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5(1 / 2)

加入书签

他们知道的都说出来便可一个月稳稳当当拿十两银子。

沈江霖知道,要收买忠仆或是核心下人是很容易被发现的,但是收买外围底层的仆人,因为这些人知道的信息量很少,所以本身赵家自己都不会怎么当回事,便让沈江霖钻了这个空子。

他知道赵家的信息有很多,因为他强悍的记忆力和信息整理能力,赵家如今有多少口人,有哪些亲戚,一共有多少下人,每年放出去多少个人,又采买多少人,这些人又有什么样的人际网络关系,他都是一清二楚的,通过不同的人,不同的方式,拿到不同的信息进行叠加,虽然不清楚赵家最核心的秘密,但是沈江霖会根据赵秉德的一举一动进行推演,赵家人完全在沈江霖的掌握之中。

其实在沈江霖知道赵秉德并不想真正和荣安侯府为敌的时候,沈江霖是松一口气的,但是赵安宁却紧咬着不放,所以沈江霖并未掉以轻心。

一开始赵潜出现的时候,沈江霖还不知道他到底是谁,可是当他自报家门的时候,沈江霖马上就将这个人锁定了起来——赵家族谱都差不多刻在沈江霖的脑海里了,赵潜此人是谁,沈江霖马上就知道了个一清二楚。

虽然沈江霖并不清楚赵潜真正的目的是什么,但是于公于私,他都要狠狠打击回去。

一是对赵家以及赵安宁的打压,让他们歇了对付沈家的心思;二是对于大周朝皇帝想要“低薪养廉”的作派,沈江霖本身就极不赞同的。

这完全是违背人性的做法,沈江霖在力所能及之处,自然是要推波助澜一下的。

这是沈江霖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小试牛刀了一回,效果斐然,也让沈江霖信心倍增。

他让沈锐参与进来,只是多个助力摇旗呐喊,同时也是增加一点荣安侯府的政治筹码,却没想到反而还让沈锐给得瑟上了,竟还以为是他帮了沈江霖一把,本末倒置的让人发笑。

其实不仅仅是沈锐,就连沈江云都不知道,自家弟弟在悄无声息中办了这么大一件事。

秦之况是个耐得住性子的人,否则他也不会在翰林院一步步苦熬这么多年,如今爬到了这个位置,虽然他尚未给沈江霖直接出头的机会,但是现在很多时候不是仅仅叫沈江霖修史了,每天有一半的时间都交代沈江霖整理过往的诏书条例,等到沈江霖整理好后放到秦之况的案头,秦之况时常提点,告诉沈江霖这是什么情况下写的诏书,碰到这种情况要如何写才能得到陛下的满意。

这些都是沈江霖十分缺乏的经验,沈江霖如同一块海绵一般不断吸收着各种知识。

有些不明所以的人,还想着沈江霖哪怕状元出身比他们官位高一级又如何?还不是每天埋首在一些根本无用之事中?

可是看的懂的人,则是知道,沈江霖正在受到秦大人的重用!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布?y?e?不?是?ⅰ???ū?????n??????Ⅱ????﹒???????则?为????寨?站?点

翰林院中许多人都开始真正高看沈江霖一眼。

私底下很多人议论,有人说沈江霖六元及第,秦大人高看他是为了逢迎上意,是题中应有之意罢了;也有人说沈江霖走了门路巴结上了秦大人,所以秦大人才开始指点于他;更有人说或许是陛下授意,秦大人不得不如此罢了,总之众说纷纭,但是这些老翰林都认为,沈江霖离出头之日,想来不远了。

时间晃晃悠悠就来到了腊月二十五,年关将近,永嘉帝在“太和殿”举行了封印仪式,意味着朝廷官员放假的开始,大周朝的假期还是比较长的,从腊月二十五一直可以放到正月初十,总计有十五天的休假时间,不过一些朝廷重臣则是在要在腊月三十这一天进宫,同皇帝一起前往太庙进行祫祭仪式。

所谓“祫祭”,便是将大周皇室的列祖列宗牌位放在一起,共同祭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