽。

他们几人对宫外情况一知半解,太后娘娘居然反过来问他们,该如何向朝臣交代端王之死……

关键时刻,还是诚郡王站了出来:“先帝于端王而言,是兄长也是君王,在先帝驾崩以后,端王故意称病不进宫哭灵,还趁着朝廷动荡之际举兵谋逆,致国朝安危于不顾,愧对列祖列宗。臣身为宗人府宗正,恳请娘娘准许臣将端王从宗室里除名。”

诚郡王的意思很明显,毒杀的事情不透露出去,就以端王故意称病和谋逆这两项罪名来给端王定罪。

霍翎微垂眼眸,视线落在诚郡王身上。她从这番话里,感受到了诚郡王的示好之意。

不得不说,这也正合霍翎心意。

“端王是高宗皇帝最小的儿子,当年高宗皇帝临终前,握着先帝的手,叮嘱先帝要好好照顾这个弟弟。只是欲壑难填,亲王之位也无法满足他的野心,以至于闹出了兄弟阋墙的人间惨事。”

“这等目无君父、不忠不义之人,哀家绝不容许他继续窃居亲王之位。”

“除亲王爵,以庶人之礼下葬,去国姓,赐满门抄斩。”

嘶——

几人心下都暗暗抽了一口冷气。

除爵抄斩之类的处罚,其实都在几人意料之中,他们真正惊讶的是那句“去国姓”。

竟连姓氏都不允许保留……

在惊讶过后,几人都对霍翎的处理表示了默许。只要大方向没问题,这些小细节上,太后娘娘想狠狠出口恶气就出吧。

陈浩言问:“那柳国公府呢?”

这位太后娘娘杀伐太重,文盛安还真担心她一开口就是要株连柳家九族,轻咳一声道:“京中大户人家都喜欢通婚,自太祖皇帝定都洛城后,柳家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关系盘根错节,实在不宜牵连太广。”

霍翎微微一笑:“哀家明白文尚书的顾虑,只是哀家心中也有一番顾虑。”

“端王府和柳国公府敢行谋逆之举,身后定然还有同党。所有参与进谋逆一案的官员,无论主从,都得处死。再按罪责大小,由刑部来判抄家、流放或是满门抄斩。几位大人以为如何?”

霍翎的话语很轻柔,像是在好声好气与几人进行商量,几人却从她的话语里感受到了浓重的肃杀之意。

等几人都迟疑着点了头,霍翎才露出沉吟之色:“柳家乃京中大族,确实不宜牵连甚广,哀家也并非喜好杀戮之人……”

“那就去爵位,夷三族。”

几人讪讪一笑,心下却知道,绵延富贵近百年,位居勋贵之首的柳国公府,彻底完了。

***

洛城水系发达,每日都有无数船只在航道上来来往往,转运粮食、货物、远来的游人。

这也是当年太祖皇帝定都洛城的原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