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3(2 / 2)
当朝廷派出的报喜仪仗队,直接往荣安侯府而去的时候,“沈江霖”这个名字,再一次在京城中沸腾了!
年仅十三岁的解元公,大周朝立国百年,从未有过!
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解元公的大哥沈江云,同样也中了举人,两人竟是同榜,荣安侯府内一下子出了两个举人,风头一时无两。
其实,当刘甫之自己解开那份第一的弥封,看清楚上面考生的姓名、年龄、籍贯的时候,就连他自己都是懵的。
年十三?
不是三十?
刘甫之当时看了好几遍,这才确定了下来。
甚至,刘甫之都有一时的悔意,这解元实在是太年轻了,风头太劲,又是自己一力推举的,会不会到时候自己受到什么不好的牵连?
但是名次已经定下,再去更改,所有人都拉不下这个脸,尤其是看到沈江霖墨卷上的那一笔字,更是说不出什么要改的话了。
沈江霖就这样成了这届乡试的解元,力压群雄,勇摘第一。
外头许多人打听到荣安侯府的大公子已经和钟家定了亲,有人便把目光放到了沈江霖身上,可是沈、谢两家早就定下了婚约,沈锐只能让魏氏都推了。
蒋氏心底也庆幸,他们在还没放榜前就定下了儿女亲家,否则恐怕事情有变;而谢识玄知道消息后,更是畅快地大笑了三声——果然是他看中的后生。
别人是榜下捉婿,而他早就慧眼识珠,将人收入囊下了!
听闻京城中出了一个十三岁的解元,王安将此事当作新鲜事讲给了永嘉帝听。
“陛下,也就是在您的英明治理下,才能出英才,显盛世啊!您听听,十三岁的解元公,就是民间唱戏的都不敢这么编排啊!”万安显然是很擅长讨好永嘉帝的,哪怕是英明神武的帝王,也拒绝不了如此夸赞。
永嘉帝心底微微有些自得,同时也对这个十三岁的解元产生了好奇:“听说他是沈锐的庶子?朕竟不知道这歹竹还能出好笋来,你吩咐下去,将那解元的卷子让人呈上来,朕可要好好的看一看。”
第67章
皇帝要看此次沈解元的卷子, 秦之况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简直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瞬间万般思绪在脑海中闪过,心中揣测了许多, 实在不知道这个事情到底是喜是忧,但不管他如何去想, 还是要把封存的墨卷给翻了出来,索性沈江霖的卷子就在第一份,秦之况恭敬地交给了王安, 看着王安离去的背影, 秦之况提起来的心如何也落不下去了。
乡试惊动了皇帝,甚至要让皇帝亲自看过解元的卷子, 这也是破天荒头一遭了。
祸福难料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