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95(1 / 2)

加入书签

己的名字,整个人都有些恍惚,多亏他家世不俗,礼仪都是刻在骨子里的,这才没有殿前失仪。探花,他居然是探花。秦百宣忍不住看向边上的卫文康,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日后卫兄说什么他听着便是。

因着秦百宣前进了一名,会试第三名的封昇往后挪了一个位次。对此他还算镇定,前面几十年的失败把他的锐气都磨没了,此次要不是好友鼓励,他也不会再参考,能得个传鲈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诸位大臣瞧着前排三个都是美男子,也觉舒服许多。成日里面对的都是老匹夫,日后多见见这些年轻俊美的面孔,也易于养神,想来圣上跟他们也是一个想法。只是苦了五位考官,他们自觉是按照考生的真才实学排的名,哪里能料到圣上选臣子也看颜色。

其实这倒是冤枉正德帝了,他也不是纯看美色。只是见冯昇年老体弱,日后前程有限,想着倒不如给年轻人让让位置。

其后的名次倒没有什么变动,只是把原本位于三甲的沈知行提溜到了第十名,整整前进了十二个名次。沈知行知晓自己的小计谋得逞,对着正德帝就是磕头,力道之重叫在场众人都听到了闷响。

正德帝看他眼眶红肿,自觉没有看错人,一时之间倒是对他更上心几分。

一个个名次宣读完,正德帝说了番勉励的话,接着就是赐官环节。一切均按照旧历,卫文康得赐从六品翰林院修撰,边庭和秦百宣为正七品翰林院编修,其余人等要在二甲进士入翰林院考试后,再由吏部统一安排。

正德帝对文人还真有几分体贴,撸了冯昇的探花之位,特意赐他国子监司业一职。正六品的官,虽无实权,但从品阶来看比卫文康这个状元还高,又是自己毕生追求的传道授业,冯昇感激涕零。

第214章 荣归故里

大乾朝的殿试没有张贴皇榜的环节, 因为根本就不需要。由太和殿到宫门外,每隔一段距离就列着一名身着大红色礼服的官员,一个接一个,将新科进士的名字响彻整个宫城, 这一日的风光无需赘述。

一套流程走下来天都要黑了, 大太监宣布退朝, 由一甲带领, 一百名新科进士走出大殿,个个昂首挺胸, 说不尽的潇洒意气。

只是这队伍不过齐整了没多久,就被一拥而上的人群冲散了。

家眷们或是呐喊或是痛哭流涕,宣泄着数不尽的喜悦。衣着华丽的老爷们带着家丁亲自上前,把看中的“佳婿”团团围住,讲究些的还说几句客套话,不讲究的直接拉着人就想往回抗。

此届一甲三人都是一等一的潇洒俊逸,差点儿被人群挤得喘不过气来。卫文康甩了左手, 右手又被人拉住了, 正焦灼间, 一个高大的身影冲了进来, 背起人就往外跑。

“闪开闪开, 通通闪开。”“我家的, 你们抢什么抢?”

同样无助的榜眼和探花看了看一脸春风得意的状元郎, 再看看自家还被挤得老远的家丁, 滋味儿难言。怎么那么没用呢,十来个人都抵不过人家一个哥儿吗?

秦百宣纠结一瞬,冲着头也不回就往外跑的柳天骄大喊,“嫂子, 别忘了我,快救命。”

柳天骄还是很有义气地,大声回了句:“马上,我喊杨金帮忙。”

一个小孩儿顶什么用啊,这嫂子也太敷衍了些。秦百宣绝望间,就见那小孩儿不知道从哪里冲过来,把他放在背上就跑,那活泛劲儿跟他叔学了个十成十。

一甲跑了俩,只能逮着榜眼一个人薅了。殿试都没有损半分风姿的边庭,头晕脑胀间只有一个念头:换人,回去把那群不中用的家丁通通换成卫家那样的武林高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