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0(1 / 2)

加入书签

,还有人比娘娘更适合陪陛下登顶吗?”

户部尚书曲百川不由看了主位的季衔山一眼。

季衔山坐得笔直,眼睛却忍不住东张西望起来,时不时还要抬头看看身边的霍翎,满脸稚嫩和茫然,显然是听不懂他们在争吵些什么。

对一个未满三岁的天子讲究什么“威仪”、“颜面”,实在可笑。

但曲百川也是只老狐狸了。

他知道陆杭为什么会当着所有人的面抛出这个问题;

也知道文盛安、霍世鸣和陈浩言三人争的到底是什么。

在端王和柳国公谋逆一事上,太后狠狠立了一次威,朝臣也乐得配合太后铲除逆党。

但这并不代表朝臣就会完全顺从太后的意志。

太后想要让朝臣听命,朝臣也势必要掂量这位太后娘娘的份量。

在曲百川思索之时,文盛安再次开口:“即使娘娘贵为摄政太后,手握先帝遗诏,想要抱着陛下登顶祭坛,也实属僭越了。”

原本还打算多观望一会儿的霍翎听到这话,忍不住笑了。

“文尚书,你知道哀家进宫有几个年头了吗?”

文盛安被问得一愣,迟疑了下才道:“娘娘进宫……应是有六个年头了。”

霍翎:“是啊,我进宫六年了。”

“从我被先帝立为皇后起,就连先帝都不曾说过我有僭越之处。”

“如今我贵为摄政太后,我的亲生骨肉是当朝天子,却从文尚书口中听到了对我的指责。”

文盛安面色微变,自知失言,起身出列:“娘娘恕罪,是臣僭越了。”

“不错,你确实僭越了。你擅自揣度哀家的意思,并以你揣度出来的意思来指责哀家。”

霍翎并未多看文盛安一眼,而是低下头问季衔山:“要不要喝水。”

季衔山点了点头。

霍翎端起一旁的杯子,慢慢喂着季衔山喝水,将几位朝臣晾在了一旁。

季衔山喝了好几口水,轻轻推了下杯壁,霍翎放下杯子,用帕子帮他擦脸。

一向是老好人形象的工部尚书周济开口打了个圆场。

“文尚书,你说说你,急什么呢。”

“娘娘方才那番话的意思,分明是陛下无法独自一人登上祭坛,她会抱着陛下走到最后一级台阶,然后放下陛下,由陛下独自一人踏出最后一步,登顶祭坛。”

“这可是娘娘一番拳拳爱子之心啊。”

霍翎不由看了周济一眼,许久,她轻轻一笑:“周尚书说得不错,哀家确实是这个意思。”

周济暗暗松了口气。

他方才看似是在帮文盛安打圆场,其实也是在暗暗表明自己的立场。

不管霍太后心里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但当她开口认可了他的话后,就说明她同意了他的这个提议。

霍翎摆手,没再继续晾着文盛安:“行了,你们都回到座位上吧。陆尚书,你继续说。”

陆杭默默拿出下一个议题。

将登基大典的章程都过了一遍后,众人纷纷行礼告退。

霍世鸣留在了最后。

他看着霍翎,面露担忧之色:“文盛安是百官之首,又是先帝亲封的辅政大臣,若是他给娘娘使绊子,娘娘日后在朝中怕是会很艰难。”

他看得出来,方才那几位重臣,除了陆杭的立场比较模糊外,其他几人都不站在霍翎这一边。

这对霍翎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